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斌 《新闻窗》2013,(4):11-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个老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然而在现实中,自从有了新闻传播以来,失实新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时隐时显从未消停。  相似文献   

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新闻报道真实,观点正确,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新闻报道虚假,就谈不上新闻的可信性、公信力,也就失去了新闻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失去了大众对媒体的信任.新闻也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报道出现的失实或虚构,夸大和片面性报道,不仅新闻工作者失去了职业生命,而且社会影响恶劣,负面作用广泛,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加强从业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在采访中还要深入实际,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在采访和组织稿件的工作中,处理好"短、快、活、强"与"真"的关系,避免新闻报道的失实.  相似文献   

3.
孟坚 《视听纵横》2008,(6):57-59
陈坚,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青年,因为在地震废墟的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热爱而感动了许许多多电视观众,有网友因此评论他是“感动所有人的男人!”同样一则新闻也有人批评:“是记者无耻的煽情害死了陈坚”。为什么对同一条新闻人们会得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呢?从电视镜头下的“陈坚之死”,让人自然联想到两年前黄河岸边的另外一名记者对一次救援落水儿童的新闻报道。本文试图从两起情况相似的新闻报道的比对中,探究记者在突发公共事件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对“生命尊重”与“临场发挥”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冰石 《新闻世界》2010,(5):213-214
新闻可以有生命吗?回答是肯定的!新闻没有生命,就是一堆废纸、一块干柴;而新闻有了生命则像一团明亮跳动的火焰,催人奋起,照亮人生。虽然大自然的规律告诉我们:有生就有死,有盛就有衰,有青春就有苍老,而他采写的新闻作品不会衰老、不会死亡——他30年前写下的"豆腐块",至今读起来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位让新闻具有生命的人,就是被誉为"长丰县新闻发言人"的长丰县新闻传播中心主任——孔宪昌。  相似文献   

5.
贾中兴 《青年记者》2006,(12):67-67
公信力是新闻传播的生命所在,它的基础要素是客观真实性.没有了客观真实性,新闻的生命之根也就失去了,它对社会进步的正面助推力量也就失去了.缺乏公信力的新闻信息会像谣言一样蛊惑、误导公众,对社会的发展将形成负面的阻碍力和破坏力.而恰恰就是在这一关键性问题上媒体和新闻人却做得不尽人意,公信力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6.
安莉 《新闻知识》2007,(11):96-9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在哪种流派的新闻学概论里,都把"新闻必须真实"这一命题,置于极高的理论坐标。  相似文献   

7.
汤晴瑜 《大观周刊》2012,(7):168-168
死亡二字,每个人都不愿面对但却无法回避,甚至更多时候是突如其来,措手不及。尤其对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该如何正确认识死亡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教会学生珍惜生命,善待自己和他人,理性的对待矛盾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适应我国的文化背景,把握正确的方法,区分不同性格的孩子,把握好时机。在死亡教育中去彰显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田文 《记者摇篮》2008,(12):10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事实,无论它多么的具有政治性、怎样的标榜社会道德、如何的以受众为中心,这种“新闻”也就不算作“新闻”了。如果新闻连最起码的真实性都难以保证,又何谈“政治”,何以“铁肩担道义”,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标题是新闻的浓缩,标题必须准确,准确对于新闻标题来说就像是巨龙的眼睛,没有了眼睛,巨龙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在做夜班编辑多年的生活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真实对于新闻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一个准确的标题对于一篇新闻稿件的重要性,可以说,准确是新闻标题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的第一信条。如果脱离了真实,新闻就彻底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真实做新闻,是每个新闻从业者必须始终铭记的。  相似文献   

11.
记者采访、编辑编稿时,总会涉及与生命相关的事实,如何面对,考验着新闻工作者基本的作为人的道德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为帮助福利院儿童健康成长.2009年1月17日,贵阳市图书馆联合贵阳市儿童福利院举办了“生命的选择”专题讲座。这是市图书馆继2008年12月14日为儿童福利院开展“育苗”系列心理讲座活动后再次为福利院的儿童送去关爱。  相似文献   

13.
新闻最重要的基础是“真实”,人皆知之,任何一本入门新闻教材都会提到。新闻必须真实。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和新闻活动基本的原则,根本的要求,整个新闻事业大厦的基础,全部新闻活动的基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同时也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不成为新闻;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与谣传无异。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5.
连接一切的互联网在人们的交互中已内化到人的心智结构和思想模式,"媒介大时代"与"叙事小时代"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中最为关切的是生命传播中的认知革命。文章提出"生命传播"的概念,希冀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学能够更加注重生命叙事与体验。  相似文献   

16.
龙圣武 《大观周刊》2011,(10):160-160
唯物主义者的可贵,当在承认现实,进而承认人是这现实的物质元素。先生八十年前为生命写下的文字,表达他对生命的悲悯和礼敬,这情怀超越时空,成为生命历史的依托。此文从先生的两“记念”(《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以高中语文教材所录鲁迅作品为主)浅析其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7.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是什么?陆定一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些年,也有人主张“新闻是被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信息”。无论是“事实的报道”,还是“传播的……重要事实信息”,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强调了“信息”的“报道”与“传播”。报纸是传播“信息”的,增加信息量、增强有效传播是老话题,也是新话题,可以说是报界永远的话题。一、老话新提:加大报纸的信息量进入新世纪后的这几年,我们《随州日报》年年都在讲加大信息量,年年都在做加大信息量的工作:改革政务新闻,压缩会议报道、领导人活动报道等,增加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8.
新闻既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有人认为新闻即是“事学”。从另一方面看,我们更可以说新闻是“人学”。因为“事”由“人”生,举凡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都是现实中的相关人的活动,都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就新闻传播过程而言,新闻之事是由人所传播、为人所接受的,整个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人的自觉能动行为的表现,不可能撇开人而存在。新闻报道必须体现“人文关切”,突出“人的原则”。正如日本著名报人森本哲郎指出:“极而言之,报纸是从人开始,到人结束。所有的新闻都是人创造的……主角始终是人”①威廉·大卫·斯隆等人…  相似文献   

19.
贾牧笛 《新闻界》2023,(6):73-82
每个理论均有其特定的生命历程。在新闻传播学界,驯化理论形成“国际新闻驯化”和“媒介技术驯化”两大理论路线,并正在成长为“明星”理论。本文以“生命历程”为经,“理论旅行”为纬,试图呈现正处而立之年的驯化理论在中国的命运。研究发现,驯化理论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经历了移植、扎根和生长阶段。在移植阶段,中国学者挪用驯化理论解释中国新闻事件和媒介发展过程。在扎根阶段,基于理论既有研究纬度的在地研究大量扩展。在生长阶段,中国学者以中国宏观现实和人文关怀调试驯化理论,重新问询理论预设,从时间、空间、性别、权力、技术、生命历程等纬度推动理论创新。但中国新闻传播学术共同体也应警惕驯化理论可能遭遇被“经典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环视当今我们的新闻传播领域,传播途径较前大为广阔,传播技术较前大为先进,传播过程较前大为便捷,但真正的新闻传播名家、大家却屈指可数。何也?笔者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新闻传播境界的问题。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要求新闻传播必须有较高的境界。新闻传播境界与新闻人的素质、修养、责任与抱负,以及新闻作品的内容表达所体现的真实程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可在新闻思想、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上体现出来。例如: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论所云:"人的精神活动和交往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