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问法、逻辑分析法,以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项目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有机结合为创新出发点,对高校与地方共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高校与地方共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提供理论参考。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水平、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索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路径.主要结论: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能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有助于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度开发传统体育资源、加强体育文化研究以及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构建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分析民生与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内涵出发,剖析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民生建设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田野作业、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民生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度开发传统体育资源、加强体育文化研究以及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构建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云贵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云贵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今后的发展,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等,对云贵高原民族体育的产生与传承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突出传统文化特色,应实现传统体育文化取向的合理定位;摒弃与弘扬并举,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与重建;回归自然,融入文化,注重开发,促进体育特色旅游跨越式发展;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5.
就我国少数民族基层传统体育文化的若干问题,诸如少数民族基层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特征和现状以及研究少数民族基层传统体育文化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分析,以使得少数民族基层传统体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文化氛围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文化有力的外在表现,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如何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论文以大理白族霸王鞭为例,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法和案例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何从文化传承性、时空连续性、形式多样性和教育专业性来有效发展,论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从而提供理论和实践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城市化对其冲击、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实证考察法从文化层面、地域分布上对重庆市少数民族主要群居区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征、历史形成与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并从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角度阐述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进一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拉动重庆市旅游产业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发该市不同地域特色体育文化资源,以便更好地推动重庆市体育与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冯丹 《精武》2012,(25):79-81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以宜人的气候,秀丽的风景,多样的民族风情而著称。受到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布广泛,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类型。如苗族的赛马、射努、打花棍、踩鼓舞,布依族的秋千、丢花包、背锣球,土家族的打磨秋、斗角、摆手舞等等,这些体育项目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少数民族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智慧的创造,饱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作为一个多民族文化聚集的省份,一方面贵州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上具有巨大潜力;经济文化的相对闭塞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存完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丰富多彩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都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平台。然而,另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经济发展落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流失也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1年9月,中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落户贵州。这次盛会的成功举办对贵州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结合第九届民族运动会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研究分析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优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认为;只有在构建良好的少数民族传承与发展机制的基础上,依托经济发展,加强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积极培养创新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人才,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区建设,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社会优势,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其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综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分类和功能,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令人堪忧的流失、消亡现状,对如何保护和传承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出了指导性的发展策略和具体措施,以期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通过对广西历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调查与回顾,来对比分析其赛事规模、赛制等方面内容,以了解、掌握其发展现状,找出其发展规律,并以其为基点结合博弈理论探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丁兵心  李孝伟 《精武》2014,(4):102-103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内涵丰富,具有项目地域性与地域文化统一性及文化的现代与传统兼备等特征,它的价值在于其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变迁和民族传承的影响。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社会处在一个融合发展的时期,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多方面冲击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非物质文化学遗产为研究视角,运用文化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着眼点,遵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特性,促进学校教育与民族体育的融合,构建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并体现出校本课程的"文化性""健身性""传统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群体。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是在体育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实际举措;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少数民族群众对强身健体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特殊需要。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特别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随着社会进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当前正在全国广泛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以及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则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继承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群众体育发展,及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特有的体育项目,目前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撞击,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遇到障碍。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带给人们娱乐健身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通过桥头堡建设这把“双刃剑”,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主副项教学认知程度、主副项设置缘由,设计思路,实施的合理性、可行性,课时分配合理性以及对教师业务能力等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南疆高校体育课程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可达到强身健体和培育技能的学习目的,也可以起到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民族感情的作用。(2)南疆高校师生对现行主副项授课体系满意度和认可度较高,而且在接受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具备一定的地域优势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赖以存续的社会基础在当代全球化与强势竞技体育文化涵化下正面临着淡化、异化、同质化等严峻问题。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考察的方法,以"从差异入手、从时间点发现、从同一系统之间的状态出发"的社会变迁思想视角,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境、场域变迁和文化系统前后状态之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态存续应鉴照"多元共生"的社会特点,应打开封闭环境以葆惟新,应在沉潜中解禁狭隘的视域,需在对峙中选择性重塑;要以时间之维寻找和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从"技"上下功夫,建立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实践体系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