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讯近年来网络女性小说中出现了一种新类型——"后宫小说",从《后宫——甄嬛传》到《大清后宫》,众卿红颜为了博得帝王恩宠而勾心斗角的故事被描述演绎得淋漓尽致。近期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宫斗:青蔷天》一书用文字对这一现象大声说"不",该  相似文献   

2.
韩阳  赵秀彦 《出版参考》2007,(11S):18-18
近期磨铁文化公司在京推出年轻的人气作者桐华最新的言情力作《云中歌I》,与众多市面上流行的架空历史的言情小说不同,桐华对历史很痴迷,对历史人物更是多了一份驾驭的冲动。《云中歌》的故事主线以大汉最鼎盛时期为背景,其曲折动人的情感故事,深深打动了电视剧《大清后宫》的著名编剧于正先生。他表示,历史言情剧细节非常重要。《云中歌》有一个场景是写斗草,是需要查《物原》和典籍记载才了解到,斗草是“武斗”的一种,十分早,可以上溯到汉代。可见桐华在很多细节方面都下了一番苦功的。他表示他已在与投资方接洽,他期待把《云中歌》改编成一部比《大清后宫》、《最后的格格》更好看的历史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历史已经证明,我们最大的愚蠢,就是没有读过《资本论》,却相信了这样的口号:"告别卡尔.马克思。"历史还将证明,当永别了卡尔.马克思,我们就将与永无休止的危机相伴。著名思想文化学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中  相似文献   

4.
娱乐大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看电视总会想起郑钧的那首歌:“我换了一个台,又换了一个台,却始终逃不出清代”。——从年初热播的《孝庄秘史》,到最近刚放完的《至尊食王》、《非常公民》;从开国之君皇太极到末代皇帝溥仪,满清的朝野后宫就这么成为电视制作人的淘金宝地,成为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  相似文献   

5.
皇权中的宫廷女性注定命运悲惨,清宫历史剧中她们进行着无言的心计角逐,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爱情、权势等各种利益,她们在后宫过着激烈的争宠生活,甚至惨遭无情的摧残和死亡。本文以清朝穿越剧《宫锁心玉》、《还珠格格》、《德龄公主》为例,解读后宫女性对皇帝的争宠斗争,全面认识清宫历史剧中女性形象的悲惨命运。千方百计争夺爱情的女性清宫历史剧中后宫女性的生活体现了女性的凶残与狡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聊起日本时》是一本关于日本生活和文化的杂文书。日本一直是个敏感国度,却又秉承着一衣带水的牵连,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避免不容忽视的存在。从视死如归的武士精神到影响数代人童年的日本动漫;从庄严的富士山到烂漫的樱花;从大和名族的女人性格到在世界文坛上举足轻重的日本文学。当我们聊起日本时我们又该聊些什么呢?看了这本书,或许你该得到些答案。  相似文献   

7.
2011年底,浙江文艺出版社重新再版了当红女作家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第一次接手出版长达6本之多的网络文学而且还是再版书,图书在市场会不会被广大读者所接受?该书出版后,我一直很期待读者的反应,一天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她说:"你送我的《后宫·  相似文献   

8.
当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人们又一次面对各类媒体上的事故"遇难者名单",扼腕痛惜之余,是否也不由得从这对生命的最后尊重中得到些许宽慰? 发布时效越来越快速,版面一次比一次靠前,位置一次比一次突出—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遇难者名单"传递出的尊重与爱、温暖与感动,又使多少人通过媒体的点滴努力感受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7·21北京特大暴雨过后,《人民日报》7月27日2版要闻版上与遇难者名单同时刊发的还有快评《当那些沉重的名字一一念出》:"虽然,我们还不习惯把那些遇难者的名单公布出来,那些在矿难中、火灾中、地震中、车祸中逝去的生命,还只能是数字.但汶川地震后,我们的国旗已经为遇难者而降;那么,北京"7·21"灾害的这份遇难者详细名单,能否也开启一个示范,让"公布遇难者名单"从此成为"以人为本"的实践典范,更成为政府的一种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历史学不专恃记忆它本身也成为一种思维的方式".2011年,在建党90周年、辛亥百年之际,当北京晚报决定推出一份长达20期的党史纪念特刊时,让我们感到最难的就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梳理这一个世纪的历史,能让读者既觉得新鲜可读,又获得感念与思考.这其实也是在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份大型特刊?正如《江山》第一期的封面所述:"我们的纪念更为了寻找……对大历史的寻找:一起拨开世事纷繁,看看身后,我们从哪里来;一同辨析思潮涌动,看看前方,我们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智慧的民族,当自己走完一个历史阶段之后,总是要回过头来总结一下历史的。我们中华民族的先哲圣贤们,对我们悠久的农业历史,也作了智慧的总结,主要表现在后魏的《齐民要术》、南宋的《陈旉农书》、明代的《马一龙农说》、明末的  相似文献   

11.
亲密政治学     
政治统治的形式能够产生某种特定的时尚,这听起来似乎是匪夷所思,但这却是历史事实.《时尚的历程》就从追溯欧洲时尚的政治起源开始.其实,只要是在君主专制的社会,君主的趣味总会左右上层社会的风气.杜牧的诗句里曾有"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这让人们浮想联翩,去查阅历史,果然有"楚王好细腰而后宫多饿死"之说.说的还不是后宫的妃嫔,而是楚王的臣子,为讨国君的欢心,竟然节食至"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的地步.这恐怕是亲密政治学与时尚关系最早的起源了.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诚然,确有许多新闻报道,连同它所报道的事实,常常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但总有一些新闻作品,仿佛皇冠上的宝石,虽久历风雨却依然闪烁着璀璨的光泽——这,就是精品力作.每个时代都有记录这个时代的经典.当我们追忆邓小平离去的那段悲痛日子,我们自然会想到《在大海中永生》;当我们回顾改革开放最初的艰辛,我们会从《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中找到生动记录.同样,当我们反思当年那场震动了整个中国的大火灾,我们会记起"三色"报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影视业和出版界多方融通,再加上阅读的大众化、快速化趋势增强,影视图书逐渐在图书市场上风靡.2012年上半年台湾电影效应持续发酵,据开卷数据显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连续两季度占据开卷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TOP5(前5);穿越小说《步步惊心》、历史小说《后宫·甄嬛传》更是在电视剧热映后连续畅销近一个季度之久;而到了9月份,随着改编自陈忠实小说的电影《白鹿原》的热映,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借机重新出版了《白鹿原》,并辅之以"全本"的新噱头,迅速冲上各大排行榜前三名,从而使这部1993年就出版的小说,实现了销售的第二次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文学"说"历史的传统由来已久,从《封神》到《三国》,甚至是被奉为史家经典的煌煌《史记》中也镂刻着挥之不去的"太史公曰",提醒着历史与文学千百年来不解的渊源。文学对历史的眷恋来自历史背后厚重的精神沉淀,历史中,有理性的探索,有人性的叩问,也有英雄的神话与人类儿童时期的记忆。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流动着的一张张生动的面孔,一场场扑朔的悲欢,一颗颗卓绝的灵魂,神秘而迷离地隐现在每一双思索的眼睛深处,牵动着千古文人的创作激情。面对历史,人们或奉若神明,或玩"史"不恭,史实与趣味似乎命定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当文学与历史阴阳际会,是正说还是戏说?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5.
后宫佳丽     
白居易写道,“后官佳丽三千人”,听起来真令我辈男人浮想联翩。但要指出的是,身为作家的白居易对皇帝的后宫生活恐无细致调研,所谓“佳丽三千”只是老人家的臆断,且相当保守。《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后宫妃嫔达四万人,远超白居易的数据。其他朝代也一样,比如《旧唐书》说汉武帝后宫美女好几万,《后汉书》说汉桓帝单宠幸过的宫女就五六千,再加驱役从使的又多一倍。还有三国吴主孙皓,尽管国家穷得粮食储备不足一月,可后宫光吃光玩不干活的宫女就有一万多,真有美色当餐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当下,《人生一串》《风味人间》等制作优良、备受好评的网络纪录片不断涌现,受到观众热捧,这些视频作品的火爆离不开创作理念与表现手法的不断革新,也不能忽略其中的关键要素——解说词创作。关于解说词的讨论,已经从屏幕内延伸到了屏幕外,《大国崛起》的解说词进入中学历史教学,《舌尖上的中国》使得"舌尖体"风靡一时,当"文案"可以出圈,解说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5,(2):126
从《最炫民族风》到《江南style》再到《狐狸叫》,近年来我们几乎每年都会被一些神曲洗脑。一位音乐人方礼君曾指出这种洗脑神曲火热的原因:"一般舞曲都是四三拍的,相对复杂,但《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等‘神曲’都是四四拍或者四二拍,‘咚咚咚咚’,节奏的律动感更强,也相对简单,特别容易带动情绪。"当  相似文献   

18.
从早期的《黄土地》、《孩子王》、《大阅兵》到20世纪90年代的《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再到最近的《无极》、《梅兰芳》和《赵氏孤儿》,我们不难发现陈凯歌作品似乎总是关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男人"."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独特气质及其蕴涵的时代特质构成了陈凯歌对不同历史境遇下的人性书写.作品涉及知识分子、军人、戏子、君主、士大夫等,几乎涵盖了男性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承担的各种社会角色.①他们似乎总是脱不开历史的重负,或忍辱负重、或忧国忧民、或郁郁不得志,从多个层面折射出不同时期人性面临的尴尬.  相似文献   

19.
王菲 《声屏世界》2011,(2):95-96
随着《金婚风雨情》、《非诚勿扰2》的播映,以及央视春晚的来临,植入式广告无疑成为了2010年同"围脖"、"给力"一样饱受热议的词汇。植入式广告从《大力水手》中的菠菜植入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国人见识植入广告从《007》中的宝马到《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诸多国货,已从当初的好奇衍变为对国产植入广告的不满。这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国产植入广告背后的几个纠结。  相似文献   

20.
赵倩 《声屏世界》2017,(1):38-39
随着《爸爸去哪儿4》的回归,与"父亲"有关的亲子话题再度升温.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父亲"在家庭中都有着不同的内涵.从"游离在家庭之外"到踏上"归家"的旅程,从毫无经验的实习爸爸到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奶爸,"父亲对家庭的回归"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从"爸爸系列"(《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闪亮的爸爸》 等)真人秀节目对"父亲回归家庭"的演绎中,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社会对这一回归的期盼与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