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大学生正义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正义感问题与自身的认知程度、家庭背景、友情、利益等外因和内因有着密切的联系。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正义制度、理性的善、公平的正义、反思平衡等对当代大学生正义感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学生正义感教育要结合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从内因到外因强化大学生正义感认知、正义感行为和正义感评价。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是教育制度建设的基本依据和首要价值,正如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的《正义论》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哈贝马斯等学者的质疑。为反驳哈贝马斯的观点,罗尔斯通过阐述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关系,揭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及"合法性"概念在实质层面上的意义,但这恰恰又否定了其在《正义论》中所推崇的"纯粹的程序正义"的观点。而从罗尔斯著名的正义两原则的推导过程来看,"纯粹的程序正义"是一个基础性的观念,对它的否定也就动摇了其"正义论"的理论基石,使"正义论"陷入了理论危机。  相似文献   

4.
"7.5"事件中极少数学生上街参与示威游行暴露出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是这些问题当中的关键点。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是和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阐述了如何真正有效地强化大学生"三个意识"教育,做到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差别原则"以其个性特征塑造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独特形象。文章在论述差别原则与正义原则、差别原则与原初状态、差别原则与效率原则、差别原则与积极干预的基础上,阐析了"差别原则"的含义、设立的理论背景、与社会整体效率的关系,以探讨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龚群 《教学与研究》2005,4(4):67-73
诺齐克在与罗尔斯的论战中,提出了一个持有正义、转让正义、矫正正义的正义理论,并据此理论,对罗尔斯等人的分配理论提出批评,体现了诺齐克以个人权利为基点的正义观。但诺齐克由于完全忽视平等的重要性,从而使他意识不到社会合作中的协调正义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核心是两个正义原则,并通过对原初状态的契约论程序设计而对这两个正义原则加以论证,而这一论证又是建立在个人道德之善与公共制度正义之间具有一致性的最基本的道德证明之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校经济资助工作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为确保高校经济资助政策的落实,高校要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发挥奖助政策的激励作用和引导作用,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为国分忧、回报社会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把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有效结合起来,构筑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是临沂大学打造高校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以实施红色育人工程为抓手开展的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是发挥和拓展大学办学职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探索,促进了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现实,应强化"补钙"和"角色"意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10.
程序正义是罗尔斯政治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对其程序正义的思想有所修正.在《正义论》中,罗尔斯把程序正义区分为完善的程序正义、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和纯粹的程序正义,并认为纯粹的程序正义能够决定结果的实质正义.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程序正义要依赖于实质正义.这是罗尔斯对程序正义从理论到现实的修正.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和《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等著作中。本文就“两个正义原则”在不同著作中的表述予以评析,并结合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分析两个正义原则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理论资源和给予了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罗尔斯公平正义的普适性及启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尊鑫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3):22-26,40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公平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两原则和优先性充分体现了罗尔斯对平等的价值追求。正义价值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品质,使公平正义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并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现代西方政治、法哲学的一部巨著,他在书中提出的"公平的正义"理论,对正义的理解堪称达到最高境界。他认为人们的不同生活前景受到政治体制和经济、社会条件限制,也受到人们出生伊始具有的不平等社会地位和自然秉赋的深刻而持久影响,这种不平等又是个人无法自我选择的。本文阐述对该书理论精髓的浅薄认识和感悟,并联系我国近年频发的"官二代"、"富二代"、"名二代"案件,阐述"公平的正义"这一构想与原则如何贯彻执行、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义论》发表后,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同时也招致众多的质疑。为了应对这些批评和指责,罗尔斯在《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一书中对两个正义原则重新进行了阐述和论证。文章旨在阐释并简要评析罗尔斯对两个正义原则所作的修正。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对正义问题的研究涉及众多领域,所提出的正义原则也引起了广泛影响。其对正义原则的论证极其细致和缜密,运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罗尔斯首先运用他改造的社会契约引出他的正义原则的必要性,再运用反思平衡论证其正义原则的合理性,从而构建并论证了他的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罗尔斯的《正义论》进行了多视角的解读,但是,很少有人对《正义论》中的“善”进行阐释。“善”是一个古老的基本哲学范畴,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哲学家们就对“善”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伦理学思考和诠释。但是,他们都没有把善置人于社会关系中来理解。而在《正义论》中,罗尔斯从社会关系中来把握善,把善理解为合理期望的理性善;有词典式序列的基本善和基于社会结构中的社会道德善。当然,罗尔斯的社会道德善仍然没有离开它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17.
正义感是基本人性的体现,是公民德性的首要的基本的素养之一.正义感的缺乏会带来整个社会合作体系的崩溃.现代公民的正义感,诚如罗尔斯所言,是对人类生活需要合作,合作需要规则,规则必须是平等互惠的一种坚定信仰.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它是复合性的,它至少包含了感激、愤恨、负罪感与义愤.正义感来自于社会合作体系中产生的互惠、同情及实践公民权利时产生的责任感.正义感的培育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发育,通过教育公正、教师公正及尊重他人权利的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正义感.  相似文献   

18.
人有钱有权,就有地位,有“面子”,就有尊严和价值。这种价值观与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关于人的尊严的基本思想背道而驰,也是违背价值论的基本精神的。尊重人的尊严,就要按照正义的原则安排社会各项制度,要树立人人平等、人人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观念,要使人从虚荣回到现实。  相似文献   

19.
柯亨(Gerald Allan Cohen)在其政治哲学巨著《拯救正义与平等》中以其独特的分析主义的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批判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同时,阐述了他自己对于"什么是正义"的回答。那么,究竟如何界定正义?体现正义的正义原则应该怎样得到确定?正义原则是否独立于各种完备性学说?正义原则的首要性何在?权利和平等哪个更能体现正义?文章尝试厘清柯亨对这些问题的阐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