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广路 《精武》2008,(11):23-27
绵掌拳对打第二手 第一趟: 双方虚步右腿下坐左手腕相接,攻方(着黑衣者,下同)右手挑守方左手,左腿进半步成弓箭式,左掌直击守方胸窝(图1,图2)。  相似文献   

2.
张兴洲  赵峰 《武当》2004,(10):9-12
动作接上势,身体先向左转,重心随腰左转落于左腿,步法成骑马步;左手由按变(扌列),掌心朝外.高低与鼻尖平齐;右手由按变插掌,掌心朝上,高低与中脘平齐,面向东,由左云手转右云手;左手由上向下划弧变掌心朝上随腰转插掌,右手由下向上划弧变掌心朝外(扌列),左腿由实变虚合于右腿,沉肩坐胯.面向南;左手由插掌变搠,  相似文献   

3.
第四讲太极推手的基本技术练习(下) 二、立圆双推手 1.接上势。甲乙(白为甲,黑为乙)身体左转,左脚尖外摆45度,重心移于左腿,随之提起右脚向前上步,两脚内侧相对,脚跟着地,脚尖翘起,成右前虚步;同时右手顺缠前伸,两手交叉相搭,手背向贴,左手抬起扶按在对方的右肘外上部,目视对方。(图17) 2.甲乙右脚尖落地踏实。甲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随之,右手道缠前伸,向乙面部伸插,左手随右手向前推按,掌型不变。同时乙身体稍右转,步法不变,右臂屈肘,右手逆缠向右耳侧引化甲势,使甲右掌不能触及面部而落空、左臂…  相似文献   

4.
张凯 《中华武术》2006,(5):42-43
甲右乙左。乙方向前上左步,准备用左手进攻甲方,右手下垂于体右侧方。甲方向前进左步于乙方左脚前,同时左手自下向上抓住乙方左手腕部,日视抓腕手,右手下垂于体右侧方。乙方日视甲方抓腕手(图16)。  相似文献   

5.
(图62)提膝劈剑:重心后移于左腿,同时右手持剑,向右后方平云,左手剑指随转体扶于右肩前。(图63)接上动作,重心移向右腿,左腿提起成提膝平衡,同时右手持剑向前劈出,高与肩平。左手剑指朝前,与肩同高。(图65)左脚尖外展,重心移向左腿,右脚尖里扣,同时右手持剑由右下方向左前上方拦剑。(图66)虚步架剑:右腿向右前方上一步,右手持剑由左向下向右前撩剑,同时,左腿向右前方上一步成左虚步架剑。(图67)弓步撩剑:左腿向前移动半步,右腿上一步成右弓步,右手持剑向后向剑。(图68)左右带剑:重心移向左腿,右腿后撤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持剑由前向左带回,手…  相似文献   

6.
孙式太极拳传统图谱(10-27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式按膝拗步(左式)动作1:接前式,左手向右、向下搂至左胯外侧,拇指离胯约10厘米;同时左脚向左前方斜迈一步,右手外旋向上、向右下方划弧并上举与右肩同高,手心向上;眼看右手(图20)。动作2:右手向左前方平着推出,臂略屈,塌腕,手心向前;同时右脚跟步至左脚内踝侧,脚尖着地,重心移至左腿;眼看右手食指尖,微停(图21)。要点:右手前推与跟步要协调一致,右肘要屈,腕要塌。用法:若对方用右拳向我击来,我用左手往左一搂,右手击对方的胸部。第十一式手挥琵琵(左式)接前式,两手五指伸直,虎口朝上;右脚向后撤步,脚…  相似文献   

7.
二:揽扎衣(图2-1)上体左转45度,随左转体双手内旋交叉于左前方,目前平视。(图2-2)上体微右转,同时右手向上划弧,同时左手向下划弧。(图2-3)右手向下划弧,同时左手向上划弧,重心移向左腿,右腿提起。(图2-4)两手交叉于胸前,右手心向上,同时右脚跟内侧擦地向右侧铲出。(图2-5)右掌向上弧形托起,内旋,臂向右拉开,同时重心移向右腿,左手扶于腰左侧,马步。三:六封四闭(图3-1)重心移向右腿,左手同时伸向右手腕处,右手掌心向下,左手掌心向上。(图3-2)重心再移向左腿,同时双手随左转体由右经下向左弧形举起。(图3-3)双手由左向右下推出,同时重心移到…  相似文献   

8.
孙式太极拳传统图谱(82~97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82式云手动作与第36式“云手”相同(图185、186)。第83式高探马动作与第37式“高探马”相同脚尖相齐,同时左手外旋向里至胸前,手心向上;右手内旋向里至胸前,手心向下,两手心相对,相距约10厘米;眼视右手(图188)。动作2:左脚向前上步,脚尖里扣与右脚形成八字步,身体左转90度;两手在胸前互换位置,右手在下,手。心向上,左手在上,手。心向下;随即两腿微曲,两手变成立掌交叉,右手在外,左手在里,拇指微靠胸;眼视两手(图189、190)。动作3:接前式,两手左右分开时,右脚抬起,左手拍右脚面;眼视前方(图191)。前迈步…  相似文献   

9.
张凯 《中华武术》2006,(4):44-45
一、回身放打 1、劈掌拦手 甲(白衣者)右乙(黑衣者)左。甲方向前上右步,抡右掌劈砍乙方头部,力点在掌沿,目视劈头掌,左手下垂于体左侧方。乙方向前上右步于甲方右脚前。同时右手掌自下向上拦截甲方劈头掌,力点在右手腕部外侧,目视拦截手,左手下垂于体左侧方(图1)。  相似文献   

10.
由于攻击者持有匕首,加大了攻击的距离和危险性,因此,防守者必须和攻击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判断要准确,选择对方的薄弱环节进行反击。在防守反击的过程中要冷静沉着,以便使防御动作更精确有效。 1.攻方:持匕首抵住守方的腹部(图1) 守方:右脚后撤一步,同时,身体右转,用左手抓住对方的右前臂(图2);接着,左脚迅速后撤,同时,右手抓握对方的右腕(图3);身体左转,用双手别转双方的手腕,使其倒地(图4)。 要点:右腿撒步时,身体右转要快;左手抓握对方的前臂要迅猛;别腕时,双手要反向用力,同时拧转,使对方的手腕极度地屈曲。  相似文献   

11.
梁健生 《武当》2004,(5):43-43
一忌双手齐击。一般情况下,一手前攻,另一手后守。如左手攻人,右手护己;左手攻敌,右手防顾。反之,双手齐击,只攻  相似文献   

12.
一、二龙争珠1、预备势面向南,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两手握棍靠近把端,右手手心向上,左手手心向下,两手高与肩不瞒,两肘稍屈,将棍背于右肩,把高梢低斜置身后;眼看左(东)方。(图1)  相似文献   

13.
魏庆新 《武当》2014,(10):4-7
(接上期)第四段十七、回身穿枪:右转体半周,右腿屈膝,左腿蹬直呈弓步的同时,右手回抽在胸前松把变掌,掌心向上,托住枪把(图34)。左手滑至枪前段,顺势将枪向前推出并松把,待枪缨至右手时右手握枪(图35),右腿伸直,左脚向前一步,于右转体半周的同时,右手将枪向右平带至胸前松把托枪(图36),左手握枪把端向前推枪,待枪把端至右手时右手握枪把端,右脚向右撤步,有转体半周,右手将枪平带至胸前松把托枪,左手滑至枪缨处向前推m。左脚向前一步,于右转体半周的同时,右手将枪平带至胸前松把托枪,左手滑至枪把端向前推出,面向东,目视枪尖。(图37)  相似文献   

14.
43.狮子抱球侧踢腿甲左脚前进一步,伸右拳直击乙面门;乙右脚前迈一步,以右手穿挑甲右拳并顺势往斜上方领,左掌插向甲右臂下,同时起左腿踢甲右脚跟(图68);甲以左手往外推乙左臂,右掌往前上一伸,右脚前迈解脱;乙就势左脚向内一扣,往右后转身,松开左手掌,起右腿踢甲腿胯或左腿内侧,将甲击倒。(图69)44.猛虎蹿山顺踢腿甲右脚前进一步,同时起左腿左手,左脚踢乙右腿膝关节外侧缘,左手击乙右腮;乙右臂上抬紧贴自己脸右侧方挡住甲进攻之左拳,右腿提膝挡住甲左脚,接着乙左脚蹬地,顺甲左腿内侧往前踊身跃进,以右脚…  相似文献   

15.
李国兴 《武当》2001,(5):49-51
面向北斗星盘膝而坐,右腿压在左腿上,右腿的小脚趾压在左腿的阴陵泉穴位上,左腿的大脚趾抵在右腿的足三里穴位上;挺胸收腹,头要端正。两手结成托丹式手诀,即右手大拇指与其它四指叉开,形成79度角,四指并拢平伸,掌心向上;左手中指抵住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右手无名指按定在左手的神门穴位上(古传记载为行间穴,实为隐传),结成双手叠合的托丹式手诀(图18)。闭上嘴唇,牙齿轻轻咬住舌尖,闭二目平视,呼吸要轻缓均匀平和,鼻吸鼻呼。  相似文献   

16.
6、攻方:持匕首面对守方(图19) 守方:当攻方进步前刺时,右脚迅速向右侧移步,同时,用左前臂格挡对方的右腕(图20);接着,身体左转、拧腰,用右肘横击对方的下颏(图21)。 要点:击肘时要靠近对方身体,拧腰、合肩、夹肘,发力迅猛。 7、攻方:持匕首面对守方(图22)  相似文献   

17.
杨群力 《武当》2008,(10):12-14
(接上期) 10、力截金石 接上势,右脚(向西)后退一步,屈膝前弓,左腿挺膝蹬直成右横裆步;同时,右手持剑,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由上向下压剑,力达剑身中部,目视剑体。(图32)  相似文献   

18.
孙式太极拳传统图谱(28~40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作与第4式"合手"相同(图53)。动作与第10式"搂膝拗步"相同(图54、55)。动作与第11式"手挥琵琶"相同(图56)。心向上)向下、向后、向上划弧至前额时,手内旋向下垂直下按至左烃骨前.距左脚尖约30厘米;左手在右手向右后例划时,收至胯外侧,手心向下,左脚在右手下按时后撤至右脚前,脚尖着地,两腿微弯曲;眼视右手(图57、58)。动作2:右臂上举,手背靠着前额,身体随着直起,重心偏于右腿,左手从胯侧往前伸直,高与胸l平,手。心向前,塌腕;同时左脚向D前迈出,两脚距离以不牵动身体重l心为合适;眼视左手食指(图59)。l动…  相似文献   

19.
《篮球》2007,(3)
练习一:行进间胯下手对球的控制(一)右手持球至于耳侧高度,手腕后屈,手心空出,用指根以上以及手掌外侧部位触球并控制住球(如图1-1)。向前迈出左腿,右手将球从胯下送至左手由左手控球(如图1-2、1-3)。用左手手指手腕的翻转就向上托球至耳侧的高度(如图1-4、1-5)为一组。如此向前作十组后变换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第七式 太极运球 两手由体前自然抬起,十指微张,虎口呈圆形相对,抱球于腹前。 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左手向左下方、右手向左上方弧形划动,两掌心保持相对,似揉运一球,同时身体以脊柱为中轴向左转动。面转至左方时,左手掌心朝上,右手掌心朝下《图1、2)。 重心逐渐转向左腿,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