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雪静 《小学生》2012,(12):50-50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意义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培养知识更为重要。美术创造的先导是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美术创造的灵魂是学生对生活感悟的情感,美术创造的核心是学生对事物丰富的想象。在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和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充分想象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与想象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4.
想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感知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何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是美术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想象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没有它就无法进行艺术创造。   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知觉,从基本的结构特征、整体效果、明暗规律、材料处理的认识开始,到物象的视觉感染以及思维的拓宽、美的感应等一系列过程去联想、去表现,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   一、培养基本形的想象   学生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既…  相似文献   

5.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联想属于想象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经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  相似文献   

7.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也是人脑最高层次的心理机能,而联想正是这种心理机能的重要体现。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不同的输出,很可能会发生转换作用;辐合思维则在于对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正确”答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相似文献   

8.
联想是由这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求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展开丰富的联想,才能拓广知识,挖掘数量间隐蔽的内在联系,以及数量间可能引起的变化规律,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由于客观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具有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不同的联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联想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在数学上的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能力。一、因果联想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因而从因果关系联想,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联想。例如,学了比  相似文献   

9.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想象,有了创造的想象,才可能有创造的行为,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提倡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推进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联想是由某一事物为导因想象出与之有联系的别的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类发现新事物、探求新规律的一种必具心理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联想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具体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相似文献   

11.
联想是指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连带想起其它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产生联想的客观基础是事物之间联系着的事实 ,因而反映到人们头脑中关于事物的知识经验的相互联系 .巴甫洛夫学派认为 ,学习就是形成暂时联系 ,暂时联系就是联想 .联想能力对形成数学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 ,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 ,不仅有利于学生一般能力的发展 ,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联想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性质和公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出发点与工具 .当我们接受一个新的概念、定理、公式及性质…  相似文献   

12.
《课标》指出:“激发学生开展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显然“幻想”是一种创造.而创造是想象作的特点,又是想象作的核心。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想象作教学更应凸现这个重点。因此.对想象作概念的认识.应以“创造性想象”的心理过程与作的本义进行整合与概括.赋予比较完整的新颖表述:想象作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激发强烈的创造动机,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独立地创造出事物的新形象,用语言字表达出来。这是《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过程中思考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联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思考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这里所谈的联想就是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例如:学生学了乘法分配律后,  相似文献   

14.
联想是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和基本功,也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创造力和阅读能力。 一、教会学生分辨联想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含有丰富的联想,是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优秀范例、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并体会其作用,具体方法是: 1.找明显的文字标志。不少课文在实在事物和联想之间,有明显的文字标志。一般用“想”、“回忆”、“仿佛”、“好像”、“觉得”之类的词引出来(“引用…  相似文献   

15.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想象开始的,所谓创造想象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特地创造出某一事物的新的形象。可见,要创造出新的形象,必须善于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是多渠道的,而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能力定位】联想是对头脑中已有事物的再现 ,想像是对已有形象的更新 ,是一种再创造。在作文的选材构思中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 ,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要点阐释】联想是想像的基础 ,想像是联想的发展 ,任何一种新的发明、创造 ,都离不了想像。爱因斯坦曾说过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在写作中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要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下面对选…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想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保兵 《云南教育》2000,(23):29-30
想象是一种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想象,可以加深对词语、句子和课文的理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读写水平。所以,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材第 12册的“读写例话”就有《分辨事物和联想》、《展开合理的想象》的专门训练。实际上,想象力的培养不是到六年级才进行,从一年级就开始训练了。   一、通过观察,丰富表象   想象又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某些事物的图像、图解和语言描述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关于某一事物的新…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由眼前的某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或由甲观念想起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它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在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中,在文学创作的想象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联想是人的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所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也是人的情感、意志过程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联想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间的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有许多心理活动,其中联想与可逆联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活功。联想与可逆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可以这样讲,如果小学生没有联想,就不能掌握数学知识;没有可逆联想,就根本不能发展思维。联想是指学生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若用“A”表示“一件事物”,用“B”表示“另一件事物”,用“→”表示“联想”,我们就把“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