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本资源,创造性地进行生命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存危机,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使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凸显出生命教育的意义,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从危机中深刻把握生活,学会尊重生命的价值。基于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等角度对生命教育的深刻反思,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有效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时下,学生轻视生命,动辄自杀和杀人的事件不时见诸于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这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今学生责任感的淡薄和对生命价值理性思考的缺失。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所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由于一些青少年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理解,他们中自杀、暴力等等漠视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基于这样的现实,笔者认为,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实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生命教育十分必要,以便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5.
人大代表苏文金说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我国大中小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十分重要、万分紧迫。学校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树立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提升应急避险和逃生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可将生命教育与加强、改进道德教育相结合,加入与生命、生活休戚相关的内容,道德教育就会更容易为孩子们接受;在组织实施方面,由于生命教育实践性强,要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内容的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和各类虐待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缺乏生命意识,不懂得珍惜生命。想要避免此类危害,从学校教育看,就是要加强生命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方面,以生命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谈几点粗浅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当下社会,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导致了部分极端行为的发生,一些学生漠视和践踏生命的事件使得生命意识教育受到越有越多的重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要教导学生尊重和珍惜生命。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生命意识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诱发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很多。深层次原因是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高中生物教学应关注根本的生命存在,关注人作为生命体的价值需求。高中生物教师应通过生物教学实施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领学生创造生命的质量和幸福。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巧妙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事件,完全可以挖掘关于"生命教育"的宝贵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给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中,中小学生的生命观念在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事件下有所改变,其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同时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困惑。基于此,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公共危机事件下的常态化中小学生命教育机制研究:第一,从概念、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入手对中小学生命教育机制进行理论探讨;第二,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下中小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生命教育知识化、片面化、运动化等;第三,构建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生命教育横向机制,包括领导与导向机制、教学与接受机制、运行与监督机制、保障与演练机制,以期系统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危机管理相结合的教育,使其形成积极的生命价值观,降低公共危机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