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由于城乡人口的流动和农村生源的逐步减少,为优化教育资源投入和提高乡村教学质量,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开始了一轮大规模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农村小学从2000年的44.0万所下降到了2010年的21.1万所,一些农村流动教学点被撤销。这一大规模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优化了乡村教学资源,但也带来  相似文献   

2.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乡村小学的生源流失问题逐渐严重,影响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共同发展。其主要表现为乡村小学教育不断萎缩,生源流失造成乡村小学教育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城镇小学形成班级大班额产生规模不经济以及对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等各种弊端。因此,缓解乡村小学生源流失,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使用田野调查和文献法,对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试图通过进一步优化乡村小学师资配置体系、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挖掘乡村文化的教育价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方面予以破解,从而促进城乡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规模的逐渐扩大,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学和教学点生源严重不足,甚至有脱级、脱班现象。本文以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小学为例,提出几点构建小班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一、农村学校面临的问题第一,农村学龄儿童大量流入城市,村学生源严重不足。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种现象在与王家山镇相类似的较为落后的地区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加剧,乌盟丰镇市偏远农村出现生源锐减、办学规模缩小的趋势。使本来就点多线长、布局分散、经费短缺的农村教育更加窘迫。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为了使学龄儿童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丰镇市教委在今年秋季开学之际,在山老区浑源窑乡办起了全市第一所农村寄宿制试点小学。  相似文献   

5.
农村要发展,关键靠教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日益走向现代化,这给农村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引领中国乡村社会教育发展方位和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当前农村教育现代化明显动力不足,还存在教学设施落后、教育理念陈旧、优质生源流失、师资力量薄弱等困境。应当通过更新教育理念、重塑城乡教育关系、传承农村文明香火和创新农村教育治理体系等路径,走中国特色乡村教育振兴、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乡村文化兴盛和乡村教育信息化之路,引领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玉凤  党一 《科幻画报》2023,(3):131-132
在城镇化背景下,甘肃脱贫县区中青年人口快速向城区聚集,乡村产业凋敝,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大部分村小学撤并,乡镇中心学校生源锐减,乡村教育呈现衰败迹象。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教育振兴面临的巨大难题主要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建议政府要以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为核心,打造经济增长点;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化解城乡学校生源不均衡矛盾;学校要挖掘乡村农耕文明资源优势,打造乡村田园示范校;教师要立足乡村,做乡村特色教育文章;社会要支持保障乡村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相似文献   

7.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持续、规模化地向城市流动,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师流动问题主要源于"城市中心"教育制度、农村教师社会地位较低、家庭为本的文化传统、农村学校管理滞后和农村生源流失。因此,提出建立和健全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教育制度,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加强农村学校管理、完善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有效地破解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动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推进和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带动大量农村义务教育生源向城流动。尽管这种流动有其必然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村人口的优质教育诉求,但不可避免地派生出一系列问题。必须摒除适切性较差的城市取向治理路径,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出台彰显行政伦理特征的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9.
职前培训是培养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条件落后等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本文阐述了乡村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论》职前培训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乡村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论》职前培训体系,并提出培训体系质量保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后,教师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师范教育由三级结构转变为二级结构,小学师资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但其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如生源匮乏与生源素质下降、就业空间小,就业市场受抢占、学科地位边缘化等问题。要突破这些发展瓶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实施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将大学教育精神与小学教育特色相结合、课程设置要突出大学学术与小学教育专业相结合的特点以及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育师资等措施。以促进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社区的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如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学校的建设统筹起来,通过农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这样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应把农村学校规划建设成农村社区的中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日前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的160多亿元资金划拨到680个县(市)的农村小学,为农村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本文利用对甘肃、宁夏的122所农村小学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村小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以及校长、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建议政府在实施营养健康改善计划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营养健康存在的问题,对学校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对校长、老师和家长进行营养知识培训,优化补贴资源的分配,使中央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吉林省D县进行调研时发现,农村中小学对新课改表现出了更多的不适应。在某种程度上,新课改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分化。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现实,从而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找到农村新课改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问题在新形势下越发凸显,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农村建设发展的一个瓶颈。我国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学历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合理;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整体低下。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因素,应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继续教育经费供给,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改变继续教育的模式来提高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以农村学校为基地,为农村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农村学校体育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问题,目的在于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更新和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发挥农村学校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载体导航作用,从而推动农村体育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校的教育质量,国家自2001年重新调整学校布局,将一些办学条件差、规模小的乡村小学陆续撤并、废除,我国农村教育布局出现重大变化。针对源于学校布局调整产生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教育在俄罗斯乡村扮演着提升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农业经济的重大角色.乡村学校占俄罗斯全国中小学的68.8%.俄罗斯乡村学校既有不利条件也有优势,需要教师在乡村地区"扎根"、"增长",承担起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易平 《教育教学论坛》2020,(19):113-114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教育是关键。推进乡村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生命教育,服务乡村建设;让乡村人民享受优质的教育,培养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关爱乡村,为服务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办好农业职业教育要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突出办学特色,更新办学理念,把握办学方向,理清办学思路,选准主攻目标,改革办学模式,创新办学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各方面条件制约,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为解决发展出路问题,地方政府要认真落实农职教政策法规;职业学校应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提供中介服务、城乡职校联合办学,以出口拉动入口,增加农村职校的吸引力;基地建设与"双师型"师资培养并重,加强农村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