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孚 《钓鱼》2006,(2):66-66
美女,很悦目,也养眼,站着像一张画,走起来是一幅流动的风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谁不想带个美女去出游呢?可是,如果你想带美女去野钓,我可有几句话要对你说。事先要交代清楚是美女,都爱美,喜欢穿漂亮的衣服,追求名牌和时尚。社会越开放,美女的着装就越大胆。特别是当她们和男友一起出门时,个个都想打扮得跟模特儿似的。高胸美腿,配以吊带衫、清凉裙,百分之百能提高回头率。但许多美女从未驾临过野钓场所,去野钓穿什么合适,一无所知。这就需要带她出门的人,提前把钓场的环境讲清楚。倘若忽略了,没说,美女穿着上露肩,中露腹,下露腿的时尚…  相似文献   

2.
梁嘉木 《钓鱼》2012,(18):56-57
十几年的钓鱼,让我对鱼竿有了点了解,尤其这几年,越来越喜欢竿身轻的短竿了。一般野钓我常带三根竿子,3.6米、3.9米和4.5米是我常备的武器。近日有幸获得了客友的新三号3.6米钓竿,可以让我解解馋瘾。  相似文献   

3.
《垂钓》2014,(4):84-84
寒云飞 有些事情现在想起来还是尴尬。那天我一大早冒雨骑着电动车出钓,没想到半路电动车失灵。我推着它走了几千米,好不容易推到了钓点,可钓了一天,连条鳆鲦都没钓到,饿着肚子空军而归。回去的路上,又不小心把竿包撞到了路桩上,并继竿“粉碎性骨折”,那是我最倒霉的一天。此外我还遭遇过手机“打窝”,鱼护破底,竿子弄丢……钓得年头久了,什么糗事儿都遇到过。  相似文献   

4.
孙剑 《钓鱼》2011,(13):56-57
我一瘸一拐地回到住所,推开房门,发现酒局仍在继续。见我狼狈不堪的样子,老爸关切地问:“怎么了?掉海里啦?”我心虚地说:“你这哈破竿子啊,可把我害惨了,一条半斤来重的鱼就把竿子给弄折了,还把我给闪进海里了。你看我的脚,多少口子啊。还有,好不容易钓了点鱼,也都掉海里了。”说完,我把竿子往地上一丢。  相似文献   

5.
朱文 《垂钓》2014,(1):68-75
没等我完全看懂Todd的操作,我负责的一根竿子就来了一个大弯腰!粗壮的竿梢瞬间直指水面,就像水下拴了一头牛!我立刻将竿子拉起,同时紧摇几把线轮,水下猛然传来强烈的挣扎和反抗。  相似文献   

6.
邹思全 《钓鱼》2010,(24):18-19
四、选竿子 在晚冬早春钓鲫鱼,竿子的选择使用很重要,并不是随便一支竿就能胜任的。尤其是在水库野钓,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水库里的鱼大小不一,鱼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虽然是主钓鲫鱼,但有时也会有其它大鱼咬钩,就是鲫鱼,其个头也比较大,因使用的钓组细小,在竿子的选择上就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人喜爱野钓,特别是连续几一天的野钓.但野钓虽情趣颇多,环境却很艰苦,故此.在野外趴宿垂钓时.有几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相似文献   

8.
赵涵 《中国钓鱼》2001,(4):12-13
在静水湖库中野钓不能死守一处,更不能把竿子总放在竿架上等鱼上钩。通常野钓的水域底层较为复杂,淤泥、腐殖质、草根、芦根及树枝树叶等覆盖了水底,能否找出一块平坦的“净底”打窝便成垂钓成败的首要问题。所以,有经验的钓者不急于下钩而是沿着河边儿(或沟边、土渠边、水泡子边)用“试漂法”探测水深,同时寻找曾有人钓过的“老窝儿”。其方法是在钩上挂一较大的硬面饵,在选好的水域边上下提竿边调整浮漂,前后左右反复测试水深.  相似文献   

9.
张仲华 《钓鱼》2013,(1):24-25
每年一进入冬季,喜欢野钓的钓友大都很少外出钓鱼,更有许多钓友干脆"刀枪入库",在家耐心等待来年的春天。其实冬季只要掌握了合理的垂钓方法,选择好适宜的野钓天气,是一样能有好收获的。本人近些年多次用筏竿串钩冬钓野鲫,每次都有不错的收获。我把这几年筏竿串钩野钓鲫鱼的一些心得整理出来供广大钓友参考,希望那些一到冬季就"刀枪入库"的钓友也能享受冬钓野鲫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范宁 《钓鱼》2006,(8):17-17
野钓的漂相的确不太好把握,其主要的原因是鱼情比较复杂所致。过多的小杂鱼、多变的水情、饵料选用的是否合适、钓具搭配是否合理等原因,都可能使鱼漂出现杂乱无序的动作。因此,要想在野钓中把握好漂相的规律,不仅要学会一般垂钓的基本知识,更要懂得野钓环境下的鱼情特点。也就是说,要想做一个野钓高手其实也是很困难的!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我认为在野钓时如果要想得到比较真实、清晰的鱼漂信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1.根据水域特点和希望垂钓的目标鱼,合理地搭配钓组、钓饵。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2.要根据目标鱼的摄食特点,…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钓鱼迷,从来都是野钓,每次去钓鱼都带一把小锹,一是方便铲平钓位,二是收完竿后,把周围钓友丢弃的垃圾收拾收拾埋起来,免得污染环境。到现在已坚持十多年了。 我从小就养成了放生的好习惯,钓上小鱼,到收竿时都放生了。有时一天只钓几条小鲤拐子,收竿时也让它们返回家园。那时也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和朋友乘公车出去野钓,却把鱼饵盒忘在了车上。可是已经到了钓场,面对风光怡人的湖面和频频跳水的鱼儿,总不情愿离开。我忽然灵机一动,把我干粮包里的蛋糕拿出来和水做饵,结果频频中鱼,得意而归。后来又多次试验,发现很多寻常却有效的“干粮”钓饵:  相似文献   

13.
寒冷冬季野钓时,常常遇到一些水草茂密,甚至连整块水面都遮没无余的情况,明知下面有鱼,却无法下钩。这种时候,必须“打洞”,也就是要用搭钩或者长把捞网把遮盖在水面上的水浮莲、泡泡草挖出个窟窿来,然后打窝下钩。生活在这种水域的鲫鱼都很肥大,个体均在130克以上。寒冬季节钓这种窟窿却很有诀窍。  相似文献   

14.
邹思全 《钓鱼》2008,(22):26-27
事例2:去年6月11日,在高湖水库主钓鲫鱼,谁知鲫鱼没钓上几条,反而在及时改变钓法后,钓获78条鲤鱼,这就是我在野钓时使用竞技速钓术带来的好收获。  相似文献   

15.
巧做钓台     
外出野钓的朋友可能经常会遇到陡坡、凸凹或碎石较多的钓位,这样就给我们固定竿子支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出行前准备一个废旧编织袋,以上问题即可解决。选好钓位后如遇有上述问题,只需就地取些沙子或土填入袋子,把口封好,纵向平躺在钓位,用脚踩实、踩平,一个简易的钓台  相似文献   

16.
野外钓鱼,风险性意外伤害常有发生,只不过没发生到你头上,不少人存在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如果一旦发生在你的身上,没准备和保护措施,就会惊慌失措,措手不及。所以,野钓一定要有保护意识,防微杜渐,避开风险,避免发生意外伤害。那么,野钓要保护那些呢?让我细细地道来,有不妥,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月下渔夫 《钓鱼》2010,(19):I0002-I0002
刚学钓鱼那一阵,我经渔具店店主推荐。花了600多元买了一根某品牌4.5米钓竿出钓。第一次钓到了一条差不多一斤的鲤鱼。稍用力竿就断了。过了几天我又花了100多元配了一节,再次出战野河。遇到一条小鲢鱼,竿子再次断裂。郁闷之余,我对这根竿子的质量产生严重质疑。渔具店老板说我肯定是用力太大。或者竿子被我损伤过。也许是吧,那就再配一节小心用着吧。  相似文献   

18.
3年前的中秋节前夕,我和本单位钓友老曹、老周在一个养鱼塘里钓罗非鱼,我连着钓上几条之后,又钓起一条250克的罗非鱼,由于钓位前有一溜两尺来高的荆棘杂草,我只好举着竿子使鱼“飞”过障碍。我使的是长竿短线,起竿后没有及时收缩竿体,那条鱼被钩住嘴吊在半空中,想来是极不舒服,于是就挣扎了一下。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一弹,竟弹到地上,落在我面前。当然,鱼钩还在鱼嘴上,渔线还拴着钧子,竿子头上还牢牢地系着钓线,只是竿相与竿体已经彻底断裂了。这只手竿是袖珍玻璃钢纤维竿,断裂处被撕劈了,毛茬参差不齐,而我又没带备用竿,…  相似文献   

19.
夜钓大鲤     
记得去年7月我约了老徐、大詹去大港桥库尾夜钓,那一晚没钓到鱼,但我知道了一个好消息,就是在我们钓鱼的上方一里外有邻县的钓友连续施钓了五天四夜。这让我惊喜万分。我知道他们一来必下大窝子。往往是几袋酒糟,几十块菜枯饼。我和老徐商议明天晚上去他们那儿钓。因为明天正好星期一,他们肯定要走,就是不走,我们在他们附近下窝也可以钓到鱼。第二天下午4点,天气虽然酷热,可我和老徐的那股子劲儿,早把什么困难都给抛上云霄了。来到一个山坳下的村子,我们放好了摩托,便背上渔具包,掮着鱼食和干粮  相似文献   

20.
lgl 《钓鱼》2005,(17):55-55
我一向是喜欢野钓的,而在我野钓中钓得最多的也是鲫鱼。每次我都能钓得满篓而归,因为我有自己的诱鲫秘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