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到大,家长为孩子选择的中学升学目标是:能考省重点学校不考市重点学校,哪怕是自费也要进省重点,能进市重点的不进普高,能进普高的不进职业学校,实在成绩太差,才不情愿地选择职业学校。所以,职业学校不但生源紧张,而且生源的整体素质也确实难以让教者满意。很多学生对职业学校的选择都是在家长怕孩子游离到社会而不得不为之的结果。常言道:爱一行,才能钻一行。这样走进职业学校的学生,首先在学习和上进心上就有了很大的障碍,增加了培养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未进中学就为子女找“家教”眼下,小学和初中招生都未正式展开,但不少家长们都提前开始了招生前哨战。要进小学的家长忙着找门路托关系,以让子女进入自己满意的学校;而子女要进初中的家长,也开始忙得不亦乐乎。一所中学  相似文献   

3.
开学时,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好的学校就读,堪称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英国的家长也不例外。最近,英国一项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孩子应该参加私立学校的入学考试,也就是说他们赞同中学按成绩录取学生。这份专门针对11~18岁孩  相似文献   

4.
《今日教育》2014,(2):66-66
孙明霞(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谢谢你的阅读与思考,反过来又促使我去思考=家长究竟需要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我觉得,家长需要什么,家长怎么理解,需要学校的引领,需要教师的引领。当学校老师很坚决地用成绩给学生排队的时候,家长也必然很重视成绩,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并坚信自己的孩子不应该比别的孩子差。因此,就使得家长千方百计集中精力来抓孩子的成绩,一切都可以靠边站,唯有孩子的成绩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开学时,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好的学校就读,堪称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英国的家长也不例外。最近,英国一项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孩子应该参加私立学校的入学考试,也就是说他们赞同中学按成绩录取学生。这份专门针对11 ̄18岁孩  相似文献   

6.
偏爱差生     
婷婷:孩子上学后,家长们都比较关心孩子在班级里的排行榜。而在每个班级,总有一些成绩不理想和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学生,学校习惯称这些学生为差生。怎么对待差生?我请来了南山一小的教师们,他们的口号是“偏爱差生”。差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家长朋友们,你是不是也正在为自己孩子是差生而苦脑?噢,你可要注意听听他们怎么说,如果能从中学那么一、二招,我就开心啦!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教育方针和政策,各中学都针对中学生的特点与学校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然而。在学校收来的社会实践表上。学生的表格五花八门。自我鉴定一栏几乎是空白,实践单位的鉴定也是空白,只有一个醒目的公章。很多学生是先盖公章。然后自己填写内容。不仅学生欺骗自己和学校。而有的家长也参与了做假。对于孩子的社会实践表,一些家长各显神通找个地方,把公章往“实践表”上面一盖就算解决问题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有效地开展,更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教育方针和政策,各中学都针对中学生的特点与学校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然而,在学校收来的社会实践表上,学生的表格五花八门,自我鉴定一栏几乎是空白,实践单位的鉴定也是空白,只有一个醒目的公章.很多学生是先盖公章,然后自己填写内容.不仅学生欺骗自己和学校,而有的家长也参与了做假.对于孩子的社会实践表,一些家长各显神通找个地方,把公章往"实践表"上面一盖就算解决问题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有效地开展,更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际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或心理距离。民办寄宿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一些父母在外地忙于经商,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很多家长想让孩子考进寄宿学校。有些寄宿学校的学生在节假日也常年寄宿在学校。形成贵族式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0.
【本期话题】近日,广西平南一所高中因学生违反校规,带手机进课堂而开除了20多名学生,引起较大争议。大多数学校认为"禁止手机进校园"是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还课堂清净;大部分家长也坚决反对孩子用手机,认为手机容易造成孩子分散学习精力。但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手机可以方便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只要孩子自觉,  相似文献   

11.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更多的回应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  相似文献   

12.
毕业典礼 ,是学生结束某一学段求学生涯的仪式。在笔者上学的记忆里 ,从小学到中学 ,以至大学毕业 ,学校从未举行过毕业典礼。即使拿到了毕业证 ,已经是毕业后很晚的时间了。后来 ,我做了教师 ,但也未见到学校举行过毕业典礼。这期间 ,我看到一些外国影片中的学校生活。学生一到毕业 ,学校、社区、家庭、老师、家长、学生都极为庄重。在这一天 ,学生都穿上崭新整齐的校服 ,家长甚至连学生的亲朋也都来参加学生的毕业典礼 ,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从校长手里领取毕业证书。场面之热烈、掌声之长久、气氛之隆重、师生神情之庄严 ,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3.
另一种爱     
几年前,我在一所著名的中学当政教主任。起初我在处理一些学生严重违纪的问题上感到比较为难,因为学校中不少孩子来自有钱、有关系的家庭,而家长往往把社会中的那一套也带到学校来,认为孩子犯了错减轻或免受学校处罚是家长有"面子"或有"本事"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巴甫雷什中学的家长大学 巴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倾注了自己毕生精力的地方。同时,那里还有一所学校也是他心血的结晶,那就是家长大学。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就具体体现在这所学校里。 苏霍姆林斯基一向认为,学校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是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的。虽然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人,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善于教育子女,学校有责任引导家长走上正确教育子女的途径。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创办家长大学的思想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情景之一在办公室,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一遇到学生的问题或错误,动不动就打电话用命令式的口气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也不管家长是否有时间来。在这些老师看来,叫家长来学校是最好的办法。在叫家长时,也不管家长是不是有时间与精力。如果家长没事还好,如果家长有自己的事,只好丢下自己的事来学校挨批。家长不敢得罪老师啊,怕老师不管自己的孩子,怕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打击报复,怕老师说“你们家长对孩子都不管,我老师还管什么呢?”更有些老师跟家长说话的态度,就像家长跟他有仇,一幅盛气凌人的架势,用训斥的口气,用命令的口气让家长…  相似文献   

16.
当孩子调皮捣蛋无法无天时,美国家长会把孩子送到那些试行军校教学机制的公立学校。近几年来,这种军校式的学校颇受欢迎,正在迅速发展之中。受训学生感觉不错在美国公立中学中,引进军校机制最早的是芝加哥中学。校长培根介绍,为了体现学校的军队作风,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着绿色的军装,并佩戴写有自己名字  相似文献   

17.
家长的苦恼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回应更多的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怎样更好地与学生交流,这不仅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难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  相似文献   

18.
每当新学年开始,都有孩子要到新学校报到。这不一定是每个孩子和家长都高兴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没有考进重点高中或重点初中的孩子的家长。是的,你的孩子必须在这个很一般,甚至是全市最差的学校读书,但你决不能放弃。以下这个发生在我家的真实的故事会给你一些启迪,让你去鼓励并引导自己暂时表现得不够优秀的孩子。我的孩子小时候反应慢,思想行动不灵敏,而且从小学到中学又一直在“差校”就读。在一般人眼里,这样的孩子要想考进大学是没有指望了,然而我偏偏不信这个邪,坚持用新的家教理念去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终于使“笨鸟”飞进了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19.
很多家长看见我第一句话就是——想让孩子进好学校,家长该怎么做?我们都知道,家庭类型多层多样,不能一刀切,没有一把万能钥匙的.我们也不能以能否进重点学校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不过,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长都应该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甚至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