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31-32
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企业规模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动,进而也反映了制造业竞争力的变迁。本文对国内外制造业竞争力和制造业企业规模的研究作一综述,并提出从制造业企业规模分布来研究制造业竞争力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对广州市制造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可以从制造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制造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状态、职业技术教育与制造业发展关系、职业院校提高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四个方面入手。据此,确定制造业课程建设的目标取向,包括目标定位和课程建设模式。同时,明确制造业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偏差-份额方法分析北京市制造业,用国家因素、产业结构因素以及地区竞争力因素解释地区制造业增长。结果显示北京制造业结构优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地区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对弱。总结北京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提出关于制造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竞争力弱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演变的基本趋势。新的发展阶段,东北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通过重构区域产业体系推进结构升级,将是解决当前矛盾的根本途径。为有效改善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态势,应进一步加大制造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力度,强化制造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制定促进区域制造业技术升级的支撑政策,促进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实现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浙江制造业与旅游业在全国都占据重要地位。在传统旅游的条件下加入制造业元素,使制造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设计出浙江特色制造业旅游产品,发放"旅游定点许可单位"证,在浙江不同县、市提炼出不同的制造业旅游的宣传口号,走发展浙江制造业旅游的道路。同时,促进制造业、旅游业产业结构转型,丰富浙江省旅游产品形式,扩大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影响区域制造业升级的因素,构建安徽省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测度体系,基于2006—2015年省级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人力投入与人力资本提升对安徽省制造业升级作用不显著;安徽省制造业碳排放强度逐年递减,成为制造业升级的限制条件;技术转移推动制造业升级作用明显,而进出口贸易、政府资金投入并没有推动安徽省制造业升级。培育工匠精神,以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品升级,加强政策引导是推动安徽省制造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汽车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汽车制造业的物流量也随之大幅提升。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下,汽车制造业如何发展绿色物流意义重大。在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物流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制造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探讨了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绿色物流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综述学术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成果,揭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通过供需循环体系和创新循环体系形成内在互动关系,但也存在制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效互动的瓶颈因素,从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外包化等方面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物流服务贯穿其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每个环节,而物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从制造业中脱离的产物,物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制造业。可见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关系紧密,因此研究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管理问题意义重大。文章给出一些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协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无论在中国还是全世界,都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可以说没有制造业作为基础,任何产业都是空中楼阁。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已到了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区域结构的调整和制造业的转移。在制造业的迅速转移过程中,中国制造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制造业是青岛的最大产业,建设世界现代制造业基地,青岛具有独特的优势。抓住现代制造业,也就抓住了青岛发展的关键。因此,青岛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思路是:经过5~10年的努力,实现青岛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跨越,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跨越,把青岛建成产业特色突出、经济效益好、国际竞争力强、能代表世界制造业一流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了装备制造业与山西省工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程度,得出装备制造业与全省工业增加值变动情况相关,在今后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相似文献   

13.
打造“世界制造中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 ,是国家实力的支柱。我国制造业及其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相比 ,我国制造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打造“世界制造中心”,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培养制造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体系的支撑,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程中,现代制造业担负重要使命。发展现代制造业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关键要培养工程性创新人才。研究表明,工程技术人才在现代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工程性创新人才的涌现要依赖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工程型创新人才。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高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虽然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由于产品缺乏科技含量,使我国难以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要提高制造业水平,须借鉴英关先进经验,加强制造业培训和教育,改革教育方式,培养制造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关键力量,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战略环境和竞争态势呈现出新的格局,制造业企业需要增强动态能力以维持竞争优势。制造业企业的动态能力可分为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与组织柔性能力四个维度,制造业企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构建动态能力的提升路径包括:审时度势,增强制造业企业环境洞察能力;守正创新,增强制造业企业变革更新能力;砥志研思,增强制造业企业技术柔性能力;高屋建瓴,增强制造业企业组织柔性能力。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动态能力,从而增强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从首都经济发展战略看,制造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记者从北京市人事局获悉,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等同题如今正制约着制造业的发展。 根据北京市人事局提供的统计数字,2002年全市制造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共23.5万人,占制造业在岗职工的23.2%o据调查表明,2003年制造业需招用有职称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技术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4.3万人,占制造业需招用人员的66.1%。北京市人事局认为,造成制造业人才缺口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迫切需要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温州,如何在新世纪新阶段,以全球产业调整为背景,立足温州产业基础,从更宽泛的视野提出新兴制造业部门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显得十分关键和紧迫。本文立足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充分分析了国内外背景,认为温州要清晰地把握目前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结合“后发优势”,抓住国际技术进步加快、国际分工深化和制造业跨国转移的机遇,发展高技术附加和价值附加新兴制造业。研究发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内的部分重要领域将是下阶段温州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就这些新兴重点领域文章分别提出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度调整,制造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安徽省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创新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挑战。通过创新驱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提升综合实力、建设强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制造业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品牌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安徽省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出现了融合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文章以河南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及发展现状为背景,探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信息化融合发展思路和融合路径,为我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推进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