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史绍熙校长在江苏省常州中学工作了整40年,他勤奋工作,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整套中学教育理论。早在1959年,陆定一同志就赞誉他是我国的“中等教育专家”。1960年,他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并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受到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几十年来,他撰写和发表教育论文、  相似文献   

2.
史绍熙同志一贯主张以学生的自学为根本,鼓励学生向各方面主动探索。他在一九八二年元月写的《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一文曾指出:“观察是入门,思维是核心,创造是目标,自学是根本。”(见《史绍熙教育文集第49页)让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去探索,并通过这个途径,培养起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史绍熙教育思想的又一个重要之点。省常州中学按照这一教育思想治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一九六六年之前的一次高考中,物理学科有151名学生得了满分115分(其中附加分15分)。一九八二年全国数学通讯竞赛,一等奖共十二名,常州中学就占了6名。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五年,该校直接送出的留学生有二百多名。有位女学生,在美国某学院留  相似文献   

3.
史绍熙同志的关于学生智能不要“平均发展”的原则,研究的是教育思想的问题,他的鼓励学生以自学为根本、主动探索的原则,探讨的是学生学习原则的问题。这些都是培养富于创造精神的人才必须研究的问题。史绍熙同志关于教师的施教,也提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思想,这就是“既要有一定的速度,一定的难度,又要有极限”的思想。五十年代苏联的教育部长凯洛夫总结了国内一百多位教育家的经验提出的几项教育原则,其中有一项“量力性原则”。他强调施  相似文献   

4.
年近古稀的老校长史绍熙同志,在常州中学已经工作多年了。他以一颗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赤诚的心,以他不知疲倦的革命毅力,以一位教育行家里手的领导艺术,多少年来,带领这所中学的老师和职工,为社会主义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校长。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必全面系统地介绍他的事迹,象在百花园中采花那样,让我们就讲几个小片断吧。  相似文献   

5.
《史绍熙教育文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最近与读者见面了。这是常州中学前校长史绍熙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的结晶,所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史绍熙同志长期来不但从事学校行政领导工作,而且曾执教于物理、数学、语文等学科的教学工作。所以,《文集》的内容,涉及了从办学的指导思想、学校领导与管理,以至教材和教法、学制和课程等许多方面;文章中所阐述的思想、观点和意见,也是他多年来不断实践、研究和探索的心得和体会,有他独特的创见,引人思考,而不是空泛议论,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6.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对该校所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鞭策、要求和指示,也是他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形势,对教育工作作出的深刻论断。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发表以后,《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人民教育》等数十种报刊陆续刊登了有关学习与讨论的文章,在全国掀起了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探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路的热潮。18年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思想得…  相似文献   

7.
闻知,自己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素来沉静的王崇新局长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感慨地说:“我荣幸地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全局干部和全盟教职工勤奋工作的结果。”但是“群雁高飞头雁领”,他,作为二万教育大军的统帅,是怎样率领这支大军在贫困的民族地区创造出突出的业绩呢?“打铁首先本身硬”这是崇新的口头禅,也是他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座右铭。几十年来,他谦逊、好学,思想、政治、文化、业务,“修炼”出一身硬功夫。1983年,崇新同志从奋战了十几年的教学第一线,走上了教育领导岗位。他不满足数学专业知识的知累,开始孜…  相似文献   

8.
我所要介绍的教育家史绍熙,不是天津大学的原校长、工程热物理学家和燃烧学家史绍熙,而是他的同名孪生兄长,原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现任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江苏省学校管理研究会理事长史绍熙。1915年8月29日,中国现代教育界、科技界的这两位知名人物,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的一个农村家庭里。数十年后,在神州大地上绽开了一双绚丽  相似文献   

9.
2000年10月25日—27日,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及实验学校的500余人,参加了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召开的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术研讨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杨海波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交流一年多来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学术成果,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课题工作向纵深推进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一、把握机遇:进一步认识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杨海波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这一课题选得好,因为我们把握住了“…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十五年来,在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的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一、“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贡献:“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以后,即“自告奋勇管科学教育方面的工作”。他重视发展教育对发展科技、建设四化的战略意义,强调尊重人才、调动教育工作者积极性的重要性,先后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1988年9月12日他提出了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小平同志的这一题词,现已收集在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本书中。笔者在学习这本书时,又重温了小平同志这一题词,感想甚多。在此,试就“三个面向”与高  相似文献   

13.
史绍熙同志认为:“爱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教育上取得成功的起点。……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革命的希望”。他常说:“我的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爱’。一天不见学生和教师心里就感到非常空虚。”他就是用这样的思想为指导,来管理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 ,是毛主席为克山师专前身———“萌芽学校”题字命名50周年。萌芽学校是由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1945年受党的派遣从延安到黑龙江省工作的高衡同志 ,按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创办的。高衡同志说 :“毛泽东同志是如此明确而全面地教育了我为农村服务的思想 ,行知先生则在他的全部教育观点与不屈不挠的事业上给我以实践的榜样。”并呼吁 :“我们教育同道应该以陶行知为师 ,勇敢地、热情地献身于农村大众。”于是他与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的几名同志和学生 ,在渺无人烟的大荒原上创办了“德都萌芽乡村…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20日,由河北省教育厅巡视员韩清林同志主持的全国哲学和社会科学“十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一般课题“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研究与实验”在石家庄圆满结题。这一课题是河北省教育系统建国近60年来主持并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元月 17日至 2 0日 ,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教科院协办的“全国省级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座谈会”在哈尔滨市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省 (市 )级教育科研院的领导、专家共计 4 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座谈制定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问题 ,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方案。(一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中央教科所所长闫立钦同志就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问题做了专题发言。他指出 ,随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课题研究进入后期 ,制定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拐点”是借用经济拐点理论 ,意指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曲线中存在着转折点 ,在这个转折点之后 ,中职教育会拐向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面临在更高层面上良性运作的新的发展契机 ,或者滑向更深的曲线“谷底” ,陷入危机。1995年以来 ,我国出现了“普高热” ,职校招生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与《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00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比例达到60 %左右”的目标似乎相去甚远。于是 ,社会上甚至教育界都出现了“中职教育危机”的说法 ,看不…  相似文献   

18.
只要一提起常州高级技工学校,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陆锡春”这个普通而又蕴含着不平凡的名字。他年近50,清癯的面容总透露着一种严谨不苟的“神气”。在常州高级技校,老师们佩服这“神气”,学生们敬重这“神气”,因为这“神气”饱含着陆老师对技工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 早在18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陆老师从内地一家大型军工企业调回常州,怀揣组织上的分配证,他来到了刚刚复办的常州技校。踏着雨后泥泞的小路,望着这座被废弃仅有的两排破旧的平房的知青点,校长握着他的手说:“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已经有好几位老帅报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希望你能留下来,和我  相似文献   

19.
史绍熙同志主张,开发学生智能,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提出在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他在《谈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和管理》(载辽宁师大《教育与管理》1985年第2期)一文中说:“青少年学生的课外科学技术活动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不可缺少的教育因素和有效途径。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科技人才幼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作用。”还说:“科技活  相似文献   

20.
西宛同志认为;“他真是咱乡的水利诸葛亮”这个句子的修辞方式,不是“借代”,而是“借喻”(见《江苏教育》中学版1962年第七期)。我认为它既不是“借代”,也不是“借喻”,而是“暗喻”。理由如下: 甲是乙,这是“暗喻”的公式,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他真是咱乡的水利诸葛亮”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