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隐士与隐逸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对隐士、隐逸现象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有的学者关注隐士的类型划分,有的学者研究隐士的人格心态,有的学者探讨隐士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有的学者考辨隐士与文艺创作的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他们所圈定的那些作为研究对象的隐士,其身份的合法性在哪里?本研究就是从追问隐士的身份合法性开始,运用知识考古学和诠释学两种社会学理论视角,考察隐士身份的确立及其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就是通过一种人物类型的研究,揭示一种有持久影响力的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2.
读时清香满口,读后才高八斗。赏美文,写佳作,让我们携手共圆一个梦!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一直与时间与历史赛跑,这就是隐士,大多数人认为隐士消极不求上进是一种逃跑,其实不然,隐士们正是由于奔跑,不断变通,从而创造出一种博大精深的隐士文化。陶渊明应该算是中国古代隐士的代表之一,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八岁亡父,渐渐地家道衰弱,公元393年起,陶渊明在仕与不仕的矛盾中断断续续做了几次官。初出茅庐的文人们往往带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愿望走上仕途,但经历了官场的熏染后,自命清高的他们开始不断忍受种种的污…  相似文献   

3.
一隐士是中国历史上的特产,深为世人仰重。正史如《史记》、《后汉书》、《晋书》等都辟有隐士(称谓不尽相同)专栏,由远古传说中的巢父、许由,历经数千年,迄民国的易顺鼎(字仲硕,一字实父,号哭庵1858—1920,诗人),中国历史上的隐士不下万数。他们隐非真隐,超而不脱,实则是碰壁失意或心志不得伸展而划地为牢,走向心理上的自我封闭。  相似文献   

4.
中国隐士之于社会、自然与时间,都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与生命体验。他们最终把自然看作是以灵的归宿和生存的价值为取向,并以此作为新的生命起点,重新审视和建构自我与社会、历史、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透过隐士的心路历程和由社会而自然的生命跨越,可以看出,隐士由社会而归自然的过程,是其社会意识淡化、自然意识强化而时间意识深化的过程,纵观这一过程,可揭示出隐士与自然情结的心理之谜。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是隐于山野林泉的隐士们的代表。分析陶渊明隐逸原因、隐逸思想和隐逸后的生活,可以进一步了解到陶渊明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真正隐士,是中国古代隐士中最光辉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明中后期.隐士相对减少.而山人奔走于天下.成为这一时期一种较为奇特的化现象。如果说明代隐士仍然是传统隐士化的延续.那么山人则是传统的隐士化与该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化相作用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化现象。本主要分析这一时期隐士和山人及其不同的社会交往范式.从化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这一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7.
隐逸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古代中国士人崇尚隐逸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隐士文化。中国古代山水诗与隐士文化有着天然联系。以“二谢”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发展进程,是中国古代士人隐逸审美心态发展、渐变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士人在山水审美中脱离世俗尘嚣,走到与道相冥合的人生境界,既完成了对“道”的维持与操守,又保证了自己的生存意义与人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隐士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特殊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时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他们有不同的隐居方式,所以又有不同的隐士类型。作为士,他们掌握着的一定的文化知识,而作为隐士,他们又不得不自食其力,且多以农耕为生,知识与劳动实践的结合。产生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形态——隐士文化,其哲学基础是对道家出世思想和儒家入世思想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道家庄子是隐逸^格和思想的集大成者。研究《庄子》中的隐逸思想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隐士文化的根源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道家“出世”的思想以及由此表现出的隐逸之风发挥了一种异常重要的作用—社会调节和互补。正是因为发挥了这样的文化功能,隐士文化才延续千年之久。  相似文献   

10.
<正> 继先秦、东汉以后,两晋南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隐士辈出的时代,据正史隐逸传载,两晋有隐士三十九人次(包括十六国),刘宋十八人次,南齐十二人次,萧梁十三人次。《陈书》隐逸传缺,《南史》载陈隐士一人次。由于陶潜《晋书》、《宋书》皆有其传,除掉一人,总计八十一人。其他纪、传所及隐士计二十余人次。而实际上的数字定远不止此。如此众多隐士的出现,无疑表明隐士已成为当时较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颇有研究的必要。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此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关问题做初步的探讨,其他问题当另文考察。论及两晋  相似文献   

11.
隐士是隐逸文化的主体,也是隐逸文化主要的承载者和践行者,集中体现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符号化的隐士,被人们当作是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拒绝参与现世社会政治活动,超越世俗名利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隐士的美化,更是一种很大的误解。通过考察"二十六史"隐士传记载的三百多名隐士,则会发现这样一些基本事实:家庭背景对隐士相当重要,做隐士需要家族强有力的支持;隐士和政治密切相连,大多数隐士离不开政治;隐士队伍驳杂不纯,主体上应归入统治阶级范畴,小部分属于庶民。借助"二十六史"隐士传,就能消除笼罩在隐士身上的神秘面纱,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上的这一另类群体。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     
隐士“隐士”,这个语词是一种存在的虚无。挤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隐士”,显得斋冷衾薄:隐居的人。它上声复入声的声调转换,恰好表达了这样的感叹:世间本没有隐士———真的隐士!“隐士”,给人一种古典的静谧。它超尘脱俗,遗世独立,面朝冷壁,满目苍翠。《论语·季氏》上说:“隐居以求其志。”这“志”,是一张试纸,能鉴定出隐士的成色。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隐士即使遭遇饥寒困厄,也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中国的“隐士”,更像是一张镀金名片。“招聘隐逸,与参政事”(《后汉书·岑彭传》)。“归隐”,是为了“出仕”。一“归”一“…  相似文献   

13.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产物。西安文理学院学院王广新教授的《中国隐士的品格》一书,介绍了中国隐士文化、隐士性格,分析了隐士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隐士和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4.
周云 《考试周刊》2008,(1):184-185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隐士可以说是一种很特殊的群体,也是中国历朝历代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遍观中国美术发展史,不难发现,在画史上起到至关重要影响的往往都是那些隐士型画家们.本文旨在通过对文人隐士这种特殊文化群体的内在分析,从而认识到隐士及其思想对中国画品和画风上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而处士经常被认为是隐士的一种别称。论文认为战国时期隐士和处士有着一定的区别,并以《战国策》为中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田园诗歌与隐士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田园诗歌与隐士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田园诗歌与隐士文化,同时以美国著名诗人史耐德为例,探讨了中国田园诗歌以及隐士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隐士文化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形态。在传统的观念中,大都对隐士持反对的态度,认为隐士思想消极,逃避现实,无所事事。当然,即使是今天,消极避世的思想仍不宜提倡。然而,客观地讲,由历朝历代无数隐逸的士人所创造的博大精深的隐士文化却是值得当代人研究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18.
兰毅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2):109-110,135
隐逸文化源远流长,当道统和政统发生背离时,隐逸文化由此产生。隐士们在不同的时代提出了不同的隐逸思想。显然隐逸文化从未占据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但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奇异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精神基因,隐逸思想曾历史地传承和沉淀于历代不畅其志的士人的血脉之中,并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唐朝官府对于隐士中有政治才能的人非常重视,出台多种政策对其进行征聘。这种征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皇帝出面对隐士进行褒奖、招抚,二是通过各级官员的举荐,从而使隐士出仕。这些活动,体现了官府对于下层士人的安抚政策,也体现了不同隐士的不同人生追求。官府与隐士之间是一种博弈,为了各自的目的,都要把握好仕与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周红 《广东教育》2005,(10):8-8
作者摄取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隐士一作为自己的考察对象,指出隐士的“隐”不是一种简单的消极的逃避.而是向着“精神独立”奔跑,而这种奔跑的姿势,是值得今人重视的。作者的发现,在成人的思想视野中也许并无惊人之处,但对中学生而言却难能可贵。尽管文章中的论据还嫌单薄,但其视角、思想的独特,已足以在数十万考生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