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书院研究>论文集不久问世之际,本专栏继续发表四篇文章. (1)李才栋针对他参加过的几次学术会议上关于书院的分歧意见,归纳为书院名称始见之时间、具有教学功能书院之起始时间、建立在雕版印刷技术发明这一生产力基础上的书院与科举之关系、书院发展的阶段和若干里程碑、书院办学之性质、书院办学的程度、古代书院有无教授管理、书院之制度、书院的现代意义等九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撰成<直面书院研究中的分歧与辨析>一文,可供读者进一步研究之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学术界关于书院名称始见时间的分歧、关于具有教学功能书院起始时间的分歧、建立在雕版印刷技术发明这一生产力基础上的书院与科举、关于书院发展的阶段和若干里程碑、关于书院办学性质的争议、关于书院办学程度的争议、古代书院有无教授管理、书院"制度"、书院的现代意义等九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书院研究》论文集不久问世之际,本专栏继续发表四篇文章。 (1)李才栋针对他参加过的几次学术会议上关于书院的分歧意见,归纳为书院名称始见之时间、具有教学功能书院之起始时间、建立在雕版印刷技术发明这一生产力基础上的书院与科举之关系、书院发展的阶段和若干里程碑、书院办学之性质、书院办学的程度、古代书院有无教授管理、书院之制度、  相似文献   

4.
句子所表示的时间性命题通常是由动词和与之共现的其他句子成分共同所表达的。这些句子成分包括具有参照时间义的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也包括动态助词和趋向动词、语气词等。它们在组合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着时间特征一致性的原则。本文从实际语料出发,通过对"V 了1 NP"和"V 了1 NP 了2"两句式与参照时间组合的比较和分析,试图揭示这两句式的某些时间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安庆师范学院与皖江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清代光绪二十三年。发源于桐城派的清代安徽省学敬敷书院移建于此。“敬敷书院”长廊、安徽大学红楼作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安庆师范学院百年办学的历程:敬敷书院换校名、迁校址、改校制,昭示着皖江文化的和合内涵。 一 安庆敬敷书院是清朝安徽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官办书院。1652年(清顺治九年),江南省操江巡抚李曰芃在安庆建立了培原书院:1733年此书院由私人办学改为官办;1736年换名为“敬敷书院”。桐城派领袖、经学大师姚鼐于乾隆四十五  相似文献   

6.
敬敷书院考     
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在清代,敬敷书院曾伴随着琅琅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其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影响巨大。探索敬敷书院的办学历程,对于了解安徽清代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敬敷书院的创办与移建、管理组织、教育特色作些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7.
敬敷书院考     
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在清代,敬敷书院曾伴随着琅琅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其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影响巨大。探索敬敷书院的办学历程,对于了解安徽清代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敬敷书院的创办与移建、管理组织、教育特色作些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8.
马珺 《河南教育》2023,(12):5-7
书院制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全面化的教育。近年,各地高校积极探索书院制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书院制建设中仍存在住宿条件紧张、师资力量薄弱、办学资源不足、办学层次单一等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提出了应用型高校书院制改革思路,并结合洛阳理工学院在书院制建设中的探索和经验,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书院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七年春,荣德生于无锡公益工商中学停办之后,创办了梅园豁然洞读书处,并确定了以家塾组织、学校教科,而参书院精神的办学方式,这是荣德生等人想要将中国古代书院的某些传统精神重新融入到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既有着当时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变化作为它的背景,也是缘自于荣德生本人自兴办学校二十余年来自身的感受和反思。在"参书院精神"的办学理念下,所形成的具体的办学特色,一是在办学宗旨上,注重人格训练;二是在课程设置上,以国文为主;三是在教学方法上,于课堂讲授之外,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读书、自我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转换高校管理职能,构建新型"三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所实力雄厚、办学理念先进的国际知名高校,香港中文大学以其独特的书院制、弹性学分制、国际化办学、双语制教学以及多方位筹募能力等蜚声中外,与内地高校在管理中的一些通行做法相比,体现出了更加科学的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1.
资本公积是由所有共同享有的资金,属于所有权益的范畴。它是由资本溢价、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评估增值、外币折算差额等原因形成的。从理论上讲它不能用于弥补亏损,但实际上资本公积金补亏又不违法。这就发生很多企业在处理资本公积金补亏方面问题。本以某企业为例,通过对资本公积金的研究,完善了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费曼图描述量子电动力学(QED)会导致紫外发散,而为了消除紫外发散而进行的电荷重整化在消除紫外发散的同时又带来了红外发散,文章尝试用模糊图代替费曼图描述QED,得到了模糊图的传播子规则和真空场传播的模糊性以及其隶属函数因子的形式.计算结果显示,利用模糊图描述QED即可消除紫外发散又不会带来红外发散.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研究意义重大,又面临诸多困难。到目前为止,在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上依然存有分歧。本文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及本质、研究现状、相关研究理论、影响因素及创造性思维培养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从审美的观念、文字语言的接受及感官接受等方面,可以较析出我国和西方的广告受众对广告文案接受的不同性,以及其特征与规律。以中国当代广告的视点去观照,中西接受广告文案的差异,体现出的是中西文化历史、文化模式和文化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气候变暖而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吸引了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中美两国主流媒体的关注。两报在报道内容上的背离使得中美两国在环境新闻领域形成新的话语交锋。二者形成差异的原因在于国情相异,意识形态观念有别,文化积淀基础上形成的生态伦理观念迥异,新闻传播理念不同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我国环境新闻的写作需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注重策略的优化,同时力求与现行的国际传播手段接轨,重塑中国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从其纵向文化心路考察以务实变通为理念;以制度更新为取向;以科学思想层次为主目标.从其横向比较考察以救亡图存为前提;以文化开放为思想构架;以注重国情为基础,以儒学理论为依据,立足本国国情,博取西方文化的精华而不照搬.从其内在差异考察政治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的知识分子对救亡图存意识认识上的差异;对"西学"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开放主义"理念的差异;归位于不同等级的知识分子层的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其文化政治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various commonalities and divergences between the English furt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its nearest US equivalent, the community college system. In terms of commonalitie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iance on sub-university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persistent dilemmas attendant to that reliance and conflicts over efforts to make non-university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s become more specialised in their missions. With regard to divergenc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institution in the strength of transfer arrangements, the ability to award the baccalaureate degree,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8.
缅甸战役是中美英三国结成军事同盟后第一个共同的军事行动,同时也是二战时期中国军队唯一一次走出国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重大战役。但是由于中美英三国具体利益的不同,这导致了三国在缅甸战役期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本文主要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The broad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track the evolution of adult literacy policy in the UK across three decades, highlighting convergences between policy phases and the promotion of democratic learning spaces. It is anchored onto the argument that, although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democratic learning spaces are perceived as beneficial to adult literacy learners, policy has often deterred its promotion and, therefore, implementation. The paper identifies three block phases of adult literacy development: the seventies to mid-eighties, the mid-eighties to mid-nineties and the mid-nineties to the Moser Committees. The features of each of these phases are highlighted to map out convergences and divergences to the ethos of democratic learning spac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with the evolution of policy in adult literacy, the ethos of democratic learning space continuously diminished, such that as policy evolved year on year, the principle of democratic learning space found itself at counterpoint to policy. We draw on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he NLS view of literacy and Bourdieu’s capital framework to explain these divergences and conclude that the dominant perception of literacy and the prioritised capital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appear to limit the vestiges of democratic learning spaces.  相似文献   

20.
批判性思维研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存在分歧。本文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批判性思维的涵义、本质、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