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月亮 《传媒观察》2013,(11):29-30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方城市党报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城市党报与城市文化之间呈现出较多的互动关系。本文以《镇江日报》的副刊《镇江周刊》为例,阐述《镇江日报》在城市信息的传播、城市议题的选择与解读、城市文化认同的塑造三个方面对镇江城市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镇江英国领事馆馆舍的数量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存在争议.21世纪初,杨瑞彬先生在多方面查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正确的观点.今根据1916年的英国驻镇江领事馆总平面图等英方资料可以进一步确定,今镇江英国领事馆建筑群的5幢建筑中仅有两幢属于领事馆的馆舍,即今镇江博物馆称为3号楼和4号楼的建筑.而今镇江博物馆所称的1、2、5号...  相似文献   

3.
江苏镇江广播电视总台近两年来,坚持以项目为抓手,跳出镇江宣传镇江,取得了可喜成果,其做法被一些专家、学者概括为“小城市、大手笔,低成本、高回报”,使原来长期滞后的对省内、国内和境外的宣传工作很快走在了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4.
去年,镇江广播电视台在日本的津市、仓敷和韩国的益山市分别举办了“中国镇江电视周”,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通过对方的主流媒体的一个频道、一个时段每天播放一集来自中国镇江  相似文献   

5.
镇江日报社     
镇江日报社简介镇江日报社现有镇江日报和京江晚报两张报纸。镇江日报创刊于1956年8月1日,1982年3月1日复刊,现为对开12版,彩色印刷。京江晚报创刊于1998年1月1日,现为四开24版,彩色印刷。镇江日报社创办的综合性门户网站——金山网,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通,目前设置频道30个,日点击率已突破7万次,成为宣传镇江、推介镇江的又一扇重要窗口。近几年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在省级以上好新闻评选中频创佳绩,其中,《激活细胞应对入世》、《帐本上的小康之路》先后荣获第五届、第六届江苏新闻奖。1996年8月,报社自建的高19层、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  相似文献   

6.
镇江商会筹办于1903年前后,是近代中国起步最早的商会之一。镇江商会成立后很快便成长为当地一支重要的社会调控力量,在维护商人正当利益、稳定市面秩序、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乃至维护地方治安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1929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商会法》,加强了对商会的管制,镇江商会因此而渐行渐缓。1937年镇江沦陷,镇江商会的历史篇章也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7.
10月10日,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一行在镇江市委书记许津荣、市长刘捍东等陪同下,到镇江市城乡建设档案馆视察指导工作,参观了《图说镇江》图片展览。许津荣详细介绍了镇江城市建设近年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我们在名城宣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概括起来讲,就是在名城宣传中要注意几个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镇江日报在1982年复刊以后,为了充分利用镇江这座古城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体现出报纸地方特色,在副刊上开辟了《镇江古今谈》《镇江掌故》《镇江山水志》《镇江人物志》《京口诗话》等专栏,陆续发表介绍镇江历史、文化、风景、名胜、人物和物产的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同时,我们又感到,这些专栏出刊周期较长,内容较为分散、零碎。为了比较系统、全面、深入地宣传镇江,我们从1985年4月起,到去年12月止,又出刊70期《名城赋》专版,内容丰富多采,版面也  相似文献   

9.
陆小波是民国时期镇江著名民族工商业家.他在1921年至1937年之间担任镇江商会会长,不仅为镇江工商业发展贡献良多,更是为维护镇江市面稳定、保护商人特别是中小商户利益而殚精竭虑.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人在镇江英国领事馆的初建时间问题上观点不一。新近从英国国家档案馆获取的一批档案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在这批档案中,绘制于1864年7月的《镇江英租界平面图》与绘制于1871年9月30日的《根据现状在镇江领事建筑预留地(317号)上构建房屋的草图》否定了镇江英国领事馆"1864年建成"说,而绘制于1876年5月19日的《镇江英国领事馆馆区平面图》及大英工部总署的数十份文件支持了"1876年建成"说。自镇江1861年开埠后的十多年里,镇江英国领事馆的馆址经历了北固山甘露寺、焦山自然庵、西津渡观音洞3次迁移。1872年11月,大英工部总署远东分部的第二任主管罗伯特·H.波伊斯开始提议在镇江建造新领事馆。1873年6月,波伊斯完成镇江新领事馆馆舍的设计说明。1876年,领事官邸与领事办公室、警官宿舍、监狱两幢新建筑竣工。英国人对镇江口岸地位认识的变化影响了领事馆的建造过程,其中1867年至1876年期间镇江英国领事馆的降格无疑是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利用资源、技术和设备优势自建的镇江地方文化数据库,对传承镇江城市文化内涵、延续城市文化特色、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探讨了该数据库的建库背景、建库优势、建库内容和技术路线,并从丰富资源、实现共享,传承文化、推动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立华 《中国记者》2018,(2):115-116
镇江报业集团创立的网上交易平台"京晚艺术+",借助纸媒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使品牌价值延伸,并以此反哺纸媒。不仅为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增加创收,也对壮大镇江艺术圈、延伸纸媒品牌价值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丽江 《视听界》2007,(2):58-58
2005年《直播镇江》改版,《高阳说故事》作为一个串编栏目同时诞生。近一年多来,栏目收视率大多排在《直播镇江》各栏目的前列。  相似文献   

14.
<镇江沦陷记>是辛亥革命志士、实业家张怿伯根据日军侵华时镇江沦陷情形记载的一本纪实作品,共3万余字.1938年4月底,张怿伯将书稿寄往重庆,请求出版.  相似文献   

15.
活动     
《视听界》2014,(4):11-11
2014中国·镇江西津渡国际纪录片盛典将举行 本届盛典将于11月21-25日在镇江举行,主题为“看见中国”。奖项分长片、中片、短片三个类别,  相似文献   

16.
姚福军 《视听界》2012,(3):86-87
2010年,新组建的镇江广播电视台开始改版。5月20日,镇江台教育频道全新改版,主打民生牌。短短一年多时间,该频道就迅速成长为镇江数字电视网络内最强势的频道。2011年,频道主打新闻栏目《看见大市口》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授予“2011年全国电视十大创新栏目”。  相似文献   

17.
张永刚  单辉 《兰台世界》2016,(1):124-125
梅庵琴派兴起民国,经历代传人设帐授琴,逐渐广布大江南北,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古琴流派。镇江梦溪琴社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为梅庵琴派分社,历近30年,成为弘扬镇江文化的一张名片。2010年3月,镇江古琴艺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证书,其传承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10月11日,“第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江苏省《镇江日报》采写的《送温暖、献爱心,帮助病残弃儿回归社会》系列报道荣获报刊类一等奖。国务委员彭佩云亲手将金光闪闪的奖牌授予《镇江日报》。在随后举行的交流座谈会上,中残联一位负责人指出:“如果全国各个城市都像镇江那样,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将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09,(6):123-123
2009年,镇江广播电视局(总台)实施“一个中心、四个整合”的工作思路:以舆论宣传为中心,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全面服务镇江发展:整合地域资源,打造区域优质传媒:整合技术资源.打造现代科技传媒:整合人力资源.打造现代活力传媒:整合产业资源.打造现代融合传媒。  相似文献   

20.
张兵 《传媒》2015,(4):11-13
如今,我们已经深深陷入移动互联的大潮,移动互联改变了这个时代,改变了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改变了我们的工具.作为从传统媒体走来的我们,能够经历和参与这场时代的伟大变革,接受移动互联革命的洗礼并获得重生,是十分幸运. 镇江文广集团组建5年来,推进了媒体的“回规”,重塑“内容为王”,提升媒体品质,让镇江广电的市场份额在央视台组、江苏台组、镇江台组三分天下得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