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进一步研究巴蜀化与西部大开发,推动四川省和成都市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由四川省社科院、成都市社科院、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成都日报》评论部联合主办,心族宾馆协办,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中华化论坛》杂志社承办的“巴蜀化与西部开发研讨会”,于2002年1月10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博考古部门及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共9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席卷大地。西部乃至全国各个省区、各条战线的人们,无不在“抓机遇,求发展”的共同心声的催促下,认真审视自己在其中的地位及作用。四川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客家省区,有着丰富的客家化资源,在欢欣鼓舞迎接西部大开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西部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已有一批有识之士组成多学科的课题组,围绕着文化变迁及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个主题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角度切入,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选择各种具有不同文化类型的社区进行考察,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类型比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依照社会主义价值观,从伦理学的角度对西部大开发进行道德评价,从“追求‘人人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维护世界和平”三个层面阐明了西部大开发具有很大的道德价值:为西部地区人民创造了机会平等、财富平等的社会条件;有利于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进而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进而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3月底,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四川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新都县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成都宝光塔陵承办的“宝光祭祖节——弘扬中华孝道文化促进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来自内地、港台地区及海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参加中国首次以“弘扬中华孝道文化”为主题而举行的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6.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西化研究所主办,国际利氏学社,成都恩威集团电子商务部中国传统化网,四川省社科院中华儒学、道学、佛学化研究中心协办的2000年成都“发展与环保:西部大开发中四川的走向”学术研讨会于7月3日至5日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召开。来自法国、韩国、美国和中国大陆与台湾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古都西安筹划人文学术研究丛书事宜,正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和起动之际,这给我们以很大的鼓励,促进了人文学术研究丛书的组稿、改稿、定稿等一系列工作。这里所说“鼓励”并不是抽象的,而有着具体实在的思想内容。在我们的理解中,我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8.
为了发挥好杜甫草堂、永陵两家博物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宣传作用,宣传四川和成都在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唐宋王朝600年间领先全国的辉煌明成就,促进四川和成都的现代化建设及旅游业发展,同时促进两家博物馆自身事业的发展,在成都市化局的支持下,四川省历史学会、成都古都学会、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于2001年11月16日联合组织召开了“‘扬一益二’暨草堂、永陵化资源开发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要有人才资源。人才可从国内外、省市内外去延聘,给予优厚待遇。不过,对于人才的擢拔,可能主要靠所在地区。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而且含有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大西北人民的整体素质的内容。这就必须狠抓百年大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声中,中国化部孙家正部长提出了“创造中国西部新化”的口号。为此,本刊记采访了孙部长。  相似文献   

11.
由云南大学田卫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最终成果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该项目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立项研究的应用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开发西部”的号角吹响了。那么,西部文化在整个西部开发中的地位如何?西部文化资源将在西部开发中起什么作用?西部文化将在经济开发中如何发展?保护西部传统文化应本着什么样的方针进行?记者近日带着对西部文化走向的系列问题,采访了文化部长孙家正。  相似文献   

13.
美国西部文学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文学作为最具美国特色的通俗文学,成功地再现了美国社会和民族形成的特殊环境。它以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为背景,把誊与恶的冲突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描写在“天高皇帝远”的边疆地区牛仔式的英雄“替天行道”,与匪徒追杀、格斗,保护受欺凌的弱者。  相似文献   

14.
向封闭宣战 为开放呐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文化与四川开发,就是要寻求巴蜀文化研究与西部大开发尤其是与四川开发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加强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发挥学术的时代功能的问题。这个选题决定了它要发挥历史研究古为今用的功能,不能食古不化、闭门造车。因此,应当比较深入地研究总结巴蜀历史上开发的经验和教训,既要发掘于今有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创造精神,又要探索四川经济发展滞后的诸多原因。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为什么党中央决定要实施西部开发,要作为一个大战略来考虑?“开发”本身就是针对“滞后”而言,就是要把落后变为先进。只有把滞后的原因弄清楚了,并从历史上提供依据,我们才能从各方面奋起直追,从而论证我们现在实施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无声语言和标志,是民族化最直观的系统状态,是一笔珍贵的化遗产,是一种可资开发的潜在资源。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认真保护、科学开发是保持这口源泉不竭的关键所在。面对目前民族化资源的流失和云南建设民族化大省的实施,抢救和保护这项资源成了我省群众化工作的一项任务。怎样抢救和保护呢?这里我以办地方民族服饰展的经验谈一点民族服饰资料田野采集前的准备事项。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与人文学术丛书》是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和启动之际,经由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策划,张岂之先生主编,组织年轻人文学术研究者撰著的一部大型丛书。其中既有与西部开发有关的研究内容,也有与西部开发没有直接关系而属于人文科学普遍问题的研究。丛书首批共十本,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1997年3月10日至15日,由原四川省政协委员、原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谭洛非率领的“贫困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一行三人,对南部、仪陇、阆中三县(市)的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掌握了一些实际情况,丰富了感性认识。认为这三个县(  相似文献   

18.
世界之交五大发展战略之一。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跨世纪五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城市化、启动内需、西部开发)之一,是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沿海地区开放和发展中西部“两个大局”的时间表,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作为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来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长治久安的经济、社会与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被人们称为“中国西部龙”的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化是长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息在金沙江流域的各族人民不仅创造和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化,而且都认同是“龙的传人”,有着悠久的龙崇拜(包括蛇、鱼、马等灵物崇拜)的传统习俗。金沙江流域自古盛产黄金,所以又被称为“中国西部金龙”。同属于古蜀明不同阶段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村遗址先后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黄金器物。过去,其来源被认为是一个谜。深入开展金沙江化研究,也许能为解开“黄金来源之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云南省政府提出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建设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宏伟目标之际,新平县提出了绿色经济强县及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兴县的目标,大大加快推进了新平各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本文就傣族的风俗习惯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整合、嬗及消解方式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