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与美国教育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来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教育界人士的探索;各平民教育社团的宣传与实践;杜威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把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站在平教运动最前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写下最辉煌篇章就是晏阳初.把晏阳初和杜威的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透析中国平民教育运动中的美国因素,可以更清晰的反思中美教育交流的历史,理清中美教育交流中的矛盾,预测中美教育交流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博仔 《湖南教育》2005,(18):10-11
晏阳初(1890—1990),原名兴复,又名遇春,字阳初,四川省巴中县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其主要著作被编成《晏阳初文集》、《晏阳初全集》。教育思想要点平民教育“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是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并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和解决农村的问题,并构建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主要是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渊源为出发点,解读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鉴,揭示其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和朱焕章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的两大教育家,晏阳初率先在河北进行定县实验,朱焕章则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实践。纵观两者,我们会发现两者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存在诸多共通点,突出体现在都怀有基督宗教的博爱情怀和对教育现实的深刻思考,坚持教育的普及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平教运动的师资培养,平民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本土性特征等等。比较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于教育家办学以及当代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19日,“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09年年会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重庆市北碚区晏阳初中学召开。重庆市委办公厅、北碚区委、北碚区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共115人出席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新中国60年,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相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还特邀了晏阳初至今健在的7位重庆学生列席。现将研讨会学术交流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19日,“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09年年会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重庆市北碚区晏阳初中学召开。重庆市委办公厅、北碚区委、北碚区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共115人出席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新中国60年,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相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还特邀了晏阳初至今健在的7位重庆学生列席。现将研讨会学术交流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教育思想及对当今成人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教育思想是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平民教育”思潮中颇具影响的思想之一。本文从其思想根基、思想主体和系统化的教育观等几个方面解析了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价值,并分析了这一思想对当今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倡导者,分别为平民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随着平民教育思潮的推动,晏阳初和陶行知逐渐认识到国家危亡脱离不了国民素质,普及平民教育对当时混乱的中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还是陶行知对普及平民教育事业的奋斗,他们在平民受教育这一关键上不断探索,促使平民教育这一理论逐渐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本文主要探讨晏阳初与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异同,同时提出对两者在平民教育普及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当今农民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老先生(出生于1893年)与陶行知是同时代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探索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先后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发起了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在国际上都有积极影响.晏老通过多年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提出了通过"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运用"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挖掘人类潜能、开发人们心智、"除文盲,作新民"、对乡村进行整体改造、建设新乡村的教育思想.他卓有成效的平民教育工作得到世界的公认,被授予"当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伟人"称号,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虽然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但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仍有很大启示.本文就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看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平民教育之父"的中国平民教育第一人,晏阳初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我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工作,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一道被西方学界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今天,我们回顾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活动,总结其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工作,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理论.其理论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其理论中的宗旨、内容以及信条三方面进行梳理,可揭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改造理论与时俱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创新——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是中国教育史上平民教育的先驱。创新性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旋律,体现在他的平民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途径等方面。他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创新性对我们今天中国教育的改革、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伦理视角中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是有世界影响的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其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其伦理特点在于:民本性与平等性结合、科学性与基础性结合、创新性与重德性结合。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与实践为我们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现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是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两大核心,乡村改造是实现平民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平民教育又是乡村改造的归宿和目的。晏阳初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源自于对"齐家治国平天下"概念的深度理解,其教育目的也建立在这种思想之上。通过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分析,凸显人与国家的关系和社会普通阶层的重要性,对晏阳初构建其教育目的有很高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晏阳初是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创者,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当时中国的乡村改造运动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平民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实施途径、师资等方面的内容仍然值得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借鉴。本文阐述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提出了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国际人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平民教育理论.在21世纪里,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研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晏阳初“四大教育”是其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它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教育范畴,成为社会改造的得要内容。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于今天的农村成人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展了一项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前后历时十年。儒家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一直是晏先生从事平教工作的强大精神支柱,但先生在他的实践活动中并没有将其精华与糟粕全盘接收,而是通过理性思考对儒家教育思想有扬有弃。本文以"弃"为立足点,就先生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三方面加以阐述,并对当前的农村教育做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平民教育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我国农村职成教育的发展。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光芒对当前我国农村职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永望 《陕西教育》2007,(1):106-106
晏阳初,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890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一个塾师之家,少时熟读儒家经典,十三岁在传教士举办的两式学堂读书,后又到香港和美国接受教育,1918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20年回国后献身平民教育事业,1950年以前晏阳初主要在围内进行平民教育思想的宣传和平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之后晏阳初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事业推广到了国际上,在亚洲,非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