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丙奇 《教育》2013,(9):10-10
从教育部门所发的减负令看,国家对减负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减负绝对是不可能通过文件、通知减下来的。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必须破除三大利益链条。或者说,我国学生的负担之所以减不下来,是因为现在存在三大利益链。  相似文献   

2.
金真 《师道》2013,(7):44-44
今年9月的秋季新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为给学生减负,新教材删除了不符合所处学段学生学习的“超标”内容。(见《北京晨报》)要让孩子们享有一个快乐童年。就必须切实给他们减负.同时也是给广大教师减负。而删除教材中超标准的内容,给教材“减负”,从表面上看确实可以直接减轻学生负担。  相似文献   

3.
新春伊始,三湘大地唱响了一支嘹亮的“减负”之歌。本刊记者们从七个市采访得来的信息,令人欣喜不已:“减负”,这个喊了多年的口号如今终于落下了根,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向在一线身体力行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意!现在的问题是要正确理解“减负”,防止把“减负”的歌唱走调。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减负”与力。强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有人认为,既然是“减负”,就可以放松教育管理,就可以不要教学质量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减负”是要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  相似文献   

4.
本期问题: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为中小学减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出台了许多减负的措施。幼儿园的孩子要不要减负?减什么?怎么减? 11月问题:幼儿园来了几位参观的容人。中班的强强正在看图书,一位客人老师对强强说:“你好,小朋友,你看的是什么呀?”“我才不愿理你呢!”强强头也不抬地说。如果你是强强班上的老师,你如何处理这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师》2015,(Z1):75-76
<正>一、问题的提出及思考"考试"与"减负",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对矛盾。常常会听到学生家长、老师们的抱怨:"要考试,谈何减负!"表面看似乎有些道理,但"减负"就是意味着不要质量吗?"减负"减什么?考试就是给学生"增负"了吗?这引发了我们教育实践者深深的思考。(一)过重课业负担依然存在2012年5月25日,原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在最近一次全市  相似文献   

6.
本期问题:现在,全国上下部在为中小学减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出台了许多减负的措施。幼儿园的孩子要不要减负?减什么?怎么减? 11月问题:幼儿园来了几位参观的客人。中班的强强正在看图书,一位客人老师对强强说:“你好,小朋友,你看的是什么呀?”“我才不愿理你呢!”强强头也不抬地说。如果你是强强班上的老师,你如何处理这尴尬局面? 截稿日期:2000年10月5日  相似文献   

7.
正从教育部门所发的减负令看,国家对减负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减负绝对是不可能通过文件、通知减下来的。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必须破除三大利益链条。或者说,我国学生的负担之所以减不下来,是因为现在存在三大利益链。其一,择校利益链。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将义务教育均衡作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首要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指出 ,目前 ,在对减负的理解和执行上确有一些问题需要澄清。“减负”究竟减什么 ?很多人将其简化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不对。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如不必要的、机械的、重复的训练 ;减轻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 ,如教师体罚、训斥等不尊重学生人格等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 ;减轻学生过重的经济负担。减负的目的是提高质量 ,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减负要防止一刀切。不区分农村、城市 ,不区分年龄段 ,不看实际问题的“减”有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如有些地方在减负工作…  相似文献   

9.
·“减负”要坚持原则·“减负”要从“源头”减起·“减负”要两大课堂协同开展·“减负”要三方密切配合我们应该怎样﹃减负﹄王加鹤“减负”问题一引起世人关注 ,便成为社会热点 ,为世人所关心和探讨。目前 ,“减负”已在全国形成强大的声势。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减负”?本文就此问题做些初探 ,以求教于同行。“减负”要坚持原则“减负”不减质量和责任 ,这是原则问题。“减负”不是简单地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试 ,更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 ,让学生只知道玩 ,对学习浅尝即止。相反 ,“减负”对教学质量要求更高 ,对教师责任要求更明确。因…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耗低效成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达到师生双方"减负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那么怎样做到既减负又增效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重视:一、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负增效"的关键1.吃透教材要反复看教材,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要静下心来,去研究,去比较、熟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减负”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减负”究竟减什么?目的何在?“减负”后我们师生干什么? 首先要正确认识“减负”的内含,学生“减负”不允许减教学质量;学生“减负”不允许教师“减负”。学生“减负”意味着对学校加大压力,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减负”与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价值观的关系;“减负”与勤奋学习,培养坚强意志的关系;“减负”与科学管理的关系。 我校“减负”后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一)更新教育观念,端…  相似文献   

12.
当前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减负”总的要求是 :必须正确处理“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减负”与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 ,把好“减负”的“度” ,防止出现工作上的片面性。对“减负” ,我们也想说几句 ,提出几点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大“减负”监控力度。各中小学校在学生“减负”中要加强领导和监控。各级校长是中小学“减负”的第一责任人 ,要切实负起责任 ,防止“减负”走极端 ;要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教学观、人才观 ,把“减负”工作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使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一、背景增效减负的主阵地在课堂,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把学案制作为增效减负的突破口。这里,笔者把以学案为载体的课堂称之为"学案课堂",评价它的标准为:一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学案;二看学生学得是否高兴、主动、深刻,学案的每一个栏目都是师生学习过程中走向高兴、主动、深刻的创造和创新天地;三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在课堂上实施"主动  相似文献   

14.
减负,不仅学习要减负。我们经常使用的电脑也要减负!这不.应广大软件的要求。减负理疗中心成立了!今天.减负理疗中心来了一位我的好朋友--Word文档.不知道它有什么烦恼!  相似文献   

15.
学生负担概括起来有四种,即作业负担、书包负担、思想负担和精神负担。从表面现象上看,“减负”是指减轻作业负担;从潜在的本质上去看,“减负”应该是指减轻思想负担。只有减轻思想负担,才是减轻了首要的和根本的负担。减负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更好地在学校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启动了"减负万里行"活动,北京、浙江、吉林等地也再次打响了"减负"攻坚战。北京市教委还专门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出台了八条具体的减负措施(以下简称"京八条")。接着,教育部发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试图通过这些减负措施解决当前较为突出的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减负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宋亮 《教育》2013,(10):31-31
中国清洗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曾提出“捍卫童年”,呼吁减负。面对《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孙云晓认为,减负是好事,要加油,要坚持,要尝试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让学习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18.
减负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负",路在何方?我们争论了十几年.剪不断,理还乱,一种摆不上桌面的"理论"在指挥着人们的行为:认为"减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隐患,要增效就不能"减负",要"减负"就无法增效.我以为事实并非如此."减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减负"不能也不应该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相似文献   

19.
减负增效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所期盼的理想境界。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之后,数学科的课时量相对减少,但是教学要求要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甚至更高效益。这就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要求:“减负,增效”。如何“减负,增效”?就要从精心编制导学案开始。从数学导学案编制的教学实践看,其实质上是通过对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导学、自主训练与课后反思的引导,让教师进一步确立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