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区域划界理论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之一。某一区域的教育系统是该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前者必须适应后者,并受到后者的制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针对某些职业教育热点问题所集中反映出来的一种社会意识、思想倾向.将近、现代职业教育思潮加以比较发现:前者具有资本主义性质,而后者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前者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潮,更是一种救国救民的政治思潮,而后者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潮,还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前者关注"兴办职业教育"的问题,而后者关注"如何办职业教育"的问题;前者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后者理论与实践相对疏松.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教育与人"和"教育与社会"两大命题中,更受关注的是后者而非前者,在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更受重视的也是后者而非前者.在对"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及重要词语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备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职业化、个性化以及持续化的功能方面有必要作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舒尔茨、贝克尔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分析现代经济超常规增长原因的过程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其核心在于通过教育投资来提升人口质量,体现了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政府应重视并宏观调控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强化校企合作,要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邝小淋 《教师》2010,(27):127-128
在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假设主要有两种:经济人和社会人,前者将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后者在前者基础上提出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具有社会属性。我国应当将西方的管理人性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一奈适合中国发展的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假设主要有两种:经济人和社会人,前者将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后者在前者基础上提出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具有社会属性.我国应当将西方的管理人性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层次,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的认识并非自然而然产生,而是历经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并先后经教育政策和法律确认。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一方面,优势是明显的:促使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使职业教育形成独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促使职业教育探索个性化的教育改革。另一方面,弊端和风险也是存在的:容易引起职业教育体系的封闭,造成教育属性的缺位,忽视教育多样化建设。前者为人所知晓,后者往往被遮蔽或忽视。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更开放、更全面、更宽广的视角来认识类型教育,并针对弊端和风险采取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8.
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职业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机制、内容等方面看,职业教育有"生存型"和"发展型"之分,前者的所有方面都是为了职业教育本身的生存,生存是第一要务;后者的诸多方面都是为了人的发展,都是着眼长远.我们要"发展型"职业教育,不要"生存型"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研究具有直接满足教育现实需要的工具性,对策性的进行教育文化,社会文化创造的双重意义。其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全面,更深刻,更持久的促进教育发展和进步的作用和意义,提示人们改造过于重视后者而忽视前者的片面性意识和做法,为其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十年了,今天仍让人很遗憾的是:在思维能力培养的认识上面问题不少.教师们彷徨无措。 一、数学课程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不是思维能力培养? 历史上,这个问题以“形式论”与“实质论”(“形式论”与“实质论”.是在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对立的教育理论。概括说来,前者认为教育旨在使学生的天赋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后者则认为教育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为标志长期存在争论,今天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的人力、物力的货币表现。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投资的作用重于物力投资;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主要经济价值在于对求职者能力进行鉴定和筛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教育文凭是划分劳动力市场重要手段。上述研究曾引起各国教育投资总量和结构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职业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机制、内容等方面看,职业教育有"生存型"和"发展型"之分,前者是为了职业教育的生存,生存是第一要务;后者是为了发展,有比较稳定的发展模式和自主发展机制,社会认同度高.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发展应走"发展型"道路.  相似文献   

13.
聋生职业教育以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需要"的视角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源泉和原动力。因此,笔者认为聋生职业教育可以从聋生的需要着手,有针对性地满足聋生的各种合理需要,以期提高聋生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聋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建国以来,党的领导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推动,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这既是由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内容与教材文本内容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教学内容必须以文本内容为依据,前者必须尊重后者的基本内容及内含的“三维”教育教学目标,前者的价值离不开后者的存在;与后者的相对静止性、稳定性相比,前者具有灵活性、生成性,更具有时代性,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及相关教育教学资源的结晶。下文以高一《经济生活》为例,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说课”不同于“上课”。其一,对象不同,前者面向同行和专家,后者面向学生;其二,前者不仅要说出整节课如何组织,“课”怎样教,运用了哪些教育理论,体现了哪些教育思想,还要说出备课中所思考的问题,后者只是将备课方案付诸实施;其三,“说课”理论层次相对较高,有一定时间限制,语言要求精练。  相似文献   

17.
结构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对教育的选择功能提出了不同观点,前者肯定教育选择功能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后者则持相反的观点。本文在对二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野,分析了教育选择功能的价值,提出了教育选择功能的必然性论点:对待教育选择功能的关键问题不是消除,而是如何促进其合理化运作。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二者在理论基础、政治立场、政治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但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时期,在时代背景、主要任务、阶段性目标上又存在着重大差别。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借鉴和启迪,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行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业和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具有密切的天然关系,前者为后者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行业发展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先导、基础和依据,是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转变的根本动因,并且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关于"舌尖"现象的两种理论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尖(TOT)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单词提取失败现象,伴随着说话人强烈的熟知感和挫折感。一个世纪以来,TOT现象一直引起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R.布朗和麦克奈尔1966年开创了TOT实证研究的先河。文章在介绍TOT研究基础上,重点阐述比较了有关TOT现象的两种理论假说,即不完全激活理论和阻抑理论。前者认为TOT的产生是由于目标词处于不完全激活状态;后者认为TOT的发生是因为语音相关词或语义相关词干扰妨碍了目标词的提取。并进一步指出两种理论各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