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是常见的一种熟语.是人们所使用的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色彩的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是祖国语言的奇葩。成语在语言作品中往往是作为整体来运用的.  相似文献   

2.
【直击考点】"正确使用熟语"指考生能够根据命题要求判断出熟语使用是否正确,或作出正确选择,或填上一个恰当的熟语,或修改使用不正确的熟语等。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  相似文献   

3.
王燕欣 《新高考》2010,(Z2):37-41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熟语,高考对熟语的考查是语文试卷中最稳定的一类试题,语文试题一直没有间断过对熟语识记、辨析和运用的考查。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熟语辨析病句尽管年年必考,却一直是高考语文题中的一个难点,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高考语文选择题之一。正确使用熟语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积累,仔细揣摩常见熟语的意义、使用范围、适用对象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学语文》2005,(1):8-10
正确使用词语,在高考中包括正确使用虚词(主要包括一些副词、介词及关联词语等,主要命题形式是选择与修改两种)、同义词的辨析、熟语使用(以前重点考查成语,从2004年开始扩大到熟语)。这个考点,特别关注考生的语言积累,因此,考生平常要有意识地作好收集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该考点主要考查辨别成语在句子中运用是否正确,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成语理解的程度,能否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同义、近义成语作语义轻重、范围大小、程度深浅、感情褒贬、语体文白的辨别。考题多涉及考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考生失误的原因有:以今义去理解古义;不辨成语的褒贬色彩;不知成语特定的含义。因此,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成语与熟语、成语与典故,如何理解,如何区别?文章结合实例,分析各种熟语的特点,分析了成语和典故的关系以及成语用典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而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考查成语,且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成语的使用,即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强调语境在成语分析中的重要性,既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词义轻重、范围大小等。如何应对高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50例成语作以透析,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成语题的考查.侧重于让考生辨析使用的正误,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所选成语生僻者少。常见易错者多。综观2007年~2010年的所有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除上海和福建没有单独命制成语题之外。绝大多数试题均有对成语的考查。在题干表述上,多采用“下面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是”。只有少数省份的题干采用了“加点的词语(或熟语)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的表述,且分值毫无例外均为3分。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我们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宝贵结晶,是我们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笔者针对广大考生在成语的把握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出几点以引起注意。另外,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中要不断总结积累,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正确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一条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将此改作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成语”改成了“熟语”.那么“熟语”包括那些内容呢?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订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熟语”主要包括成语和俗语(含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广大考生对“正确使用词语”这一原有考点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正确使用俗语”这一新增考点却比较陌生。本套备考材料就是针对这一新增考点编订的。在编订中,笔者着重突出了如下三点:(1)选材:精选的100例熟语均为知晓层面宽、使用范围广、考查价值大的俗语。(2)体例:对每一个俗语都作了较为精确的解释,并配以鲜活的实例。(3)编排:按照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相似文献   

12.
正确使用熟语(特别是成语),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辨析熟语使用的正误,是高考试卷稳定的题型。由于熟语的形成源远流长,内涵不断丰富,甚至发生转义,而且数量很多,考生理解和判断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将以近年高考题和模拟题为例,总结熟语使用正  相似文献   

13.
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们大多欠缺中国古代汉语知识,同时也受到各自母语文化的干扰,因而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成语书写错误、成语语义理解偏误、成语感情色彩理解偏差、成语句法运用有误、成语语用处理有误是留学生成语使用偏误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情境体验教学法依次解决,达到提高留学生成语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确使用成语是近年来语文高考必不可少的内容。正确使用的前提是能准确地理解该成语的含义及其在句中的感情色彩。有些成语可一望而知其义,有些成语就不能望文生义,如“万人空巷”不是“人们都集中在家中而使得巷子空了”,而是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订成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引起了我们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熟语”主要包括成语和俗语(含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广大考生对“正确使用成语”这一原有考点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正确使用熟语”这一新增考点却比较陌生。此套专项训练题主要就是针对这一新增考点设计的,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纪洲 《语文知识》2001,(12):22-24
成语辨析题就是考查成语的实际运用,高考已连续考查九年。成语误用类型多种,但对其感情色彩的考查,一直是重点。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褒义、中性、贬义之分,答题时,考生应根据语境明辨褒贬,看是否存在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例如:①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  相似文献   

17.
成语的色彩可分为感情色彩、谦敬色彩、语体色彩、时态色彩、职业色彩等,其中成语的感情色彩一直是各省市高考考查的热点,也应该是考生复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贾庆伟 《现代语文》2006,(4):99-100
一、成语运用:理解要"对" 成语运用中有好多题考查的是对成语比喻义的理解.这些成语大都来自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寓言故事或诗词典故.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其它原因,我们有时很难从字面上来推测成语的真正含义和用法,所以切不可望文生义、妄加揣度.要勤查词典掌握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9.
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通过解读近几年的高考题我们不难发现常用成语的误用类型有如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对象错位、轻重失当、不合逻辑、语意重复、搭配不当、双重含义.  相似文献   

20.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熟语。”对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是考查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