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语是中国第二大汉语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浙江省是吴语的主要分布地区.吴语内部分支众多,因作者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故本文主要探讨舟山方言的一些特点.因有关舟山方言的语音、词汇的研究较多,故本文不再赘述,主要分类浅谈舟山方言的一些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是吴语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用吴语创作的白话小说、戏曲、民歌以及研究吴语的专著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明清吴语的宝贵资料。苏州话和上海话是吴语的代表方言,考察这两种方言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明清吴语的研究概貌。涉及明清苏沪方言的成果比较丰硕,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共时平面和历史演变研究都有所涉猎。不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方言材料使用过狭,方言文字较少有人涉及等。  相似文献   

3.
福鼎方言是闽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方言,由于其地处闽浙交界地带,长期以来与闽语、吴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特殊的语言变体.福鼎方言表示程度的方式有前置式、后置式和特殊方式,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闽南语及吴语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边缘,属浙江省嘉兴市管辖.北部与上海市金山、青浦、江苏省吴江等市县相连,南部与平湖市、嘉兴市相接.嘉善方言是现代吴语的一种次方言,属浙北吴语区,与苏沪吴语较为接近.嘉善县境内各乡镇之间,语音基本一致,但也有若干为本地人听得出来的零星差异;此外,在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也存在着一些语音差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用嘉善方言写作的书报和描写、研究嘉善方言的专著,所以,它是一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待开发的方言.嘉善县的县城所在地是魏塘镇,魏塘镇城中地区的发音是嘉善方言的标准音.本文所记是魏塘镇城中的语音.  相似文献   

5.
莆仙方言的进行体和持续体标记来源于处所词,这是吴语和闽语的共同特征.但莆仙方言的这两种体标记来源于处所代词"即、许",而不是方位后缀或动介词,这又不同于吴语与闽语的其他方言.本文先描写莆仙方言的进行体和持续体特征,然后结合吴闽语其他八种方言的资料,分析进行体和持续体标记的语法化序列,从而观察其演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海宁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海宁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7个,韵母有36个,声调有7个.对海宁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海宁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7.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湖州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湖州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33个,韵母有37个,声调有8类.对湖州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湖州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8.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桐乡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桐乡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7个,韵母有38个,声调有8个.对桐乡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桐乡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面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海陵方言与普通话、海陵方言与吴语,以及新老派海陵方言的对比,对海陵方言的词汇特点进行尝试性的分析,并对其历史形成原因加以推究.  相似文献   

10.
吴语是中国第二大方言,在中国江南地区广泛使用.吴语在词汇和语法上有许多独有的特征,跟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别,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历来成为学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吴语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吴语研究的历程、方法和现状,以期为吴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枞阳方言中既有北方方言的一些成分,又有吴语、赣语、湘语等南方方言的一些成分.通过音义结合、方言比较等方法考证枞阳方言中的一些本字,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枞阳方言的形成,同时也为江淮方言区的划分提一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杭州方言中存在“AA类”和“四字格类”两大类动词重叠式,包括“AA、AABB、ABAB、AA看、AA在先行分句、XAA、AA儿、A记A记、A法A法、AA+补语”共10种常见的次类.其中前四种也见于普通话,“AA儿”则是杭州方言中特有的.这些重叠式大多是吴语中常见的,反映出杭州方言具有鲜明的吴语特征.  相似文献   

13.
汉语方言学界一般认为古吴语北至淮河流域。这个观点可以得到传世文献材料和现代方言材料两个方面证据的支持。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作为汉语方言的吴语在西晋才真正独立,严格说来,其北界应为长江,而不是淮河。从我们对各家观点的梳理来看,古吴语北界为淮河可能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江阴市(澄江镇)方言语音声韵调富有特点,除了具备北部吴语的一般特点,相较于北部吴语代表点——苏州方言,江阴话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在北部吴语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地方言中,在表示"很""非常"义时,通常会使用方言同音字"穷"来表示。通过详细考证,吴语中程度副词[d?io?]的本字应为"迥",而非方言同音字"穷"。  相似文献   

16.
常州方言是吴语区最北部与江淮官话区相接的方言小片的代表,较其他吴语方言小片而言,它更多地受到普通话的强势影响。在自身吴语系统和普通话影响的对立和妥协下,常州方言语音产生了较明显的内部分歧,有新老派的差别,也有异读的情况。这些分歧保留了古音的痕迹,更揭示出方言语音与普通话日趋接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诸暨市荣怀学校是由台胞陈魏玲女士先后出资近3亿元,于1996年经教育部门批准创办的一所全寄宿制民办学校,为诸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学校地处西施故里--诸暨市区,交通便捷,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学校现有高中、初中、小学、幼教中心、国际部五个学部,127个教学班,6000余名师生员工.  相似文献   

18.
慈溪方言是吴语的一种,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本文以慈溪方言的否定词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选取常用的否定词,从句法,语义,语用方面与普通话否定词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慈溪方言特殊的否定词搭配用法,以进一步展现慈溪方言否定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海上花列传》与《繁花》一同划归为通俗吴语方言文学视阈下的写作,在选材与叙事风貌上我们足以洞见二者间的极大类同.韩邦庆有意以吴语对抗京语,目的是提升吴语文学的地位;而金宇澄既要运用母语方言进行文学思维写作,又要拿捏沪语在已普及的国语之上出现的分寸尺度,二者就呈现面貌与读者接受度而言必定存迥.本文拟通过《海上花列传》与《...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类型学理论和语义地图模型,分析临海方言非谓语前置词"拨"的用法,认为临海方言中的"拨"作为一个多功能语法形式可以作为处置式受事标记、接受者标记和受益者标记,但未像大部分吴语区方言一样进一步虚化为被动标记。通过和北部吴语的比较,发现临海方言被动标记语法化有其自身特点。另外,和非谓语前置词相关的"搭"的表现也和北部吴语区的"搭"有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