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据了解,全国各地现在已有100多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省级台、城市台、县级台乃至同台不同频道之间围绕民生新闻展开了激烈的大战,共同抢夺有限的地方新闻资源。于是,电视民生新闻除存在同质化外,在节目质量、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也产生了疲态.有的还出现了庸俗化、媚俗化、娱乐化倾向。笔者认为,作为县级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从“对时政新闻实行民生解读、把涉农题材纳入报道范围、对节目品质进行专业提升”三个方面人手,联系本台实际加快转型步伐,以继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高宏 《视听界》2013,(2):80-82
长期以来,在城市台的时政新闻节目中,普遍存在着重宣传不重信息量、重领导排名不重新闻价值等现象。如果说,之前时政报道不贴地气、创新力不够与指令性要求多有关,那么,随着新一届党中央带头提出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严格控制会议新闻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之后,时政节目如何回归新闻的本真,主流新闻节目如何既体现高度又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3.
县级台的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给人们的感觉往往是当地领导的工作日程表和起居注,内容无非是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画面以人头展示为主,解说词则多为"某某指出、强调、再指出、再强调"等,观众对这种节目形态已产生收视疲劳。本文结合诸暨市广播电视台《诸暨新闻》的生动实践,就县级台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的转型路径进行了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县级电视台中,时政新闻的播报都是以电视为媒介的,主要是由县级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的工作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新闻节目。并且时政新闻节目一般都具有严肃、较为严格的特点,因为其参与主体的层次相对较高,播报内容较为单调,因此播报的要求对比其他类型节目而言更为严格。这也意味着时政新闻通常会给观众带来较乏味、刻板无趣的印象,难以与号召的"三贴近"的原则相一致,会直接导致县级电视台播报时政新闻的收视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要想使得时政新闻的播报内容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就要深入把握时政新闻的内涵,积极寻求创新,结合县级电視台时政新闻的特点做出更加有吸引力的节目。  相似文献   

5.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由于受区域限制,重大新闻事件较少,众人瞩目、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题材更少,但县级台最贴近基层、贴近民众、贴近生活,最便于了解社情民意,这就决定了新闻的主流报道对象是“小事件”、“以、人物”.要把“小新闻”做好,采访中的细节挖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也有人直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也是属于硬新闻的一种,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一、电视媒体的主要新闻节目形态 目前,国内电视媒体新闻栏目主要有三种形态,一种是“时政新闻”,汇聚国内外或者地方要闻,成为全国人民或者当地民众了解国内外或者当地大事的一个重要窗口。第二种是调查类新闻节目或者称深度报道。这类节目的崛起强化了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导向性,也突出电视新闻的评论陛、调查性、监督性。第三种是刚刚前几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在内容上、表现形式上,  相似文献   

8.
鲍丹萍 《新闻传播》2013,(2):111-112
人的和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也是民生新闻与和谐社会的共同精神内涵;民生新闻倡导的公共意见以及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相比传统的社会新闻,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主要用平民的视角报道,以人民具体生活内容为题材;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百姓视角、民生角度出发。因此,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结合我国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对民生新闻节目把握和创新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甘 惜分在《新闻学大辞典》中 ,将“硬新闻”定义为 :“题材较为严肃 ,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按此定义 ,毫无疑问 ,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个种类。这个定义也表明 ,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 ,有题材重大、能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的特点。然而 ,在我国现实生活当中 ,长期以来 ,时政新闻 ,或者说重大新闻版并不很受读者欢迎。不少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版没看头。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笔者以为 ,主要是因为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 ,过于注重宣传 ,忽视了新闻规律 ,忽视了受众的需求 ,因而时政报道往往表现为 :僵化、松…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地市台工作多年,播报了几年的时政新闻,现担任本台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在工作中深感以播报时政新闻时的状态主持民生新闻节目,很难与节目风格统一。那么,在民生新闻节目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应以怎样的状态主持节目呢?笔者在实践中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苏朋 《新闻知识》2012,(6):104-105
目前县级新闻节目中存在着时政新闻分量过重,民生新闻深度不够,舆论监督新闻比较少,节目编排结构单一等问题。县级新闻工作者要镜头向"下",乐于在最基层挖掘新闻;要镜头向"新",善于在寻常报道中发现新闻;要镜头向"真",敢于在舆论监督上有新作为。  相似文献   

12.
城市台新闻节目该如何定位,大家见仁见智。无论是加强经济报道,搞活时政新闻,还是挖掘社会新闻,笔认为都离不开一条,就是要立足城市、紧跟城市生活节奏,让新闻体现出强烈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特征。如果将新闻报道的题材领域大体划分为时政新闻,农业、农村新闻,城市新闻和社会新闻这么几大类,我们发现现在城市新闻并没有在城市台新闻节目中当上主角。笔曾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1996年《嘉兴新闻》共播出新闻3960条,其中城市新闻仅501条,占整档新闻节目的比重不足13%。  相似文献   

13.
影响县级电视台收视率的原因新闻的信息容量较少。一是某些领导把媒体当作自己的喉舌,任何活动都要报道,新闻节目依据领导的职务大小进行编排。会议报道多,反映百姓生活少。二是新闻时间短。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一般每期只有十分钟,除去片头片尾,真正的新闻时段也只不过八九分钟,而且基本上是每周三次首播,三次重播,周日选播。覆盖范围小。由于乡镇联网的差异,加之无线发射覆盖有限,广大农村很难收看到当地电视台的节目。再由于县级台所播新闻大都是会议新闻或领导动态,普通观众失去了收视兴趣。节目单调。目前县级台每天的节目编排基本上…  相似文献   

14.
丁跃武 《东南传播》2012,(11):160-161
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承担着本级核心宣传任务,广受领导层重视和百姓关注。但是面对观众收视需要的变化,如何突破简单化、模式化的思维,拓展时政新闻的深度?本文以基层新闻实践的体会,浅谈怎么样通过精选新闻角度、配发背景信息、策划组合报道、采写新闻评论,深挖时政新闻背后的新闻,提高新闻题材的含金量,达到时效性和思想性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目前媒体多样化、信息传递多渠道的形势下,传统时政新闻因其存在节目内容、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致使观众大量流失。因此时政新闻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工作实际,以《驻马店新闻联播》为例,从深入挖掘题材、做出新闻深度、保证传统优势以及节目形式的创新等多个方面浅谈地方电视台如何把时政新闻节目做出彩,从而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6.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种,指题材较为严肃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刘莹  贾玉全 《新闻窗》2012,(3):106-106
自2009年,央视明确提出“新闻立台”的办台方针后,随即进一步加大了新闻节目的改版力度。自2009年7月27日起,新闻频道先后推出、改进和新增了一批新闻节目。其中,晚间23:00—24:00档的民生直播新闻{24小时》,在整合了原《新闻会客厅》后,通过对地方台优秀民生新闻主播的挖掘,以一种整体风格轻松自然,内容上关注百姓生计,语言生动、贴近生活,节奏上张弛有度的鲜明风格,赢取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中高文化层次受众的关注和喜爱。《24小时》主要由“重要时政消息”、“主播关注”、“国内外新闻简讯”、“数说今天”、“声音”、“今日面孔”、“图说定格的今天”几个板块组成。  相似文献   

18.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当前,县级台对社会新闻报道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为在新闻节目中,社会新闻报道的数量少、精品少、影响力弱,在新闻节目中扮演着点缀、凑数的角色。县级台的这一现状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从历史上来说,县级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其报道活动从设台以来就是围绕时政要闻来进行,其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学上.“硬新闻”的概念指的是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的时政、经济、政府工作方面的重大新闻。相对于娱乐消遣性的“软新闻”而言。“硬新闻”更多地表现出题材重大、信息深化、影响力大等特点.如时政要闻,政策解读、热点话题、深度报道、重大事件、舆论监督等。近二十年来,新闻竞争从“软新闻”领域发韧,使得一批都市报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