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专门教人如何做人的社会活动,是对在校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和落实从“物化”到“人化”、从“独白”到“对话”、从“盲从”到“质疑”与从“封闭”到“开放”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是落实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重要保证,符合品德课教学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目的所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学生明理深刻,导行落实,应注意“五化”: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抓自己”、“抓学生”、“抓课堂”、“抓考练”四方面,以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设置观察情境测量学生道德情感的尝试湖北省思想品德课教改实验课题组张光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被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象落实“明理”、“导行”这两个基本环节那样,来落实“育情...  相似文献   

5.
落实德育的首位,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之一。而上好思想品德课,则是落实德育首位的重要环节。上好思想品德课,搞好教书育人,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教师面前一个长期的、重要的课题。 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上好思想品德课,对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德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开设思想品德课十年来,大纲、教材从无到有,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坚持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估、考核的规章。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体现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在教学中切实组织和开展好学生的实践活动。本文拟从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教育活动本质的理解不断深入,对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越来越重视。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同样面临着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传播美,创造美的问题。只有将思想教化与美育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才能走出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困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落实教书育人的目标。实际上,思想品德课从教材到教师,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只要广大教师善于开发利用,思想品德课一样可以让学生获得“如沐春风,如饮醇酒”的美的享受,让高尚的情感于潜移默化中融入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明理”教学的实效性罗秀珍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而“明理”是提高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明理”教学的实效,是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长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体会到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和补充内容的德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内容教务、课型单一和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以致教学效果欠佳,没有发挥出思想品德课应有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用“六课型”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和提高教学“魅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应明确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症结所在,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上掌握“六课型”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强丽 《甘肃教育》2009,(18):53-53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思想品德课的“导行”教育,是指在教师讲清道德概念,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行为要求。它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又延伸到教学之外。其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的“导行”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上好思想品德课,是落实好德育教育,真正起到思想教育的重要大事。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模式,大多都是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老师企图通过自己的“讲”而将知识填鸭式地“塞”给学生。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薄弱,  相似文献   

12.
一代伟人毛泽东指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必须落实德育首位,而思想品德课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个人认为,抓好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3.
教学研究只有与课堂教学结合才有生命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研究能确保教师的精力和智力准确、恰当、高效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学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开展以“研”促“教”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主要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以“研”促“教”的主要途径及初中思想品德课以“研”促“教”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构建和完善以“研”促“教”的制度,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美国学者布卢姆说过:“教学计划和评价的第一步是清楚无误,毫不含糊地表述教育目标。”在思想品德课中,情感目标同认知目标、意志目标和行为目标一样,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考虑,情感目...  相似文献   

15.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要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教学的创新,必须在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努力实现新的转变。一、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是教学的受体”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转变教学创新的前提是教学观念的创新,只有观念的变革,才会产生教学行为的创新,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  相似文献   

16.
李燕 《云南教育》2000,(19):19-20
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中应有的作用。如何在思品课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把握“尺度”   这里所指的“尺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每一年级、某一阶段教学中应达到的目标,只有把握好这个“尺度”,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例如二年级下学期思品课教材在第一部分中安排了文明礼貌教育,教材从讲清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对人有礼貌到使用礼貌用语,继而提出不打扰别人、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等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地对学生…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前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晓理不明、导行不力、知行不一的现象。对此,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提出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我们在山前村小学从中年级开始到高年级结束,连续进行了“知行统一的考评”专题研究,探讨思想品德课的考查方法,并以此促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其做法如下: 一、灵活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可不受课目排列顺序的限制,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我们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把教材分成若干单元,按单元进行教学,并  相似文献   

18.
赵宗苏 《陕西教育》2011,(12):16-16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学工作,而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和社会实际,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这就是说,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讲求实效。这里,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联系实际的几点体会。一、联系学生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有实效思想品德课联系实际,首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思想品德课就必然无的放矢,事倍功半。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全党全社会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通过对去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的深刻反思,思想品德课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门课程,思想品德课开设的时间还不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有待深入地探讨,教学常规还须广泛地普及。为此本刊本期开设“教法研究”和“教学咨询”两个栏目,以帮助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掌握一些主要的教学规律,了解一些基本的教学常规,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