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对其一生的体育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重视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就此,在对大学生运动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培养大学生运动行为、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提出一些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及培养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法、理论分析法,在对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对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体育意识的形成及培养方式,提出一些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健康近年来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人的发展与健康所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健康的主体意识还没有明确,所以高校有责任担负起健康教育与调控的任务。通过运动的参与,明确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实施运动促进健康的过程,分析运动健康与风险管理的因素,客观培养和发展大学生主体健康运动意识,使其达到自我的调控与管理的目的,使运动健康到达最优化,为大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最基本的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4.
以西藏民族学院藏族大学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汉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藏汉大学生生活习惯与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以及体质健康等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汉族大学生在食物摄取、健康知识以及健康态度方面显著好于藏族大学生;藏汉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以及健康态度越好,经常吃早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的比率也越高;体格正常组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以及在食物摄取等方面好于偏瘦组和超重与肥胖组;男女身高、肺活量指数以及立定跳远等方面均为汉族学生显著高于藏族学生,而藏族女生的体重、BM I及坐位体前屈则显著高于汉族女生,汉族男女学生偏瘦率均显著高于藏族学生,而肥胖率均显著性低于藏族学生。  相似文献   

5.
以西藏民族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藏族大学生生活习惯与健康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健康知识高年级好于低年级,健康意识男生好于女生,而健康态度女生好于男生,差异都存在显著性意义.藏族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态度以及健康意识越好,经常吃早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的比率也越高;体重正常组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以及在食物摄取等方面好于偏瘦组和超重及肥胖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师范院校学生健身运动意识与城市居民健身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体育运动意识的强烈与淡化,是导致他们是否形成健身习惯的的直接原因.而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观念与习惯,又直接影响着他们周围城镇居民健身运动的形成.本文试图通过对韶关大学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习惯和韶关市城镇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调查,来验证大学生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所起的生力军与带头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历史背景、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1.阳光体育应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相结合,终身体育是其终极目标:2.阳光体育与快乐体育是一脉相承的,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3.阳光体育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辅相成,共同为全民健身运动推波助澜。旨在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及健康认知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部分高校普通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与健康主观认知特征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表明:大学生课余时间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特征,学习忙、惰性大、缺乏场地是其三个最主要因素。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状况及健康认知调查分析,可为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重视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及阳光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肥胖大学生与体育及其运动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健身意识,尤其是培养肥胖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行为及能力,同时还应有计划地指导肥胖大学利用直接有效、健康合理的体育运动处方,进行减肥健身,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水平,并与终身体育、全民健身计划顺利接轨,实践新课标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指出:78.84%的人在30以前就中断了自己的体育锻炼。其中以女性情况更为严重,原因颇多,但缺乏体育意识是其最根本原因之一。为了使人们早日加入到体育运动的行列中来,为了大家能够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地生活、工作,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培养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和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的促进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培养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对促进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身体锻炼可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等。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大学生此能力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隋鹏翔 《体育世界》2011,(9):119-120
在我国学校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加强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及现阶段高校终身体育教育的情况,提出高校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途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健美操合作教学模式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道、授业、解惑已不再是今天大学教育的全部内容,正确引导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型成为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更高期许。体育运动在完善大学生人格个性,增强其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其社会规范意识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健美操运动的自身特点以及所采用的合作教学模式对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伴随人一生的运动,小学体育更是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从小喜欢运动的学生,其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他们都会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自我的日常生活中,而从小不爱运动的伙伴们,任何时候,都会将运动作为一项痛苦的事来对待。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体育教学中的“赛”,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养成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寻找体育运动乐趣,是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内驱力,是落实《体育与健康标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出当前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较低、时间较短,体育健身器材与场所无法满足需求,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堪忧等问题,并为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增强大学生校园体育生活质量、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期是培养体育健康意识的最佳时期,高校体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使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文章拟就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问题,分别从学校方面、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心理健康、终身体育意识进行讨论,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于阳光体育运动在镇江高校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出当前镇江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状况,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锻炼器材与场所无法满足需求等问题,并为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实施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提高大学生校园体育生活质量、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等方法,在对部分云南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统计的基础上,提出在云南高校将发展健康体适能与阳光体育运动结合的对策。使学生在建立对体育运动价值理解的基础上,提高主动参与运动的意识并建立终身体育理念,有效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叶敏 《精武》2013,(17):133-134
本文从现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和健康教育的实质出发,展开对现代大学生群体健康行为培养的研究,促使高等院校健康教育从只是完成传授健康基本知识的过程向促进大学生群体健康行为的改变和形成的过程转化,探索大学生健康行为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依托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与群体竞赛和运动训练等体育教育实践,以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最终目标,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目标一致性,高校应把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和开展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紧密结合。通过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整体效果较差、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满意度较低等问题,从高校体育管理机制、组织运行、实时监督、实效性评价等方面构建了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的长效机制与坚实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