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不断提升,课程文化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课程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包括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内容,物质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制度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发展规范。高职课程文化建设应对这三方面的内容同时进行关照,齐头并进地构建全方位的课程文化,并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打造富有职业教育特色、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高职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2.
多维视角中的高职教育课程环境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课程环境是指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产生影响的所有物质的、政策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诸要素的总和,具有系统性、多元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征。从多元视角出发,课程环境包括学校环境、院校环境、行业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学术环境和文化环境等要素。  相似文献   

3.
从什么样的视角去认识高职院校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高职院校文化、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培育高职院校文化,是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三纬度论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吴亚萍 《教育与职业》2012,(29):140-142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要在保持现有成果基础上进行深化改革,其核心思想在于重新建立专业课程文化,使之既符合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又能与社会其他文化现象互动,支撑地方行业产业的发展。文章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文化的内涵、特征出发,认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须从转变课程价值取向、创新课程管理、优化专业群体文化等方面重构课程文化,提供对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是践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都占据重要位置。创新创业课程文化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具有意向性、交互性、人本性和自觉性等特征。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文化存在课程设计理念不合理、课程实施的主体间性发挥不够、课程评价缺乏人本性、课程反思文化缺失等问题,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目标达成。基于此,我国高职院校需重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理念,增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确立以人为本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原则,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研究者、实践者和评价者的反思意识,重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6.
技术型人才的智能结构与高职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类型,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高职"概念的模糊,带来了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准、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改革不到位等问题,使得我国高职教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独特的作用.培养技术型人才,必须掌握技术型人才智能结构的特征,从这个角度去组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教育传承文化、发展和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境遇中进行的。课程改革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创造,而文化反过来又构成了课程改革之基础。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正面临着深化的重要阶段,为了使其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必须从文化的视野审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必须要把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营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政策环境,注重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配套,塑造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校文化,注重教师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朱朝霞 《广西教育》2010,(27):33-35
课程文化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理念与课程价值观,高职教育课程文化作为课程文化的一种,具有与其他类型的文化不同的特性。本文认为,要建立起高职教育课程文化,可以从发挥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组建团队、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课程系统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苏派高职学校文化是江苏区域内近百所高职学校文化的简称,是植根于江苏地区的近百所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学校文化的总和,是具有江苏特色、高职特征、大学品质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文化的"江苏样本"。在追溯苏派教育、苏派职教、苏派高职教育的发展并梳理苏派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苏派高职学校文化的具体内涵,从育人、传承、营造三个方面进行价值定位,并从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的标识表达、强化学校精神文化价值的引领、注重专业文化的品牌塑造、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升学校活动文化的品味和层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与打造苏派高职学校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校园田径文化内涵角度,对当前安徽省高职院校田径课程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田径运动的"基础性形象"受损,高职田径课程脱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提出了基于文化视角探讨高职田径课程改革对策:树立文化理念,提高师资文化素养;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审视校园田径文化的时代价值;转变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田径娱乐化课堂,以期为安徽高职院校的田径课程诸如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课程是甄存、适应和创造文化的载体和工具,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研究兴起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开发理论体系。所以,发掘并解决目前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高职教育研究者们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目前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过程中。文章试图从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过程中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发展趋势。是如何走向高校体育教学本位及实务性课程.若能规划以高校体育教学本位为发展特色的基础课程设计,强调实务操作能力,将更符合师生及社会的期望,有利于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独具特色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仍然是技术理性主导下的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并且这种改革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表现出比较强大的行政权力和监控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文化价值不断被发现,并被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的工具存在的特征更为明显,还原其文化主体性地位,建构自己特有的课程文化,才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素质教育由基础教育拓展到高等职业教育有一个历史过程。高职学生的素质结构可确定为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要素。要全面推进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构建面向职业生涯的课程体系;推进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改革;实施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双证书”制度;营造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职业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职业教育在近20年的发展中,坚持"大职业教育"理念,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它在课程设置上的举措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职业教育课程应体现地方性特色;重视普通文化课教学;加强人文学科地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密切各级职业教育关系.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的文化缺失导致了学生与自我、他人、社会的不和谐现象。因而,应当从确立和谐教育理念出发,通过人文教育使学生自身内心世界平衡、学会与他人、社会相处;创新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增设人文学科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在专业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创建富于职业教育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来构建和谐文化,使职业教育得以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台湾职业教育比较成熟,其教育体系在办学主体、培养目标、师资水平、专业实践、技术创新、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和教学投入等方面体现出了自身的鲜明特征,其校园文化彰显了儒家文化与职业文化相融合的职业人文特色。台湾职业教育的诸多特征启示我们: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加大教师培养和管理力度、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国内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8.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能力教育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始终是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合理的课程创新体系是突出高职特色的保证。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思想在高职教育中仍根深蒂固,能力教育在课程体系中还没有完全体现。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对于人才综合能力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通过与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设置来体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课程设置落实。实践证明,职教课程设置有5条应予遵循的规律:必须有利于"做中学"和"做中教",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动态的相对稳定;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培养目标实际、办学水平实际、服务对象实际;必须防止"一刀切",照顾地域差异性、专业多样性和生源分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