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理清概念杨璐璐:"泛档案"化是指在档案学理论研究中,一些学者滋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盲目地、"与时俱进"地推出了许多档案的新概念,而这些概念已经脱离了档案原有的本质与运动规律。孙大东:徐欣云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档案"泛化"现象做过专门研究。她将档案"泛化"现象界定为:"在档案  相似文献   

2.
档案界为适应社会发展,提出了"大文件"、"大档案"等与传统档案概念不同的新名词,以囊括传统概念中没有的新现象,扩大了传统档案概念的外延。笔者分析了"大文件"、"大档案"概念,来探讨"大文件"、"大档案"是对传统档案概念的泛化认识。  相似文献   

3.
档案"泛化"是一种历史产物,是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档案"泛化"有其清晰的发展脉络,充分了解其产生、发展的思想渊源和现实土壤对认识和掌握档案"泛化"规律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档案概念泛化问题进行讨论,从"口述档案"和"实物档案"的社会适应性入手,思考如何规范社会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档案主要是民间档案或“泛化”档案,在“国家档案观”的惯性使然下受到忽视。我们应转换思路,以“泛化”视野包容文化遗产“泛”档案,以“泛化”收集、“泛化”鉴定和“泛化”管理应对文化遗产档案的民间性、多元性、过程性,实现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档案概念泛化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力争对规范社会档案意识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档案概念泛化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力争对规范社会档案意识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的档案概念不断涌现,档案概念泛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档案界应正确把握和分析这一现象,因势利导,推进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档案工作中,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既"管",是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和实现其价值的前提条件;而档案的开发利用,既"用",是档案保存和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档案保存和管理的"升华".两者之间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但在现实档案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的现象.大批档案资料被封存成为"死资料",一些相当有价值的资料甚至变成废纸,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档案资料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档案工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料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安全业务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档案资源的"管"和"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有一类档案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在社会上,"档案"一词正被大量使用,很多书籍、电视节目、网络博客被冠以"档案"之名,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档案学界,学术成果频频出现弃用"档案"一词而趋用其他相近或时髦词汇的现象等。这些对"档案"一词的使用现象已全然不是传统摸样,纯粹就现象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档案工作地位边缘化、档案学术研究得失不均、档案高等教育面临危机等现象引发中国档案学边缘化言论,在剖析上述现象背后原因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中国档案学位处边缘但并非边缘化的观点,并就中国档案学如何摆脱"边缘化"质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档案界存在着一种"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常常以保管有多少卷册档案而自豪.但谈到"镇馆之宝"时,又往往感到囊中羞涩.的确,在不少档案馆里,存在着"普通的文书档案多、雷同的档案多、大路货的报刊资料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民生档案”作为21世纪出现的新概念,是有具体指向的档案专业术语。文章立足于“民生档案”的话语角度,从“民生档案”的语境分析、“民生档案”的话语建构以及“民生档案”的话语演变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剖析,目的是建立对“民生档案”概念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基础,同时也为重新认识“民生档案”与档案“泛化”这一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归吉官 《档案》2013,(2):51-54
我国档案工作已经步入转型发展阶段,档案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新变化.档案概念世俗化、档案概念外延拓宽、国家档案馆实施“亲民”战略、档案工作领域不断拓展等,都是档案工作转型发展中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5.
对档案收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认为档案收集工作难做的现象后面有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既有理论上的问题也有实践中的问题.一是"收集"概念不清晰;二是档案收集对象不明确;三是档案收集法规不健全:四是档案收集工作考核标准太笼统.  相似文献   

16.
一、档案整理工作中的误区 首先,在档案整理工作中,"一刀切"和重复劳动现象严重 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历史时期档案整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程度也不相同,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常常有些档案管理部门用现行的标准和规定去规范、衡量已经整理好的档案,出现不断否定原有档案整理方法和结果的现象.如档案部门为迎接主管部门的检查,把已经整理好的档案,又按新的标准重新分类、组卷、装订、拟制案卷标题.这不仅造成档案人员劳动的浪费,更严重的是还会对档案造成严重损坏.仅以装订文件举例,开始是单份装订,后要求整卷装订,之后又改为单份装订,再后由文件上端装订改为左侧装订,纸质档案的载体毕竟是纸,经不起这样反复折腾.这些不断否定已有整理结果的做法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其结果:一是难以反映了历史不同时期档案管理水平的真实性;二是对档案自身造成了极大的损坏;三是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均造成了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中心村"建设现象的分析,对档案工作如何适应中心村建设的需要,从"中心村"建设给村级档案工作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分析目前中心村档案工作的典型实例入手,提出中心村档案工作新模式的设想.作者在文中对如何假借中心村建设推进村级档案工作科学发展作出较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不例外。传统的档案文化主要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的反映 ,中国封建经济是封闭的自然经济 ,封建政治是封闭的独裁政治 ,建筑在其上面的中国传统的档案文化也就不能不具有封闭性的特点 ,尽管这一封闭性的特点正愈来愈受到社会发展的冲击 ,面临逐步解体的状态 ,但是 ,档案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仍然远远地落后于时代对它的要求。档案文化本身的这种不完善、不成熟 ,必然导致作为档案文化分支系统的社会档案意识的不完善、不成熟[1 ] 。人们…  相似文献   

19.
《上海档案》2007,(1):31-32
姜之茂在《档案学研究》2006年增刊撰文就影响档案鉴定工作开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一、对"丰富馆(室)藏"的片面理解。为了急于改变馆(室)藏贫乏现状,一些档案馆将档案利用的不活跃和档案数量、结构上的问题简单划等号,片面从数量上理解丰富馆(室)藏的观念,促使某些档案馆(室)出现了接收、征集档案工作不顾整体的超常现象。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年来档案宣传的力度加大.“档案”一词渐渐成为热门词语.但由于社会公众缺乏对档案的深入了解.“档案”概念的泛化和庸俗化现象十分严重。在书店里我们不难发现以档案为卖点的图书.但大多数与真正的档案风马牛不相及,而在网络和媒体上.以档案组合的新名词也层出不穷.即使在档案学研究领域也对档案缺乏科学的界定.出现了一些缺乏理论依据的档案称谓。这应该是国人档案意识觉醒阶段的正常现象.但这种现象不能长期延续下去.因为这会影响国人对档案的科学理解.势必会影响其档案行为.不利于档案的正确使用和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有必要对“档案”一词进行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