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王兆华  武春友  王国红 《软科学》2002,16(2):11-14,18
本文运用工业生态学理论对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工业共生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和中国贵唐集团生态工业园的介绍,提出两种工业共生模式:自主实体共生模式和复合实体共生模式,并对这两种共生模式的运作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成功建设生态工业园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工业共生网络是生态工业园内企业合作的主要组织形式。由于生态工业园形成的路径不同,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也各有差异,但不同的运作模式面临的风险和具有的效率不同,会最终影响整个共生网络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结合国际范围内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提出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型共生和虚拟型共生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分析其形成机理、运作特点和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顺利进行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工业共生稳定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郭莉  苏敬勤 《预测》2005,24(1):25-29,6
类似于生物种群的共生进化过程,生态工业系统演进过程中出现了企业间相互利用资源的互补共生现象。运用生物学中描述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方程,建立描述企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给出平等型、依托型、依赖型和单方获利型四种工业共生模式的稳定共生条件和政策含义,对于我国生态工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工业生态学及生态工业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工业是一种新型工业发展模式。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工业的理论 研究和实践的进展,国内主要介绍了清华大学化工系生态工业研究中心所做的相关工作,最 后从生态工业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若干要进行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能值分析的工业共生网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学研究中的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以企业的生产营运为研究对象,提出工业共生网络能值评价指标,并用两个企业的三种生产模型(线性生产、循环生产和工业共生网络生产)定量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三种生产模式下,企业的利润及能值指标有很大的差异,企业在追求经济和环境双赢目标驱动下,必将沿着线性生产——循环生产——工业共生网络生产模式路径演进。  相似文献   

6.
摘要:产业生态网络是产业活动在经济和资源环境上达到平衡的重要途径,是不同产业企业之间建立工业共生的组织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关联关系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对产业生态网络的模式进行划分,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工业共生的实践情况,从系统稳定性、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成员参与程度、进入壁垒和环境绩效等方面对各自特点展开比较分析,对于加快我国生态工业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化高科技园区是未来科技园的发展趋势.从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出发,结合高科技产业的特性和工业共生模式构建出平等型、依托型和嵌套型共生模式,并分别以西安高新区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进行了深入典型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设生态化科技园区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工业引起的污染逐渐得到了重视,建立生态工业园被认为是目前解决工业污染、保护环境的一种可行的途径。在生态工业园内企业相互链结,充分利用资源,一个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将会是另一生产过程或另一家企业的原材料,整个工业园形成一个各种资源(能源、水和原材料)循环流动的闭环系统,从而形成共生网络,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为什么会建立这种工业共生关系呢?文章将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生态工业园中的工业共生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工业共生的机理,为我国建立生态工业园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对比传统钢铁行业生产流程,分析钢铁生产物质流、能源能量流、技术流等流程,构建钢铁行业生态共生网络。将钢铁共生网络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地分析钢铁行业生态共生网络运行机制。从其形成条件出发分析共生网络,建立钢铁行业共生网络动力机制模型,分析其动力要素,以期为钢铁行业生态共生网络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生态工业共生网络中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工业共生网络(EISN)运作机理和主体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EISN的网络结构;并以卡伦堡和北九州两个典型生态工业园为例,具体分析了EISN中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及各利益相关者在EISN中所起的作用;综上分析,明确我国EISN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类型,并提出了协调EISN中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基本策略,实现EISN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钢铁产业的粗放型增长特征决定了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品结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当前制约我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原因是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性差。通过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是推动钢铁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理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与知识能否接替制造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角色,担负支撑社会发展的重任,从信息革命以来就是争论的重大命题之一。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将制造业视为夕阳产业的论点从根本上提出了质疑:强调了判断“夕阳产业”的事实性判据在于需求满足程度的观点;并从制造业内涵的拓延和历史使命以及技术保证等方面论述了制造业不会成为夕阳产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先有了生命,后才有了人类.自从有了人类,生命才显得更加可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断地同大自然作殊死斗争,包括同病魔作顽强的拼搏,并由此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如此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过去生物医药工程并不象信息产业这样受人追捧,也不象I T企业那样受人青睐.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医药产业的贡献者大都被隐姓埋名.  相似文献   

14.
内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茂生  闫慧  叶元龄  李璐 《情报科学》2008,28(11):1601-1605
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学术界对内容产业与文化产业关系的认识有5种观点:等同关系、包含关系(两种)、交叉关系和并列关系;笔者通过比较内容产业与文化产业所依赖的资源、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及二者的产业统计范畴得出结论,内容产业和文化产业是交叉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乳业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国家未雨绸缪,及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政策,以期扶危解困,实现乳业整合。政策的出台固然重要,但如何建立一个乳业内部的长期有效合理的机制才是根本。本文通过分析荷兰乳业的产业结构和其所表现出来的纵向组织关系,试图从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利益关联剖析荷兰乳业合作社中稳定、持续成功运作、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从而得以借鉴并加速我国乳业产业化调整的进程,促进我国乳业健康、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园区发展要求的是一种现代产业集聚,其对引导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具有较大绩效。本文在一个产业集聚的视野范围内,循着产业集聚理论逻辑,探讨其发展的多维制度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猪产业与饲料行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遇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2):1337-1341
生猪产业关系民生大计。饲料行业的发展为生猪养殖行业增长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文章针对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的品种资源安全、畜禽产品安全、环境安全和效益低下等难题,提出了关注品种资源安全,发展"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两型饲料工业,以及发展抗生素替代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行业特征的基础上识别管理胜任力,通过德尔菲方法对这些指标及定义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提出28个胜任特征(其中评定出8个核心胜任特征),并采用非结构化的Q分类技术将其划分为5个类别。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使得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它引起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形成。其中信息技术产业的贡献是巨大的,它的发展成了知识经济形成的催生剂。然而,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