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一曲憋足了气的《满江红》壮怀激烈,气贯长虹,似一声炸雷从云霄直冲而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位头戴官帽,手捋长须的先生从幕后踱步而出,一群手捧《论语》手卷的弟子正襟而坐,声音或长或短,脑袋或摇或晃;"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只雪白的鹅妈妈正带着几十只调皮的鹅宝宝从舞台左边大摇大摆地步入舞台中央,他们时而读时而诵,时而歌时而舞。《三字经》《笠翁对韵》《有一首歌》……既有现代诗,又有古诗;既有散文,也有叙事文。  相似文献   

2.
李文君 《留学生》2009,(9):28-31
8月18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金色舞台上,一位扬琴演奏家正在深情地演奏中国民乐《映山红》,乐曲清脆嘹亮,优美动听,时而如叮咚的山泉,时而如潺潺流水……舞台也随之灵动起来。这位扬琴演奏家就是刘月宁,当年,她正是凭这首《映山红》名扬海内外,那个热爱扬琴的小女孩,如今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世界音乐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3.
《暗恋桃花源》是享有"台湾现代剧场的创造者"美誉的赖声川导演的经典之作。话剧《暗恋桃花源》以"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争抢彩排场地为主线,两个剧组时而并行各自展开故事情节,时而交错互为干扰。在这种看似混乱的氛围中,导演以独特的戏中戏结构,灌之以韵味儿十足的语言,将剧中人物交错繁杂的三角关系呈现得淋漓尽致。更在舞台与观众、现实与幻想中间给足了观众玩味儿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各地的数学竞赛舞台上,怎能少了数列这一重要的角色.有了它,数学竞赛这样一出大戏的剧情才会跌宕起伏.它的"表演"不可谓不精彩,时而是一个"孤胆英雄",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时而是一个"淘气鬼",给人带来愉悦.它就在这样一些不同的角色之间相互转换着,在数学竞赛舞台上始终如一地坚持着自己的精彩"表演".  相似文献   

5.
去年,我应邀担任某校园艺术节的评委,观看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而最令人感动的是那曲没有谢幕的二胡演奏。当红色的幕布徐徐开启,十个手执二胡的少年已经端坐在舞台中央,一个个精神抖擞,神采焕发。琴声渐起,他们为大家演奏的是二胡名曲《赛马》。时而悠扬、时而激昂的琴声,把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王吉彦 《小学时代》2014,(Z2):38-39
<正>咖啡猫:这个暑假,我跟随陕西省博物馆王吉彦老师过了一把"穿越"瘾,和孔子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在仿古建筑"孔子学堂"里,惟妙惟肖的仿真机器人"孔子"与四位弟子活灵活现,时而眨眼、挥手、摇头,时而开口说话,游客可以直接与"孔子"进行对话。如果你提问题,"孔子"还能逐一作答。听着听着,我对《论语》的理解似乎又深入了一些。不信你看,  相似文献   

7.
应时而为,本源于《荀子·天论》中"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一说,它激励人们不要被动地受制于自然,而要掌握自然规律,进而改造自然,达到使自然造福于人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研讨会暨优质课观摩活动中,笔者有幸听了这样一堂语文课(当时课堂设在一个礼堂的舞台上,台下是参加会议和观摩的老师):授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看一眼备课笔记,她像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主持一台节目那样娴熟自如地驾驭着课堂。她时而动情朗诵,时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想像,时而从容地与学生讨论、交流,其精湛的教学艺术令人钦佩。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在这位老师的鼓励下,竟敢对教材“发难”!教授《荷花》第二段时,执教老师引导学生背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教《五彩池》,教师在指导朗读“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两句话时,巧妙地运用了体态语。只见教师的手势像乐队指挥那样,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重,时而轻;时而缓,时而急……再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的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那琅琅的读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象征意义和传神描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你们或许对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傅琰东叔叔表演的魔术《年年有余》还记忆犹新。4条红色金鱼和2条黑色金鱼在傅叔叔的口令下进行变换队形表演,它们时而"齐步走",时而"向左转",时而"向右转",时而"交叉",甚至"解散"。能让在水中自由自在游玩的金鱼如此听话,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之后,傅叔叔再接再厉,将一幅"莲鱼图"中的金鱼变到鱼缸里,而后又把鱼缸里的鱼变回画中。这个魔术极大地吸引了观众们,现场爆发出响亮的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