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选自《论语·先进》的一篇反映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志趣的语录体散文,它体现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思想。如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宽、恭、谦、让”的德育思想及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因而,对当今社会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表面介绍的是四位弟子陪先生闲坐聊天的事,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记录了一堂讨论课,中心话题是治国方略问题。孔子独独赞赏曾皙的主张,因为他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了“礼乐之治”的景象,体现了儒家“克己复礼”的思想。课型本来是讨论课,但后来走了样。孔子的开场白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带有明显  相似文献   

3.
曾皙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中的重要角色,说其重要,是因为在四人之中,只有他的回答才得到了孔子的正面赞赏,并且让孔子喟然而叹。课后练习一第一小题要学生回答四个人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教师教学用书》给出的答案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理由是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相似文献   

4.
聆听着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闲坐聊天,想象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音容笑貌,感受着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比照着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不禁让人感觉到,孔子深邃的教育思想具有无限的光芒,它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仍然映照着我们今天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教授的《论语》的经典篇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连串问题:子路说了哪些话?揣摩他会以怎样的神态或语气说出这番话?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这一连串抛出的小问题,让学生应接不暇,等到分析曾皙、冉有、公西华时,教师又进行了重复性的发问,感觉问得琐碎,如果把问题换一下,可以这样发问:“文中孔子有四个学生,你能否谈谈对其中一人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名篇,也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中孔子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思想历来为人所称道。每次教读此文,我都会被孔子所营造的那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所深深折服。文中虽日“闲坐”,而于闲坐之外,我更看到一种充满着宽容、张扬着个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中《主动沟通,健康成长》一节的相关链接中,引用了《论语》中的一段内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围坐孔子旁,孔子问:"假如有人任用你们,你们怎么办呢?"子路,公西华,冉有三人分别说了自己的志向.  相似文献   

8.
曾皙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的重要角色,说其重要,是因为在四人之中,只有他的回答才得到了孔子的正面赞赏,并且让孔子喟然而叹。课后练习一第一小题要学生刚答四个人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教师教学用书》给出的答案为“曾皙从容洒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记录孔子与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篇章。当孔子问及弟子们的志向时,轻率直爽的子路表示自己可以做一个“千乘之国”的国相,目标是富国强兵;冉有表示自己可以做一个小国的国相,目标是“足民”,对于礼乐教化还无能为力;公西华则更谦虚,表示自己只能在祭祀或者会盟的工作中做一个小相;曾皙却出人意料地表示自己的人生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几乎是要做一个隐士,优游于山林。很明显,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理想正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干预政治的精神,而曾皙的理…  相似文献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一篇很合乎学校教育实际的课文,它不仅反映了教学民主,也反映了孔子的人生理想。学习时,我们不妨打开这篇文章,走进两千多年前孔子上课的那块大草坪,做一回孔子的学生,体会一下远古的课堂气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学生坐好了,老师开始讲课。这是一节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谈理想”。老师先来一段开场白:同学们,大家跟老师学习,千万不要太拘束,我能做你们的老师,只不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有论者称“可以视作魏晋轶事小说的滥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小华 《现代语文》2007,(11):38-39
这是我第二次执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面对的是整个年级学习成绩最好的一班学生。一节课下来,引导学生梳理文意,讨论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了解子路四人不同的性格、志向及孔子对于弟子们"各言其志"时的不同态度,按照既定程序,《侍坐》一文  相似文献   

14.
一、试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曾皙 名点,字皙,曾参之父;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四人均为孔子弟子.这是个单句,主语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个联合词组,谓语是“坐”,“侍”是“坐”的状语.子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相似文献   

1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章》)原在高中《语读本》第一册,现选入高中语教材第一册。《侍坐章》虽短短315字,但在语录体的《论语》中称得上鸿篇巨制。它叙事简洁而完备,生动而含蓄,虽寥寥数语,而人物情态性格毕现。由于课所涉时代跟学生已很遥远,再加之语言简奥,学生理解颇费精虑,教学备课流程设计可采用以下步骤。  相似文献   

1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虽在《论语》中篇幅算是比较长的,但也不过是300字多一点儿。然而,在这简约之章中通过动作神态、对话语言的准确描写却刻画出了每一个人物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17.
朱专兴 《甘肃教育》2005,(12):32-32
聆昕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于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闲坐聊天.想象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音容笑貌.感受着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比照着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不禁让人感受到:孔子深邃的教育思想具有无限的光芒,它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仍然映照着我们今天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自主赏析"为学生提供了欣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广阔空间,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另类解读可能会有"柳暗花明"之感。它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欣赏从四个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读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掩卷深思,我被深深地折服了。文中所及虽日“闲坐”,但于闲坐之外,分明是一种充满着宽容、张扬着个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语录体散文。这篇散文选编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中。这篇散文,记述了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在这次对话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孔子循循善诱,方法灵活,气氛活跃,很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