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沿着之字形石阶,缓步登上建于明洪武年间全国现存最大的鼓楼时,迎面所见就是一面巨大的鼓,这是我所见过最大的鼓了,它的名字叫“闻天鼓”,意思是当你敲它时声音可以直达天庭。虽然巨鼓旁边立有铭牌,说的清清楚楚,该鼓厚1.8米,鼓面直径2.83米,重1.5吨,为世界之最,但游人们仍禁不住好奇,伸开双臂去丈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一辨真伪。我站在远处看着,面对这一面巨大的鼓,陷入了无尽的遐想,时而飞向了战旗猎猎鼓声隆隆两军对垒拼命撕杀的古战场,  相似文献   

2.
凡人摆渡     
站在河的一边,我遥遥地望着对岸,我要过去———我的梦在那边。然而找遍了所有的河口,没有船,但我并不气馁,木板被找了来。我必须靠自己,渡自己过河,还有河这边,需要我摆渡的人。我不懂佛,可我总固执地以为人生来就是具有佛性的。佛先度自己,再度别人,人也是先摆渡自己,再渡与自己有关的人。人与佛的区别在于人摆渡的人少,是狭义的自私的渡,人失败了,而佛普度的人多,是广义的无私的普度,佛成功了。人的痛苦在于连自己都难以摆渡,而佛的痛苦在于不能普度所有的人。我渴望成佛,虽然我不是佛徒,可在此之前,我必须先修好人…  相似文献   

3.
还是在我初涉世间的时候,我就背熟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也许就是这句名言,引导我走上美学的编辑之路。我欣赏人类对美的追求,我希冀社会的真正进步,但直到我走上了编辑工作岗位,把我读过的东西沉淀下来,我才开始省悟到,科学的进步,是在自身的扬弃中实现的。一种理论的提出,总伴随着不同观点的对峙。派别林立,体系对垒,既是一门科学不够成熟的表现,也是它正在成长壮大的征兆。这中间,大家商讨着,议论着,在激烈  相似文献   

4.
人生就是选择。投身新闻业,一干就是近25年。回溯已经走过的路,感触良多。邹韬奋先生在一篇《有志于做新闻记者》的答读者问中说:要当记者的话,新闻界人士可以与你谈关于采访新闻、编辑新闻以及写新闻的一般技术上的要点,“此外恐怕还需要你自己多阅有益的书报杂志,充实自己的知识。”确实,“充实自己的知识”,是干新闻的基础条件。我踏进文汇报,一直在理论部工作,当理论编辑。刚上手时,不少有新闻资历的朋友对我说,当编辑就是要成为杂家,什么都要懂,什么都不必专。我是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听了这个“门道”受到启发,于是…  相似文献   

5.
不眠夜     
最近,我的生活稍稍有些混乱。怎么说呢,就是基本上跟睡眠无缘。前一阵子,还天天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有一天,自己就把自己给说服了:又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不就是没觉吗,躺床上折腾还真不如下地折腾!于是,就这样了。除了我爹我妈半夜起来冷不丁见到我精神奕奕狼也似的目光会吓一跳之外,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产生什么了不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王缉志 《电子出版》1996,(5):7-7,51
我看电子出版王缉志“电子出版”是个时髦的词,什么是电子出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文中我谈谈自己的观点。电子出版就是出版数字化“电子出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出版数字化”。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数字化与电脑化几乎是同义词。数字化意味着提高质量和速度,数...  相似文献   

7.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1,(34):88-88
宋丹丹 获封“微博女侠” 近日,实力派女演员宋丹丹在微博上经历了与前夫英达的骂战、对房产大鳄潘石屹的炮轰之后,又与电影制作人张伟平交火。三次对垒中的神勇表现,使其在广大网友中获得“微博女侠”的称号,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威名”。  相似文献   

8.
位于陕西岐山县城南20公里处的五丈原,因三国时诸葛亮在此屯兵,与隔河相望的三刀岭魏军对垒而闻名,更因54岁的诸葛亮殒殁于此地而名传千古。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5,(25):58-59
我是一个在吃方面很讲究的人,绝对不肯凑合。可是现在要买到放心食物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郊县租地,自己生产,供自己消费。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的爱好就像是影子,只要他在阳光下露面,影子就会像猴子的尾巴,在身后欢快地摇曳。譬如,一个人,端着记者的饭碗却做着文学的梦,他的新闻作品就会不时地摇曳文学的“尾巴”。有时干脆就是用文学的笔法来处理新闻题材。这时,记者与作家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记得我写第一篇报告文学,是在1987年。那时候,我刚从一所山区师范学校来到省城,借调在一家杂志社。终于能从事自己最向往的工作,所以干劲就很大;加上刚到一个新单位,又是借调,有危机感,就特别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于是,深秋的一天,我与…  相似文献   

11.
我以自己的方式面对严奉强刚到出版社上班时,接编的第一部书稿,就使认真的我,感到大惑不解。我困惑的是,这位作者,怎能对自己的作品这样不负责任——其实也就是对自己和读者的不负责任。难道市场经济条件下,就真的容不下任何宁静的心致,使得一些撰写学术著作的人也...  相似文献   

12.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初印5000册。我想,完了!万一卖不掉,不是给自己添堵吗?所谓“负资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3.
娇妻和爱子经常喜欢伏案翻看我入伍20多年所获得的大大小小20多个证书,而我自己时常独自欣赏的却只有1个证书,那就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颁发的新闻函授结业证书。就是这张小小的结业证书,引领我这个新闻业余爱好走上了军事新闻之路。军报函授,你是我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4.
英文谚语里有一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钱越多越好,人越瘦越美。对于前半句话,我的感触不深。至于后半句话“人越瘦越美”,却是我一生追逐的信条。小时候,我胖乎乎的挺可爱。上了初中,我开始发育,胃口变得出奇地好。我一直渴望自己拥有玉树临风、不食人间烟火的淑女气质,可惜,我从小就是个饕餮之徒。  相似文献   

15.
悲凉的生命与丰富的人生──读散文集《西部生命》陈原伴着窗外驶过的车辆的嘈杂声,我独自坐在自己的房间里阅读。我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里。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我仍然无法从书中走出来。白炽灯悬在我的头顶,把我的影子映在书上,我仿佛感到这影子真的就是我那沉入到...  相似文献   

16.
我的档案缘与梦郁阳一切都象是命中注定的,不是么,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就是那么鬼使神差。那年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我原是打算学中文的。自幼,我便被老师、同学认定有“文学细胞”,生活中也常弄出点感古怀今、赋诗吟唱的浪漫举动来,学中文在自己乃至旁人看来,都是极...  相似文献   

17.
漫长的约定     
有一阵子,我老婆到外地学习,百无聊赖的我于是热衷于上网聊天,并且自己发明了叫“抢女朋友”的游戏,就是找一对在大厅里聊得正欢的男女,向那男的下战书,把他的聊友“抢”过来。她就是我抢过来的“战利品”。抢过来之后,我就有点后悔了,因为我喜欢上了她。更麻烦的是我比她年长十八岁,她仅高中毕业,刚考完大学而已。  相似文献   

18.
咸阳台的广播电视采用的是总台的形式,也就是广播电视对外是两个台,对内是一套班子。很多城市台采用的也是这种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如何借助电视未发展自己?这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我的观点就是广播电视是可以实现互相依托,取长补短,互为补充的。  相似文献   

19.
“从众”     
所谓“从众”,照我的理解,就是景行景从,追随大众。自觉而坚定地把自己视为人民大众中的一份子,言行举止,莫不以大众的意志为准绳。面对芜杂的世相、混沌的市场,何去何从一时迷糊之际,惟有一条原则恪守不悖,那就是:大众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大众反对什么,我就反对什么。绝不自命不凡,非要保持自己所谓的独立性不可;对生活中的“一小撮”状态,有一种发乎本能的厌弃、乃至恐惧。  相似文献   

20.
蔡淑莹 《大观周刊》2006,(18):I0034-I0034
“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灵魂,回来寻找它自己。”我希望自己是只美丽的蝴蝶,但又觉得有一朵花的芬芳就可以了……直到有一天,来到舍得茶庄我才顿悟:人生的过程会有很多的结果,我可以做的就是在给予和得到之间寻求一种心安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