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钓小常识     
冬钓暖鱼类属变温动物,其生活习性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冬季,气候寒冷,水温下降,鱼类失去了正常生活的灵活性,开始栖息在水深向阳处很少活动。但为了生存和来年的繁殖,需要补充营养,只要有食可食,还是照常进食。一些耐寒的鱼类,如鲫鱼、鲤鱼、鱼参鱼等仍不会错过进食机会。冬钓暖,是“钓翁”每次出钓都有收获颇丰的秘决。“暖”有两种含义:一是晴朗无风的天气;二是水域某个相对暖和的地方。池塘的深水处、背风的角落、背风的向阳处和有枯草、洞穴的地方,都是鱼类过冬的“温床”,这些都是冬钓的好钓点。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是气温、水…  相似文献   

2.
春季巧钓滩     
一、早春寒冷钓深滩 深滩是指靠近深水区,水深在1.5米左右且靠近水草的深水滩。早春本来气温、水温较低,加上寒潮频频“光临”,气温和水温就会变得更低。因此,鱼儿为了避寒趋暖,就会首选在背风向阳、靠近有水草的深水滩栖息。因为这里既有适合鱼儿栖息的水温,又有鱼喜爱的水底环境,还有较丰富的天然食物。  相似文献   

3.
要注意把握天气夏天钓鱼,特别讲究天气。首先,要熟悉掌握初夏、仲夏和盛夏三个时段特点。在初夏,气温虽已逐渐增高,但就南方而言,仍与暮春相差无几,水温一般也不会超过25℃。这时,俗话说:“地里麦黄田插秧,正是钓鱼好时光。立夏之前胜小满,总是多会鱼满筐。”钓者可以不失时机地天天钓,全天钓。一旦进入仲夏,特别是盛夏,这时,各种鱼类都基本上处于停食状态而潜入深水避暑,即使给它“送菜上桌”,它也很难张嘴。故而,钓友们总是叹息:“鱼儿难钓。”所以,夏天出钓,既要看天气,又要抓住那一天的早晚,还要根据时间的变化所引起气温、水温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4.
张忠江 《钓鱼》2009,(17):28-29
“夏天到。鱼难钓”,这是钓鱼人的普遍共识。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但由于气温和水温太高,水中氧气缺乏,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浅水区超过了鱼儿生活的适宜水温,鱼儿都游到深水区“避暑”去了,岸边无鱼,岂能钓到鱼?这给钓鱼人垂钓增加了定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高温季节鱼的活动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徐艳文 《钓鱼》2013,(19):30-31
在经历了盛夏和夏末的多雨季节后,自然水域的塘、湖、库、堰水位几乎升至极限。因为水满,鱼类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可以说初秋是一年中鱼类食物最丰盛的时段。但这个时段暑气尚存,昼夜温差小,闷热天较多。尤其是中午,日照仍然强烈,水温常常居高不下,鱼儿多潜入深水中觅食。因此,初秋选择钓位要沿用夏钓技法,坚持“早钓近,午钓远,夜钓边”以及“钓阴”、“钓深”的策略,找有树木、竹子等有障碍物的水域和岸边的阴凉地,鱼儿喜欢在此处栖息觅食,在此垂钓人也感觉凉爽。实际垂钓时,约定俗成的铧子尖、老鱼道、  相似文献   

6.
徐艳文 《中国钓鱼》2012,(10):27-27
一、初秋 是指农历节气立秋至处暑时段。这个时段由于未过“三伏”,暑气依然炎热。若遇上秋老虎天气,甚至比夏天更热。骄阳似火,直射水面,气温、水温居高不下,鱼儿烦躁不安,仍潜伏在深水区或树阴下纳凉,无心出游寻食。因此我们出钓,除了阴雨天外,要继续沿用夏钓的方法,如钓阴、钓深,一天之中避开中午钓早晚,时间以早6~9时、晚16...  相似文献   

7.
“夏天到,鱼难钓”。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由于气温、水温较高,夏季并不是钓鱼的最好季节,也给钓鱼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掌握了鱼儿在夏季的生活规律,加之垂钓得法,仍能做到鱼儿满篓。有不少夏钓谚语,都经实践证明了夏天能钓到鱼、多...  相似文献   

8.
一、天气与钓时的选择 在垂钓这项活动中,气候的变化是影响鱼类生存、摄食、繁殖和栖游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野外钓鱼,更要注重天气变化对鱼情的影响。夏天鱼之所以难钓,主要原因是:其一,夏天气温过高,鱼儿最适宜的气温是15~30℃,超过30℃以上的气温,鱼儿会感到不舒服,都躲到深水区纳凉去了;其二,夏天万里无云,光照强烈,鱼类...  相似文献   

9.
姜丙利 《垂钓》2012,(2):38-40
一、根据温度变化选钓点 “春钓浅滩、夏钓深潭”,这是古人根据温度变化总结的钓点选择经验。它告诉我们:鱼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改变觅食、栖息场所。在严寒或酷暑季节要钓深水,因为这时候浅水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已经严重影响到鱼类的生存;而深水区冬暖夏凉且温差相对较小,更适合鱼类生存觅食,因而鱼类多聚集在此。  相似文献   

10.
刘汉初 《钓鱼》2010,(1):30-30
入冬以后,气温一天比一天低,“敞着口”接触空气并不断地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河、塘、湖、库水温也一天比一天低。尽管水温下降的速度比气温慢,但当水温随着气温下降到接近多数温水性鱼类的起始摄食温度时,水温就成了影响鱼类进食吞钩的各种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我们不能在水温偏低的条件下找到水温相对高的钓位和钓点,冬钓就很难钓有所获。  相似文献   

11.
一、夏钓天时 所谓天者,即是选择适合于夏钓之好天气。晴朗的夏热天,在如火般的太阳光照晒下,气温水温必然高。变温鱼类对此敏感,它们在水中感到不适而急躁不安,哪有心情畅游觅食?只好潜入深水中乘凉避暑毫无食欲,当然也就不好钓鱼。  相似文献   

12.
张忠江 《钓鱼》2008,(22):28-29
这里所说的晚秋是指东北地区寒露到水面结冰前的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频繁南下,使东北地区的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很大,鱼类已开始向深水区转移,寻找水温适宜的地方栖息越冬。鲤、草、鲢等鱼类已经停口,只有鲫鱼还在咬钩。但用短竿在浅水区多数时间已钓不到鲫鱼,只有天气特别好的中午时段,在浅水区用短竿还偶尔能钓到鲫鱼,但空钩率比较高。因此我地大多数钓友此时已把短竿换成长竿,开始到深水区垂钓了,从钓获量来看还不错。下面我就把我地寒露节后长竿深水钓鲫鱼的方法介绍给北方的广大钓友,供大家在垂钓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国祥 《钓鱼》2013,(5):22-23
“春江水暖鱼先知”“严冬过去,早春伊始”,属于热水性鱼类的鲤、草、鲢镛鱼等,仍处在冬眠中:属于冷水性鱼类的鲫鱼,则迫不急待地从深水区游向近岸、浅滩寻觅食物。此时的鲫鱼经过漫长严寒的煎熬,体内能量消耗过大,膘跌体弱,加之初春的气温水温与冬天相差无几,因此身僵体硬,活性差,就饵时开口小,吸饵轻,故而在钓组的搭配上必须具有针对性,方能有所斩获,钓出乐趣。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冬季钓鱼除选择适宜天气外,选钓位则要注意八点。一、注意选水草稀疏适宜处 钓谚云:“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言下之意,钓鱼必须钓草,说明鱼类大多栖息在长有水草的地方。但这是有条件的,必须稀疏适宜处才是鱼类的最爱。尤其冬季浅水区虽有茂密枯黄水草,但水温偏低,而旷水区或水草稀疏适宜处在阳...  相似文献   

15.
冬钓七注重     
孙美理 《钓鱼》2008,(3):42-43
一、钓时注重适宜进入冬季天寒地冻,气温水温较低,而水里的鱼儿大都潜藏到深水区躲避寒冬,只有风和日丽的晴好天气,鱼儿们才游到水温适宜的水层来觅食,所以在选择钓时的时候,就应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为好,对于一天之中的最佳钓时,应为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半这一时段钓鱼最佳,在我们豫东多云天气也是钓鱼的好时机,而气温稳定的连续的阴天天气,  相似文献   

16.
在自然水域中垂钓,虽有“春钓浅、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这样带指导性的四季谚语供钓友在选择钓点时参考,但在施钓时,应具体问题具体析,根据钓水的深浅、钓点周边的环境,以及鱼类活动情况来确定钓点,才能获得丰收。春钓浅水浅中找深春天,尤其是进入仲、暮春后,气温、水温都较适合鱼的生长。这时它们显得非常活跃,常常会到江河塘堰的浅水游弋觅食。在惊蛰、春分前后为生籽产卵还会窜到岸边浅水的草丛中栖息。这期间,钓者若选定河滩堰尾下竿,正好把握住了“春钓浅”的基本要领,颇有收获。然而,这里的“浅”,到底该钓多“深”才是最佳?恐怕…  相似文献   

17.
一、合理的安排出钓时间 渔谚有“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之说,早晚气温下降,水温也相对凉一些,在经历了一天的高温后,鱼类在气温水温下降后开始行动觅食,大部分鱼类在近岸水底觅食。因早晚到岸边觅食的大鱼较多,相对来说,小杂鱼就少多了。笔者一般是在凌晨3时出发,钓到上午9时收竿,或下午4~5时出发,钓到晚上9时多收竿,多数能有3~5千克的收获,并且多是大鱼。  相似文献   

18.
冬季来临,绝大部分鱼类都潜藏深水躲避严寒,不吃不喝不动进入冬眠。而鲫鱼是耐寒鱼种,水温在10℃左右时,照常觅饵摄食。由于冬季气温低、水温低、天寒地冻,鲫鱼活动范围小,吃食动作小,反映在浮漂上的动作也小等情况,决定冬季钓鲫鱼的方法同其他季节有所不同。一、选天时。冬季钓鲫鱼首先要选天时,就是要选择风和日暖阳光明媚的日子出钓,此时温度较  相似文献   

19.
朱俊芝 《钓鱼》2013,(4):28-30
钓鱼人都了解,鱼是一种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与水温相差0.5~1℃。鲫鱼属底栖鱼类,生活于水体下层,较能耐低温,在水温5℃以下时仍能进食;而水温在10~25℃时,是它的活跃期,觅食、栖息的范围扩大,摄食量也逐渐增加。因此,初春乍暖,我们在施钓过程中,应遵循鲫鱼本身的特性,利用这一变化规律,选择适宜的水温、时间、钓组等进行灵活施钓,必能锦鳞盈篓。  相似文献   

20.
三温是指气温、水温和鱼的体温。鱼的体温受控于水温,水温受控于气温。就钓鱼而言,三温中的关键是水温。因为只有鱼的体温与水温维持在“等温”范围内,鱼儿才能接受钓者发出的刺激,并作出进南和咬钩的反应。一、鱼类变温方法鱼类学家认为,大多数鱼类的体温略高于周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