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县方言中有几种和普通话不一样的构词形式,它们的构词能力很强,构成的词的使用频率也很高。这些构词形式就是重叠式,子尾式和带疙式。一、重叠式。词根重叠构词在吉县话中主要是单音节词根的重叠,即A A式。这种构词形式构成的词主要是名词,其次是量词。1.1 重叠式名词。吉县话中,单音节词根重叠构成的名词很多,如“包包(衣服上的口袋)、篮篮(手提筐)、角角(饺子)、面面(粉末)”。这类词的意义和词根意  相似文献   

2.
解超迪 《现代语文》2013,(1):71-72,161
山西夏县方言的重叠名词从式,其构成形式多样,它是一些语素重叠后具有了名词的性质,这些语素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夏县方言的重叠名词从式的语义也很丰富,有自己独特的语义表达,可以表示程度、特指、生动等语义.  相似文献   

3.
重叠是构成仁怀方言名词非常重要的一种构词手段,这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分析仁怀方言中重叠式名词的结构形式、作用和音变特点。  相似文献   

4.
毕节方言中重叠构词形式十分丰富,主要可分为词根语素重叠和附加式重叠,其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十分丰富,并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语法化的倾向。毕节方言重叠构词受共同语和贵阳话影响,而又呈现出一定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西宁方言中词汇的重叠形式极其普遍,而且有着明显的特点.西宁方言中名词的重叠形式一是数量大,在普通话中不能构成重叠形式的大多数名词,西宁方言中可以重叠;二是构词能力强,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的多种成分,非常活跃;三是在重叠之后表现出新的意义,有的甚至在词性上发生了变化.文章从西宁方言名词重叠的结构方式、名词重叠的语法功能、名词重叠后的语义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与普通话相比,铜仁方言存在大量重叠式名词。通过对比二者的重叠式名词的结构构成形式,发现铜仁方言重叠式名词AA式有四种类型,AAB式、ABB式和AABB式都各自有三种类型;而普通话重叠式名词AAB式中,A1+A2B式只有一个,ABB式中AB1+B2也只有一个,而AABB式中A1A2+B1B2式则没有。二者的AAB式和ABB式重叠词都是偏正结构,AABB式重叠是联合结构。铜仁方言重叠式名词在结构特征上具有丰富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名词重叠式在普通话中很少见,而在各个方言中却大量存在.本文就甘肃陇东方言中的名词重叠现象进行了考察,从其构词形态、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上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8.
荆门方言的重叠现象非常丰富,不仅有构词重叠,还有构形重叠,尤其是在重叠的构成形式、表义作用和语法功能方面,与普通话差别较大,表现力很强。文章试从语法学(包括形态学)角度出发,对荆门方言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的基本重叠式,特殊词缀的重叠式,以及嵌字格的重叠式进行共时的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淮安方言属于江淮官话中的洪巢片,虽然从大的范畴上来说是北方方言,但由于处于南北方言过渡的地理位置,与普通话相比,它不仅在语音上有很大差异,词汇上的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试从构词语素,构词方式,同音异义词,特征词等角度来分析淮安方言与普通话词汇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新绛方言属中原官话。新绛方言名词和普通话相比很有特色,根据一些方言的研究成果对新绛方言的名词和普通话名词进行一个共时比较,从而揭示出它与普通话名词在语法上的共同点与差异。全文从名词的异形同义、重叠、词缀、兼类四方面对新绛方言名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词组附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是汉语方言的一种构词方法。东安石期土话中的词组“咑”可从类别、功能及与普通话词的对应三方面进行分析。类别上,“咑”尾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量词词尾;双音节“咑”尾词与普通话词之间有六种对应关系;功能上,“咑”尾不仅是一个构词的后缀,而且它具有附加性的词汇意义及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县方言隶属山西晋语区,最典型的语音特征就是入声字的广泛使用,这些入声字中最活跃且能产性最高的要数收喉塞音尾的"圪"[k?]字。"圪"与其它语素相结合,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拟声词等。本文从基式与变式构词两方面,对应县方言圪头词的结构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应县方言中,圪头词中"圪"字的附加意义呈弱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咸阳方言的语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咸阳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关中片,与普通话相比,咸阳方言在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为:单音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可以重叠并且这些重叠一般是和儿尾结合起来的;代词构成成分和使用方法特殊;有一大批具有方言特色的虚词;正反问句、把字句表达形式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等。  相似文献   

14.
在歙县方言里,AAB、BAA都是能力很强的构词方式.它们构成的有名词(包括AAB式的时间词和方位词),还有一大批形容词. 所谓AAB式就是在中心词B前面附加修饰性的重叠成分AA.所谓BAA式就是在中心词B后面补充附注性的重叠成分AA.作为中心词的B一般都是单音节的,只有少数BAA式形容词的B才有双音节或多音节的。按照这两种方式构造的语词,不但可以增加语言的叠音美,而且还分别具有以下的  相似文献   

15.
扬州方言重叠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通话相比,扬州方言有着颇具特色的重叠方式和用法。本文就扬州方言名词、量词、动词中较有特色的五种重叠式,即名词“AA子”式、量词“AAA”式、量词“一/几AA”式、动词“VVR”式、动词“VV的”式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子长话是陕北方言的一种地方话,其词汇系统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文章从重叠、附加等角度概括了子长话合成词构词的一般规律,重点描写了子长话合成词构词形式及所表达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重叠是彝语的词法之一,主要集中在形容词部分。彝语重叠名词重在构词;重叠形容词重在构形;动语素一旦重叠涉及句法,表疑问。有的形语素重叠也涉及句法问题,表疑问;属格代词重叠后构成重叠反身代词。  相似文献   

18.
通城方言中的名词词缀"子、头、家、相"可以作为前词缀构成[[X·N缀]·者]式双词缀名词,本文一一描写其构成,分析其构词和构形性。与普通话及方言比较,[[X·N缀]·者]式名词属于同性质词缀叠加性质,前词缀数目较多,前词缀与后词缀位置不能调换,虚化程度比后词缀低。  相似文献   

19.
词缀指汉语附加式合成词的附加成分,表示词的意义或某种语法作用,是一种定位语素。位于词根之前的叫前缀,位于词根之后的叫后缀。前缀如“老、小、第、初、阿”等,后缀如“子、儿、头、们”等。附加式构词是汉语合成词构成的重要方式之一,从汉语词汇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词缀的丰富也是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转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提起汉语方言的词缀,以往总是首先想到南方的一些方言,像通行地区较广、使用频率很大的名词前缀“阿”,地方色彩很浓的名词后缀“仔、佬、公、母也”等等,而对北方地区方言的词缀却往往注意不够。实…  相似文献   

20.
襄樊方言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是襄樊方言中一个比较典型的语法现象。与普通话相比,这三种词类重叠既有与普通话相同之处,又有自己方言的特点。章通过描写、分析、归类的方法对这三类词的重叠现象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