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懋镕 《收藏》2007,(8):115-115
广东消息;在“南海Ⅰ号”古沉船打捞过程中,近期又在粤东南澳岛附近海域发现大量古瓷器和一艘古沉船。由于这艘沉船的发现可以证明南澳海域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古沉船已于6月9日被定名为“南海Ⅱ号”。  相似文献   

2.
王卫丹 《收藏》2011,(5):52-59
玉兔迎春,元瓷映辉,菏泽古沉船出土瓷器于2011年1月26日至3月10日在山东博物馆首次与公众见面。该古沉船是2010年9月17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国贸中心建筑工地被发现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菏泽市文物处随即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沉船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3.
林亦秋 《收藏》2008,(1):49-51
1998年,印尼爪哇海峡勿里洞水域发现了一艘触礁沉没的唐代船只,在沉船附近有巨大的黑礁石,沉船便被称为“黑石号”。沉船上发现中国唐代出产的瓷器、金银器及铡镜等共6万多件。瓷器包括5万多件湖南长沙窑器,几百件越窑、邢窑器和白釉绿彩器物。“黑石号”成是从扬州出航,  相似文献   

4.
杜文 《收藏》2010,(2):64-65
1998年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阿拉伯式缝合帆船沉船,沉船上满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瓷器就有67000多件。在打捞出水的大量长沙窑瓷器、金银器中,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引起了巨大轰动。遗憾的是,这些沉船打捞文物与中国文博单位擦肩而过,未能入藏中国,于2005年落户新加坡,被圣淘沙集团购藏,并在下属的亚洲文明博物馆展出。据新加坡藏界介绍,有少量的黑石号沉船瓷器在打捞时散出,被新加坡藏界购得,后来有些出水长沙窑瓷还被中国大陆收藏家购回国内。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7,(10)
正中国沿海以及亚、非、欧等地往来的海上航路,一些商船因故沉没,所载瓷器经打捞出水,统称"海捞瓷"。海底沉船,其隐藏着一部完整的陶瓷贸易史,记载着一部完整的中国陶瓷史,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了解这些沉船的年代和装载的陶瓷,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陶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017年5月,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举办"沉睡的文明——海捞珍瓷展",展出类似南澳一号、华光礁一号风格的、  相似文献   

6.
《收藏》2008,(2):179-179
2007年12月22日,经过打捞人员8个月的辛勤工作,深藏于广东阳江南海海域水底20米深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终于重见天日。22日上午11:30分左右,在半潜驳船排出近6000吨海水后,“南海一号”沉箱被半潜驳船上一个面积约540平米的巨大托盘托起,成功出水。这是世界考古史上首次对古沉船实施整体打捞。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表示,这次打捞成功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专业打捞的雄厚实力。  相似文献   

7.
袁维恩  袁维恩 《垂钓》2009,(7):20-20
2009年5月16日清晨7:40,我和五位钓友乘坐小型快艇从老虎滩渔港出发,经一个半小时航行后,来到大连东南部海域的一处沉船钓点。此时临近中午,东流水刚刚兴起,此处沉船钓点水深约53~54米。几竿下去后,我们几人陆续开张。不过刚开始时,我们钓到的多是0.5~1.5千克的黑鳍。  相似文献   

8.
好古 《收藏》2008,(1):39-39
近年在福建厦门收藏市场可看到一些“碗礁一号”出水瓷。据统计,碗礁一号沉船共载有瓷器5万件,均为清代景德镇烧制。该沉船在打捞前即已遭到了捕捞和破坏,经水下考古队抢救性发掘出约1.5万件,除了破残损失的,失散存外的约1.6万件左右。这些散布在各处的出水瓷以不同渠道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9.
1998年,一群印尼人在苏门答腊群岛彭加岛附近海域采海参时无意间捡到了一些瓷碗。于是,一个被称为"黑石"号沉船的宝藏轰动了全世界。沉船上仅唐代长沙窑瓷器就有5万多件,占其全部出水瓷器的90%以上,这引起了古陶瓷界的极大关注,逐步形成了一个长沙窑学术热和收藏热。长沙窑古称石渚窑,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一、钓点选择 鳗鱼一嗜荤腥,二好穴居。江河鳗鱼主要以螺蛳、小鱼、蚬、虾为食,这些东西在桥墩、沉船、修船厂与废弃的渡口或久泊的船下和岩石密集处最为丰富。仔细观察一下,桥墩、久泊的船底等处螺、蚬密附,许多小鱼、虾流连其间吃其中的微生(细)物,无疑是鳗鱼的富足“粮仓”。同时,桥墩附近、久泊船下石头堆集处,洞隙众多,特别是那沉船船舱,四周“铜墙铁壁”,当中间隔互通,“天然”屏障非常理想,更是鱼儿安居的好去处。这些地方鳗鱼食充裕,住安逸,还便于防御天敌,故是它们的藏身之所。  相似文献   

11.
林亦秋 《收藏》2009,(11):32-37
2003年2月在距印尼爪哇岛中部约100海里外的井里汶岛海域发现一艘五代沉船,船沉没至海底深达56米,打捞难度很大。打捞工作始于2004年7~8月间,至2005年10月底才告完工。出水沉船的船身(或龙骨)长约28米,应该是当时航行于苏门答腊诸岛之间的一种接驳船,运送货物之用。  相似文献   

12.
袁维恩 《垂钓》2009,(6):26-26
2009年4月9日,我和老郝大哥、卢枫、大鱼盆(网名)等五人乘坐小型快艇从老虎滩港口出海,经过一个半小时航行,来到大连东南海域一处沉船钓点,此处钓点水深50余米。当时临近中午,钓点处刚刚涌起东流水,正是上鱼的黄金时间,我们很快进入了战斗状态。正当我们钓得兴起时,卢枫忽然喊了起来:“这尾鱼不小!”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9日,我和老郝大哥、卢枫、大鱼盆(网名)等五人乘坐小型快艇从老虎滩港口出海,经过一个半小时航行,来到大连东南海域一处沉船钓点,此处钓点水深50余米。当时临近中午,钓点处刚刚涌起东流水,正是上鱼的黄金时间,我们很快进入了战斗状态。正当我们钓得兴起时,卢枫忽然喊了起来:“这尾鱼不小!”  相似文献   

14.
海底捞棋     
王元 《围棋天地》2010,(11):M0001-M0001
5月19日.本期编辑工作的“收官”之日。在这一天的“南澳一号“沉船文物打捞的新闻中.有“从船中捞起了围棋子”的报道。很想追踪这一新闻,但是.可想而知.捞起的文物.沉睡于海底300年以上的文物.还需要时间处理,所以,欲以图片的形式报道此事.反正至少在本期.是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15.
邵进成  邵进成 《垂钓》2009,(7):21-21
2009年5月3日,唐山钓友一行9人到达威海。说来真是运气,就在他们来威海后,已横扫北方海域多目的七八级大风停了。于是根据事先安排好的行程,5月4日清晨,我陪这些钓友踏上了威海最专业的深海钓船“百锦苑”号,直奔事先探好的沉船钓点。只要天气状况允许出海,深海沉船钓法在一年四季都可进行。这种钓法的主要目标鱼是黑鲳、六线鱼、鳕鱼。  相似文献   

16.
林亦秋 《收藏》2011,(12):52-61
本文由新加坡陶瓷学者林亦秋先生撰文,通过比较黑石号、井里汶号等沉船打捞瓷器,提出位于东南亚的室利佛逝(中国文献曾称“三佛齐国”,即今印尼苏门答腊的巨港,  相似文献   

17.
沉船钓攻略     
李明 《钓鱼》2008,(17):57-57
何为沉船钓沉船钓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并非是来自于钓法,而是源于其所垂钓的区域。沉船不仅仅局限于沉没的船只,同时也包括着各种的沉积物,例如因为船只倾斜或遇到大风浪而遗弃的大型集装箱等。通常,沉船钓的深度是在20~90米之间。通常产生沉船的原因,除了战争、海难之外,也有为了培养钓鱼基地而特意进行船只凿沉。  相似文献   

18.
黄健亮 《收藏》2009,(5):58-62
据各国考古界估计,目前已知分布于全球各海域中、具有文物价值的沉船总数约有16000多艘,其中大半都在欧洲。亚洲地区以东南亚海域沉船最多,据美国学者布朗(Dr.Roxanna M.Brown)研究,自1974年至今,已有120余艘沉船在东南亚海域被发现。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26日早,我的手机铃声响起,拿起一看,是我多年的好友,海口一家渔具店的老板孔烈打来的。内心的激动油然而生,因为一直同他联系垂钓深海沉船的行程,由于多种原因至今未能成行,莫非有了结果?赶紧接听电话,孔烈的回复正如我所盼望,垂钓沉船的行程已经确定:2007年3月30日晚9时海口美兰机场集合。  相似文献   

20.
邓希江 《钓鱼》2006,(22):39-39
9月24日星期天,天气晴朗,我和钓友董国业去位于淄博市境内的萌山水库钓鱼。到达水库,我选择了一条南北近百米的沟汊的汊口右拐弯处作为钓点,用两支筏竿,主线2.5号,10克坠,2号太阳牌子线,伊势尼11号钩,钓友董国业则在沟汊里用手竿钓鲫鱼。上午8点钟,父亲来了,在我右方20米处,用3支海竿钓水湾左拐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