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前的考古发现还不能够对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生成发展演变等诸多问题做出完满的解释,而在此基础之上从思想观念和艺术角度出发所进行的研究无疑是对这一不足的很好补充。本文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中的代表纹样"虎纹"为例,在对其形象内容和造型特征等显性要素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巫术功能、象征功能、认同功能和审美功能等角度挖掘其所要表征的隐性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西口文化"是中国地方学宝库中的亮点之一,主要是指在明清时期,中原内地战乱和饥荒时有发生,由于地缘环境相连之便,晋、陕、冀的饥民和商贩为了求生存、找活路结伴"走西口",向今包括鄂尔多斯地区在内的内蒙古中西部流亡,在二三百年的人流延续涌动中,由"走西口"引发的草原文化与晋、陕农耕文化的广泛交流,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口文化"。"西口文化"作为生发移民文化的一个类型,在鄂尔多斯地区究其渊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秦汉时期,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曾数次由中原内地向鄂尔多斯边塞大移民,尤其是秦直道的修建,为开发塞北,发展经济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鄂尔多斯而言,"西口文化"是中原移民文化的历史延续,在推动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进一步密切相融,为造就独具魅力的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功不可没而载入了史册。显然,注重对"西口文化"的研究,对于探究鄂尔多斯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丰富的内涵,是不可缺失的一项重要课题。近些年来,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对"西口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本刊特设西口文化栏目,借他山之玉,将陆续编发相关研究文章,并欢迎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3.
钱穆先生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口述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对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做了全新的阐释和高度的概括,谓"‘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①此言一出,激起一片思想涟漪,反响热烈,应和者众。季羡林说:"一个像钱宾四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在漫长的生命中,对这个命题最后达到的认识,实在是值得我们非常重视的。""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中有不少好东西,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去发扬光大,‘天人合一’就属於这个范畴。"②李慎之、蔡尚思、周汝昌等著名学者也纷纷做出回应,杜维明更是将这篇文章称作"证道书",与宋儒张载的《西铭》相媲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大陆学界相对沉寂,各种思想观念还处在一片  相似文献   

4.
正"孝"文化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思想文化之一,世代传承,历久弥新,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之中的最基本的道德。正如杨伯峻先生所言:"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页)"孝"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这在儒家著作之中多有体现。《论语·学而》提出:"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  相似文献   

5.
正《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论语》中有许多关于言与行的记载,涉及内容广泛,大至兴国安邦,小到个人交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的语言观,从中也可窥探儒家在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思想。它所反映的言行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敏于行而讷于言。"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观点是《论语》中最常见的关于言行关系的描述。《宪问》有:"子曰:‘邦有道,危言危  相似文献   

6.
<正> 民主(democracy)一词源于希腊词"demos",意为人民。从词源意义上讲,民主一词的意义是"由希腊语的demos(人民)和kratia(统治或权威)派生出来的,意为‘由人民进行统治’"。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其内涵为:  相似文献   

7.
正在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有一段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令群臣议帝号,"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这一段史料十分有名,常为学者引据。这引发出我们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群臣口中的"泰皇"究竟意指何人?为何"泰皇"处在"最贵"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金亿燮 《中国文化》2004,(21):95-103
一、民间字的定位。文字学的研究方法有综合(或称归纳)与比较,本文的基本方法是“比较”,其具体方法是不同层面汉字之间的对比。一般的语言学把“比较”和“对比”这两个详情吩得很清楚。“在语言学上,‘比较’往往仅旨那些在历史上同源的语言(即在发生学上同源的语言)之间的比较,而‘对比’则指在历史上不同源的语言的比较”。本文所用的“比较”或“对比”是从一般意义的广义上说的,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问题,引起学界的重视。费老说,“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许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最近,许多文章中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包括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光明日报》2000年11月7日)  相似文献   

10.
正一"红包"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馈赠或奖励。"《现代汉语新词语大词典》释为:"按照民间习俗,送礼钱常用红纸包上,因此借用‘红包’指代礼钱。后来奖金也有用纸包上的,所以也将奖金叫‘红包’,并发展到将各类奖金都称为‘红包’。又引申为贿赂的钱  相似文献   

11.
<正>"鄂尔多斯的GDP赶超香港,经济堪称国内一流,而鄂尔多斯的文化相对滞后,打造国内一流的文化产业园区,推动鄂尔多斯的文化发展是我们的使命。"在鄂尔多斯,有一家装饰工程公司,获得过国家级的建筑装饰奖,而且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建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16,(2)
正一文化涉及范围很广,如果从文化的传承上来看,"传承文化客观上存在着‘口头传承’和‘书面传承’两大系统,两条渠道"。口头传承指传播者通过口头语言而不是书面文字,将相关的记忆内容转述给后人、接受者,保证记忆内容能持续流传下去。历史上,由于战乱、避仇、逃难、迁移等因素,经常出现一些名宗大族改姓,乃至于同化于他族的情况。在努力隐藏自身历史的情况下,这些名宗大族  相似文献   

13.
在钱穆看来,朱子的心观主要包括"心具众理""心体明觉"和"心统性情"三个方面。其实,此三个方面同时也展现出了钱穆与牟宗三关于朱子心观的分歧,即"心属‘气’还是属‘理’""心能否成为道德本体""心有无道德实践能力"。针对这三个问题,钱穆基于文化和史学立场的诠释,往往不能够与牟宗三道德理想主义的学术立场相一致。他们在思想视域、理论方法和学问旨归等方面都不甚相同,从而形成一种心与心的错位。然而,正是在对这种错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钱穆诠释朱子心观的方法和意义,并为理解朱子心观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正>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画卷。新的一年,《鄂尔多斯文化》以新的面貌呈现。鄂尔多斯市在大力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两大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南方丝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南丝路重塑的现代意义等问题。对于"南方丝路"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南方丝路"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转型、南丝路上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重新估价、成都与临邛在南丝路上的历史地位、南丝路与民族文化家园的关系等等问题,作者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地处黄河中上游,是"河套人"的发祥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集聚、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多样共生、民族文化特点突出的地区。这里的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创造了灿烂的鄂尔多斯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并同时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鄂尔多斯文化以我国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融汇的特有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眩目的宝石,享誉海内外。同时,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代表创造的草原文化,在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鄂尔多斯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演进,中国的古代神话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虽则茅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著书论证了中国上古神话"神话历史化"这一观点,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一观点进行质疑。事实上,不论是"神话历史化"还是"历史神话化",其理论内涵都是正确的。但在讨论神话的发生阶段时,"历史神话化"明显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大理文化》2010,(2):57-57
经大理电视台、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和大理文化杂志社共同商议,决定联合举办"2010首届‘魅力大理·精神家园’诗歌大赛"征文活动,此次活动面向省内外的诗人和  相似文献   

20.
近日,由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蒙古大婚》,在全国各地申报近300台的基础上脱颖而出,经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组委会评选,入围全国舞台艺术精品30台剧目之一,可喜可贺。这是鄂尔多斯文艺创作史上又一次新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市文化大市建设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推出了又一个文化品牌,为提升鄂尔多斯知名度,宣传内蒙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鄂尔多斯婚礼产生于蒙古远古时代,形成于成吉思汗时期,它集鄂尔多斯祭祀、民族、民俗、音乐、舞蹈、服饰、智慧、幽默之大成,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婚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