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苏瑶 《辅导员》2015,(2):9-10
唐代诗人崔颢曾经写过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早就听说黄鹤楼的名气了,今天我就来到了这"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水池,水池周围竖立着一圈雕刻精细的白石栏杆。我走近一看,清澈见底的水里游着许多五颜六色的鱼儿,把水池点缀得绚丽多彩。水池  相似文献   

2.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唐朝诗人崔颢写的《黄鹤楼》诗,全诗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怀古、思乡、忧国之情。全诗煊赫动人,震撼肺腑,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3.
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据说令李白拍案叫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并为之敛手。该诗也因此更加名声大噪,一直被人们奉为咏黄鹤楼之绝唱。然而,此诗到底“绝”在何处?教学中,许多教师难以向学生讲清这一点。笔者发现,学生读了几遍后,也许觉得读起来好听、顺口,但并感觉不到特别的好。有学生对开头四句提出疑问:这里只写了一个传说,过去常有仙人来憩息,后又乘着黄鹤去了。所以后人造了黄鹤楼纪念他们。而且短短四句诗中,“黄鹤”出现三次,“空”出现两次,这不是格律诗之大忌吗?也有学生指出:诗的结尾,写得太过直白,而且开头…  相似文献   

4.
送别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年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黄鹤楼畔繁花似锦。黄鹤楼上,李白正在为即将去扬州任职的好友孟浩然饯行。两人相对无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崔颢为人轻薄,却写了一首颇为沉厚的《黄鹤楼》诗。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鹅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此“第一”当谓其最早,非谓最好,然亦足见宋人对此诗之推崇。《唐才子传》卷一曾记大诗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楼阁诗文,大都是作者登高远望、借景抒情之作。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借楼引出了思乡情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  相似文献   

7.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这些楼阁之所以声名显赫,离不开历史上的一些诗文杰作对它们的记述与题咏。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诗,就是写黄鹤楼的千古绝唱。相传李白来到黄鹤楼,感叹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无作而去(《唐才子传》)。这故事未必可靠,却反映了古人对此诗的重视,而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也公然将它列在“唐人七言律诗第一…  相似文献   

8.
李白搁笔     
正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看见崔颢的题诗,只好自愧不如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便搁笔不写了。  相似文献   

9.
陆新书法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  相似文献   

10.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4,(11):42-43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1)-(2)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11.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蛇山之巅,原址在蛇山黄鹤矶头。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奠定了其“文化名楼”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过度解读     
我听说从前有个巫婆,有神通,但懒惰。我们盖一个黄鹤楼,有人就会写"故人西辞黄鹤楼",也有人会写成"黄鹤一去不复返";你也可以盖一个岳阳楼,也会有人来写一个《岳阳楼记》。我觉得大家的评论有很多其实跟电影没关系。其实,就是这些人面对一个美景,怎么来写他的黄鹤楼和岳阳楼。有些人还真就写不成,有些人就写得让你觉得已经超过这个建筑了,可《让子弹飞》这个电影,本身不过就是那个建筑而已。唯一在拍之前我们就  相似文献   

13.
历代文人多以诗歌咏黄鹤楼,唐代诗人李白在《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其中黄鹤楼是湖北武汉长江岸边的一个名胜古迹,它为什么叫黄鹤楼呢?是不是真有黄鹤呢?黄鹤楼起名是因为它位于蛇山黄鹤矾头,蛇山又叫黄鹤山。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后来毁过无数次。被毁前的黄鹤楼非常豪华气派,好像仙宫一样,所以人们传说这里曾有过黄鹤,说是有个姓辛的在这里卖酒,一个道士常来饮酒,辛氏不要他的钱,道士为了表示感谢,临走时用桔皮在壁上画了一只黄鹤,酒客们来饮酒时,只要一拍手,那只黄鹤就飞下来…  相似文献   

14.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唐  相似文献   

15.
<正>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16.
真有黄鹤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地处武昌蛇山黄鹄(hú)矶上。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志士在此尽情歌咏,留下了许多豪放激越的诗篇。那么,人们尽情吟咏的“黄鹤”从何而来?自然界真有黄鹤吗?对这个问题,学者们认真深入地进行了考证,结果提出两种说法。一些学者认为:“黄鹤”应当是“黄鹄”的误传,黄鹤楼应当正名为“黄鹄楼”。主要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自然界从来没有发现过“黄鹤”。鹤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现存15种,多属于珍禽。亚洲尚存9种,这9种在我国均有…  相似文献   

17.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这首诗以感情真挚深厚,意境空阔优美,语言平中见奇著称。 前两句叙述老朋友辞别了西方的黄鹤楼,在这柳如烟花似锦的春三月东下扬州。第.二句的情感是欢愉的,似乎没有离愁别恨的感觉。其实这样写,正是为了反衬后面的愁情。 后两句是写诗人眼中所见:他在黄鹤楼头,呆呆地目送孤帆远去,一直消失在碧空尽头。这时,似乎什么都消失了,唯见滚滚波涛向天际流去。“孤帆”既是写实,又表达了诗人对孟浩然一人寂寞远离的无限同清。全诗到第三句似乎意思说尽了,为什么又要写在唯见长…  相似文献   

18.
《黄鹤楼》一诗是唐代崔颢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唐人"七律之首"。原诗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一般被看作是登高思乡之作(参见人教实验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8页)。  相似文献   

19.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汴州人士,盛唐诗人,为人性异狷介。早年诗作浮艳轻薄,后曾漫游出塞,诗风因之而大振,多有风骨凛然之篇。《全唐诗》录存其诗42首。  相似文献   

20.
讲完《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人教版小语第八册第25课《古诗三首》之二)后,学生们兴趣盎然,口诵心记,十分喜爱。突然一名学生问:“黄鹤楼上有黄鹤吗?”关于黄鹤楼,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南齐书·州郡志》里说:“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稍后梁任《述异记》说:“荀环,字叔伟,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而灭。”唐宋时,阎伯理写《黄鹤楼记》和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则说是费登仙,常驾黄鹤在此憩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