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漳州方言也叫“漳州话”、“漳州腔”、“漳州音”,是汉语闽方言闽南次方言的一个大支系。本文以漳州市区话为主体,将漳州话和普通话的词语作简要比较,从构词方式、词的来源、词义范围等方面找出漳州方言与普通话在词语上的主要差异,进而分析二者各自的词语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是汉语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自80年代以来,语言学界已有不少学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的语法化过程。试图通过“”在明清闽南方言戏以及今闽南方言口语中的各种演变(包含字形和字音的演变:“”[tш^4]→“除”[tш^0]→“处”[tδ^0]→“咧”或“嘞”[1δ^0])的描写与分析,对学们的推论起到印证、补充或修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鹅埠“尖米话”不属于闽南话、客家话,也与广州话有别,是粤东地区一种比较特殊的方言。在语音上,尖米话保留了较多粤语成分,也有些与客家话相同的语音特点,并显示出受闽南话影响的痕迹。研究尖米话有助于人们了解汉语方言的演变以及因不同方言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变异现象。本文拟从语音上对鹅埠“尖米话”与广州话进行比较,力求体现该方言特点并探求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海南各种汉语方言是在不同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每种方言都有各自的演变史。(一)海南话的演变现在使用海南话的居民,除小部分系由黎族汉化而成的外,其祖先大都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莆田及广东的潮州。漳、泉、莆、潮一带通行的是闽方言闽南次方言。海南话已不全同于这几个地方的方言,这除了因为各地移民混杂居住造成语音混合外,还由于海南话本身的形成受到当地民族语言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内部构造。当然,其演变过程是缓慢而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5.
赣南闽南方言主要分布于赣县、兴国、于都三县的10个乡镇20个行政村。赣南明清时期的闽南移民有政府组织的屯垦移民和民间自发的家族移民两类。赣南闽南方言主要由来自闽南漳州(以南靖县为主)的家族移民入迁定居而形成,呈方言岛状散布于赣南客家方言地区。移民源出地漳州现实生存环境恶化、移民流入地赣南具有地理优势、受赣南地区人口政策的推动是明清时期闽南漳州移民入迁赣南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6.
生花 《初中生》2008,(1):27-29
林语堂出生在闽南漳州平和县的坂仔村。坂仔村是青山环绕的肥沃盆地,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有“宝鼎境地”的美称。林语堂在青山绿水间度过了人生最初的10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探讨了中国福建方言分区,中国大陆闽南方言韵书类别及其版本,中国大陆闽南方言韵书声韵调系统,从而窥探了闽南方言自19世纪初中迄20世纪初泉州,漳州,厦门,潮汕四个次方言区的方言音系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8.
与北方方言相比,南方方言在进入文学作品后容易让外地读者察觉到一种“阻拒感”,王安忆用“失语的南方”概括这一文学现象。简媜是祖籍福建漳州的台湾散文作家,其创作多元,题材广泛,散文集《月娘照眠床》显示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鲜明的闽南方言创作特色。分析《月娘照眠床》的语言特质,可以窥见闽南方言进入散文的方式技巧,探讨南方方言进入文学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 引言 1.1 “囝”是潮汕方言出现频率最多的词缀之一。关于“囝”已有不少人曾作了一些描写,但颇为简单,且有的有不妥之处。本文试图作较为具体的描述。 1.2 表示“儿子” “小”等意思的[k ia(?)],在潮汕方言中历来有三种写法:崽、仔、囝,流行最广的是“仔”。关于[k ia(?)]的字形,相邻的方言粤方言和闽南方言中的其他方言也与潮汕方言类似,莫衷一是。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崽:①儿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的是广西横县平话的语缀。文章发现 ,该话除了一些特殊的语缀之外 ,还具有以下十分突出的特点 :中缀相当丰富 ,且集语缀、曲折形式、重叠形式于一体 ;后缀中“儿”与普通话的“儿化”现象相异 ,它作为后缀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 ,且与福建永春方言的“仔”尾极其相象 ,等等。  相似文献   

11.
《实用普通话教程》除了具有一般普通话教材的特点外,按照山西方言的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县市方言学习者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把语言演变规律应用在普通话学习的具体过程中,包括普通话与各个县市方言的对应规律,以及方言自身的演变规律,把规律应用于学习中,这将为普通话学习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化方言古代清声母入声,现代阴平字存在四个演变层次,可以用“一”“七”“鸭”“黑”,几个字做代表。因为这种演变对通化方言变调模式的顺应程度,它们表现出入声演变进度的参差不齐。另外,通化方言的变调及人声字声调异化根源于OCP制约,及缺失性赋值语言机制;方言中标记性最弱的声调是35阳平调,它也是缺失性赋值音调;古人声作为一个声类,内部有调域、调型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探讨嘉禾土话的语缀"子"和"崽"的构词形式和分布状况,并对"子"尾和"崽"尾的发展做了历时的推测,从语缀"子"和"崽"在嘉禾土话的漫长发展过程看,其所体现出的现行分布格局,实际上就是南北方言长期交融竞争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4.
“大”称考     
在北方方言区里,“大”或“大大”曾经是一个普遍的亲属称谓。文章从音、义两方面来考察“大”称得名的原因,并以中原官话郑曹片长葛方言为参考点来预测“大”称在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闽语的“卜”和“挃”都是“要”的意思,是口语中的常用词,也是未见于外方言的闽语特征词。但是在各地闽语中,“卜”和“挃”不论是用字还是读音、意义或用法都有许多差异。通过对闽语的“卜”和“挃”的分析,研究认为,方言词汇的研究应着力于常用词,尤其是口语常用词。但是,常用词的比较研究,不能只取某一个词义作孤立比较,而必须从整个义位的系列并联系义素的组合,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才能认识单个常用词的完整含义和功能。而且,常用方言词的比较。应对内比较同区方言之间的异同,对外比较方言与古今通语的异同,如此才能准确提取归纳方言的特征词及其历史层次中的语言事实与演变规律。最后,对方言常用特征词的词源考证很重要,但必须经过音韵论证、字义分析和古籍用例引证等环节,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6.
明《道藏》收录有宋史崧《黄帝素问灵枢集注》,其主要价值体现在版本及珍贵的历史语料两个方面。此书今存版本众多,但根据藏本的卷目分合情况及避讳用字推断,当是源出宋本。此编音注类型丰富,继承了六朝音义书的特点,或单纯为疑难字标音,或据字形、读音、词义相关联的原则以音读传递训诂内容。音释中反映出的语音现象显示,作者是以方音入注,既有符合通语演变的一面,也带有个人方言的特征,从而为考察宋代汉语语音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参照语序类型学的基本理论,从西宁方言的"哈"、"俩"人手,以Greenberg总结的45条人类自然语言语序共性规律中与句法相关的共性规律为尺度,比较西宁方言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语序类型的异同,并得出结论:西宁方言是后置词语言特征明显的语言,与前置词语言特征明显的普通话很有距离.该特征的形成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延东土话的语音系统独具特色,它既具有很强的存古性,在语言接触和自身发展演变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独特的变化。如声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浊音系统,非组保留重唇音或与晓组合流为舌根音,尖团音问题与北京话和其他方言迥异;韵母阴阳对转现象突出且过程清楚,ai、 两个韵母来源复杂,效流相混,通摄念aη韵,宕摄念oη韵;古平、上、去、入四声均因声母的清浊而调值各异,上声有三个调;声韵配合关系特殊,语流音变丰富而独特.  相似文献   

19.
古今汉语都有多种方言,同一种语音演变的现象,在不同方言中发生和完成的时间往往是不一致的。出土楚文献中侵部字与蒸部字常有交涉的情形,出土的多个古文字材料显示,熊字的古代读音经历了由侵部入蒸部的转变,它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楚方言里的方言音变。  相似文献   

20.
岳阳方言声母很有特色.通过从岳阳方言与中古音出发对岳阳方言声母与中古音声纽进行的比较,厘清了岳阳方言声母的来源,找出了从中古音声纽到岳阳方言声母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