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是化学概念、理论、实验、计算等知识的载体。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共22种,其中有6种是稀有气体。高中阶段以硅、氯、硫、氮四种元素为主要代表研究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知识覆盖面广、内容比较复杂,几乎涵盖了中学化学全部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相似文献   

2.
氯、硫、氮、碳、硅等非金属元素知识是高考的命题热点,而氯及其化合物更是热点中的热点,该类试题常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密切结合。几乎出现在所有的高考题型中。今后命题的热点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知识内容,以化工生产或环境保护为背景,综合考查物质的性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实验和计算。  相似文献   

3.
氧族元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硫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复杂,常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知识主线来考查.SO2和SO3^2-因其性质的多样性,不仅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命题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正>虽然金属单质的性质只有一种可能,即它的还原性,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也需要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来决定,但所有的金属化合物都具有氧化性。由于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之间存在的氧化还原反应关系,以及同价态金属元素化合物之间存在的特殊转化关系,因此,看似复杂的金属  相似文献   

5.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内容繁、头绪乱、推理少、叙述多。学生感到难记、易忘。我采取纵穿线、横织网、归专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一、纵穿线非金属元素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变化多,所以各种单质和化合物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总复习时,要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把各族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穿起来。例如,复习氧族代表元素硫时,按价态由低到高把其单质和化合物排为一行: H_2S,S,SO_2(H_2SO_3及亚硫酸盐),SO_3(H_2SO_4及硫酸盐) 引导学生讨论: 1.H_2S中硫是硫的最低价态,所以H_2S有还原性,表现在哪个反应中?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高中化学新课标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是学生在掌握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些理论知识,学习了典型金属元素钠,了解了研究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思路和方法,初步建立了含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初中学习过氯离子的检验等,这些为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氯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本节教材以氯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为载体,构建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模型,突出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后面硫、氮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合价为-2、0、 4、 6,同学们通过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去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趋势,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运用,还能充分掌握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卷在考查非金属元素方面,主要以氯、氮、硫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联系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以及实验设计等命题,其热点题型主要有:(1)离子检验;(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3)综合实验设计;(4)无机推断等。命题特点是以非金属元素为基点,多块知识融合,以能力立意为中心体现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生在该部分试题中的错误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笔者现介绍的题是一道典型的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常见的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题目,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来比较常见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笔者在高三复习阶段设计了如下题目,并对该题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用以指导学生巩固与提高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复习,很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0.
张志立 《新高考》2007,(9):27-29
近年来,高考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有所加强,既有对某一具体知识点考查的选择题,又有对元素性质、制法、用途等全面考查的综合题。金属元素性质、非金属元素性质往往与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电化  相似文献   

11.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内容繁多琐碎,在学习时要尽可能以最佳的方法或方式总结成网络图,主线明确、脉络清晰.每族元素抓住代表物.重点讨论该元素的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或盐等有关知识;注意该族元素与其代表物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高考重点考查各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习非金属元素时要理清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枫 《高中数理化》2009,(11):63-64
氧族元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如双氧水、硫及其化合物等知识常是高考实验题中的核心内容,本文以2009年高考试题为例归纳总结氧族元素在高考实验中的常见考查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氧”、“氢”两章的基础上,进行“碳”一章的教学,介绍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内容不仅跟“氧”、“氢”两章密切相关,也是这两章内容的补充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氧、氢两种非金属元素,主要介绍它们单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而碳元素则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它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元素知识体系,作为今后认识其它非金属元素的标准和实例。2.补充和发展了前两章的有关概念,使学生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一级过渡。例如把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提高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理解。由元素、单质的概  相似文献   

14.
仲秀 《高中数理化》2011,(23):56-57,63
在复习重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知识时,可以从元素单质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存在为线索,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全面复习课本知识内容.可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形成知识链(或知识线),然后形成知识网(即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相似文献   

15.
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氧化还原知识应用和问题分析的基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要把握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6.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高考命题趋势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重要规律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根据题目信息结合氧化还原的知识规律书写陌生反应方程式的考查形式成为近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7.
卫生中专化学里涉及到的非金属元素,有卤素、硫和氮的化合物,其内容包括它们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存在、性质、结构、用途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所谓歧化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中间价→高价+低价"的歧化反应规律。归中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归中反应规律。卤素属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除了氟元素以外,卤素中的  相似文献   

19.
《氮和璘》是非金属元素知识教学的继续。通过本章的教学,可使学生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完整,并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如非金属元素跟氢、氧、金属等之反应)。本章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除包括氮和磷两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的知识外,还包括了化学平衡理  相似文献   

20.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化学Ⅰ”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该内容处理,先从元素分类的角度选择元素,并根据元素在周期系中的代表性、自然界中的广泛性以及对生产生活与环境保护的广泛影响,选取了四种金属元素(钠、铝、铁、铜)和四种非金属元素(氯、氮、硫、硅)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如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