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渐变而来,由于组成语言的的语音、语汇、语法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给我们现在学习古汉语带来很多困难。而语音、语汇、语法这三者以语法变化较为缓慢,由此,我们在了解掌握文言语法的时候,较为容易从现代汉语中找到文言语法的某些遗迹。尤其是相对稳定的固定词组——成语,更是较多地保留着文言语法的某些特点,巧用成语来复习文言语法,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功效。这就是既加深了词语意义的理解,又复习了文言语法知识,还使学生了解到古今汉语的渊源关系。 文言语法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词类活用,这种现象在一些成语中仍保留下来。 名词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2.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现代汉语中保留了不少文言成分。就拿我们日常所用的成语来说,古代汉语的词义及语法特点在成语中都有所体现,结合成语,学习古代汉语,乃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古今词义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即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许多古代单音词的词义到了现代,只成为双音词的一个词素了。如古代“顾”的“回头看”义只保存在现代双音词“回顾”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积累、梳理探究”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是能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这一目标和内容在高考试卷中主要体现为文言翻译。  相似文献   

4.
古今词义详识别【识记口诀】文言词语记得快,双音词汇少存在。单音词语组词解,词义大小要分开。词义转移现象在,对比记忆要明白。感情色彩细琢磨,古今异义辨明白。【口诀精解】文言词语记得快,双音词汇少存在:文言词语中很少有双音节词,因此,在遇到类似于  相似文献   

5.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后项重要内容。应着力三个方面:一是借鉴传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能力;二是利用成语以古释今或是以今喻古,并根据文言词义的变异情况比较古今词义之异同;三是把握词类活用的特点和规律。词汇,应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文言与现代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演变而来的,古汉语中的多数词的词形及其词义在现代汉语尤其是成语中仍然保留并使用着。古今的继承性与稳定性是汉语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教者如果能熟练地把文白相互融通的教学规律运用到教学中来,就可以达到事半而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所谓古今同形词,即存在于文言与现代汉语中的字面相同而语义有别的词。这种词有三个特点:一、既是文言中的词,也是白话中的词;二、在文言与白话中字面相同;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跟在白话中的词义不同。  相似文献   

9.
现在 ,大多数中学生课外接触的文言文是不多的 ,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就更微乎其微了。如果单凭课堂上学习的有限篇章 ,要他们运用古汉语知识阅读浅易文言文 ,显然是有困难的。而现代汉语中的绝大部分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书面语言。这些成语 ,与现代汉语相比较 ,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文言词语的性质 ,在语法上有些特殊之处。这就决定了成语的本质属性是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相联系的纽带。因此 ,我们可以利用某些成语知识讲清楚一些文言的含义与结构 ;同时又学到一些成语知识 ,避免闹出笑话。这样文言教学与成语教学就成了有机的整体 ,起到了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言词语的意义是相当复杂的,有的与现代汉语形同义殊,有的意义经过比喻、引申的变迁,意义更加丰富,要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这些文言词语的意义决非易事。而成语中许多词语还保留着文言词语的用法,用学生熟悉的成语词语的意义去解释新出现的词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的阅读,要克服由于年代久远而造成的阅读障碍,文言词义的教学,要提升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需要从四个方面探寻文言词义:一是借汉字字形特点探寻词义,二是从词义的发展演变历史探寻古今词义的不同,三是在系联和比较中掌握词义,四要注意社会历史、文化民俗等因素对词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阴知奸党姓名(《张衡传》)遐迩闻名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百无聊赖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很多成语来自古代文献典籍,因此古代汉语的许多特点在成语中都有所体现。借助成语,学习文言,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贴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又死学硬记为活学活用。这样,成语文言相互印证,相互深化,一举两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借助成语,理解词义有些词,古汉语用,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还有些词,古今同形,但意义却不相同。成语中有不少这样的调。这些词出现在成语中,学生可能已经理…  相似文献   

13.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许多资料多有介绍,综合起来,常见的有从字形(造字法)、字音(通假)、语法、语境、对称结构、所学积累(成语、词语)中迁移等几个方面着手,寻求落实词义的途径。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推断者必须具备一定量的文言词汇积累,方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大量的阅读与教学实践中发现,将特定语境中那个单音节文言实词,通过联想派生出一个并列式结构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语,以此作比对,从而推导出该文言实词可能具有双音节词语中另一半词素的意义。这一做法也可算是"互训"吧,它主要借助推断者的现代汉语积累,此种做法,笔者多有使用,窃以为可以作为推断文言实词的一条可行方法。此种推导的理论依据是,古代汉语用词多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词汇则以双音节为主。因此,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古汉语词汇往往借助并列式的构词方式,诞生了大量的现代汉语词汇,从而为我们运用互训法提供大量可行的素材。下面举两组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主要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考生复习文言实词 ,要在这些常见考查点上多下功夫。一、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发展 ,同一个词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 ,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词义变化的基本途径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例1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乃纵[反间]于燕B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C 而城中[鼓噪]从之D 燕军[扰乱]奔走此题考查古今异…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三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讲得很多。但我们还发现文言词语的多词一义现象也很普遍,并且有规律可循。如果这种多词一义现象进行归类整理,不仅能加深对词语的横向理解,而且对文言词语的复习将起到穿针引线,举一反三的作用。一、单义词多词一义。文言词语中几个单义词具有同一意义,也就是几个单义词的词义相同。这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的要求是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习和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掌握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据此,我们认为初中文言文复习,应着重抓住古散文,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文言词汇上,至于句式的特点,只需作一般的交待。和现代汉语相比,古汉语词汇的显著特点是:单音词多,古今词义有差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复习时抓住这些特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和辨析,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1、分清古今词义。单音节的词,要掌握词义的古今变化,困难并不太大,学生可以因为词义的古今差异较大而注意记忆,掌握得住,而且许多古今词义有异的单音词,可以把它放在多义词中加以归纳和辨析。常  相似文献   

17.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因素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大多数成语是从古代汉语继承而来,不少成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这些成语相沿袭用了千百年,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各种成分,如通假字、古今字、联绵词、词义的引申和假借、词类活用等.研究成语中保留的古代汉语因素,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学习古代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成语对照法     
文言文教学的成语对照法,是指用文言成语来印证文言词义或语法特点。它将记忆、思考和运用紧密结合,体现温故知新原则,是解决教与学、学与用关系的有效手段。对照形式举隅 1、指出成语语素(即文句中要解释的)的意义。如: ①楚楚可怜 (可怜体无比) (可爱) ②适得其反 (从下观之,适与地平) (恰巧) 2、用文句中的词造成语(词义不变)。如: ①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②将军身被坚执锐(身临其境) 3、写出与文句中加点词语有相同词法(或句法)特点的成语。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图穷匕见。见,同“现”,通假字) ②朝服衣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两个名词连用,若不是并列关系,其中一个名词用如动词) ③子墨衰(?)(礼贤下士。名词带  相似文献   

19.
<正> 在阅读文言文时,特别是对初学文言文的人来说,无论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哪一方面,都会碰到许多困难。诸如通假字、古今字、繁简字、文言虚词的多义多性等等,但其主要障碍是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往往要花许多时间,经常还要依靠工具书才能得到解决。汉语中的古今词汇,数量异常庞大,必须依靠逐个记住,不断积累词汇,而人们的记忆又总是有限的,再加上汉语词汇在不断更新,古今之间,千差万别,常会发生古今词义混淆,造成似是而非,囫囵吞枣,食古不化的现象。下面试就古今容易混淆的词及其一般规律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学具有强制性,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在大部分学生无较好的汉语口语的基础上培养其语言能力,并灌输优秀的传统华族文化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高其人文素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注重成语教学。其师资培养课程中有关古代汉语知识的教学,未设置"古代汉语"而专门设置了"文言语法"。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华文师资培养中的"文言语法"课程应注重古今语法对比以增强学生的现代汉语能力、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利用文言语法知识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并培养初步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