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边地从军多年,这其间他写下了许多反映边塞生活、描写塞外风光的边塞诗歌。他与高适齐名,同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二人并称“高岑”。岑参后来做过嘉州刺史,后世称之为岑嘉州,他的作品收入《岑嘉州集》中。在这部集子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是诗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时所作。安西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立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岑参就是在这个机构内任职,属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以雪为线索贯穿始终,从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着笔,…  相似文献   

2.
李红梅 《阅读与鉴赏》2007,(7):51-51,48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先后两次出塞,在边塞前后共达六年之久。边塞的大漠风情和戎马生涯,开拓了岑参的诗的境界。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岑参边塞诗的主要风格。《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七言歌行,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杰作之一.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守卫西北边陲,诗人曾两次戍边,曾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那里(现新疆库车县一带)生活过五六年,本诗就是一首当时边塞风光的赞歌.  相似文献   

4.
岑参是我国盛唐时期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边塞诗不管是写怀乡思亲,还是写边塞景象,或是写军旅生活,每一首诗都倾注着作者深厚的情意,渗透着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心。一岑参先后两次出塞,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岑参首次西行出塞,充任安西(今新疆库车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相当于现在秘书)。途中遇人京使者,写下了《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群星灿烂的盛唐诗坛上,曾出现过一位以雄奇瑰丽的独特诗风而蜚声诗坛的诗人——岑参。岑参早年丧父,自幼从兄读书。二十岁时至长安献书求仕,三十岁时中进士。先后曾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和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两度出塞。安史乱后,回到长安,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后被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诗作的题材很广泛,但以描写边地风光、从军生活和歌颂战功的边塞诗最有特色,最能代表  相似文献   

6.
岑参边塞经历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杰出的边塞诗人,当首推岑参。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中的代表人物,他的边塞经历最丰富,写作边塞诗最多(约有七十多首,其他盛唐诗人的边塞诗多则二十几首,少则几首),成就也最突出,其若干名篇至今传诵人口。这位诗人两次出塞、先后五年的经历,按之其诗篇及有关史料,历历可考。而今人论述和注释岑参边塞诗者,对此常不甚了然,往往年代舛乱,前后混置,以致背景不明,难以作出确切的评价。闻一多先生的《岑嘉州系年考证》(载《闻一多全集》卷三)和李嘉言  相似文献   

7.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于安史之乱前,天宝十三年(754年)。诗人当时在边塞的封常清幕府中任判官。这年八月,他在轮台(今新疆库车县东)送一位姓武的判官回京,写下了这首意新境奇,独具一格的送别诗。  相似文献   

8.
岑参(715-770)是盛唐时代的重要诗人,尤善长于边塞诗,因此被誉为边塞诗人。他曾两次从军出塞,有五、六年的边塞生活实践,对边地的奇丽风光,有很深的感受。他在诗歌创作上有追求新奇的特点,诚如杜甫所说:"岑生多新诗"(《九日寄岑参》),"岑参兄弟皆爱奇"(《渼陂行》)。他以纯熟的艺术技巧运之于边塞风物与边塞战争的描写,因此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杜确《岑嘉州诗集序》)  相似文献   

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歌行,是我国唐代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之一。岑参久佐戎幕,对边地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和体会。他曾以激越的情思歌颂边塞将士英勇的战斗精神,描写了多种多样的边塞生活。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在  相似文献   

10.
《今日教育》2013,(3):71
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  相似文献   

11.
岑参诗作大多以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为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其代表作之一.应该说诗人在状写边塞风光的同时,更多是在叙写守边将士的苦寒生活;而诗人在抒写惆怅之情的同时,也是在为边关将士言情述怀.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开江县沙坝埸永安中心校袁博渊、江西省莲花县坊楼南陂中学陈树清两教师来信,询及唐代著名边塞一诗人岑参之本贯及《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之异文问题,今答一复如次。一岑参,新旧《唐书》一俱无传,杜碓《岑嘉州集·序》,题为南阳人。晚出诸书皆据之,称南阳人。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云: 公讳参,唐荆州江陵人,其先世本居南阳棘阳,梁时长宁公善方始徙江陵。善方以降,岑氏谱系,可得而详焉”。  相似文献   

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语出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而“雪”是诗人描写歌咏的核心。诗人把祖国北部边塞迅猛而来的飞雪,写得豪壮突兀,气势非凡。以花喻雪,并不是岑参的独创,而以  相似文献   

14.
一.文本解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代表作,写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诗人以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军营送别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以及战友之间的真挚友谊。作为初中阶段为数不多的边塞诗,《白雪歌》值得我们细读。1、丰富的内容诗歌开篇,作者即通过北风猛、飘雪早、结冰厚、愁云多等景象表现  相似文献   

15.
岑参(716—770)河南南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天宝三年中进士,先后做过安西节度判官、关西节度判官、嘉州刺使五十五岁时客死于成都。岑参是一个满怀爱国热情具有雄心壮志的诗人,曾几度出塞,到过天山、轮台、雪海、交河,在这些地方度过了大约六年的鞍马生涯,因此他对塞外风光和军营生活体察十分深切,  相似文献   

16.
岑参是盛唐时代的重要诗人,尤善长于边塞诗,因此被誉为“边塞诗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作者任安西,北庭节度封常清的判官时,在轮台(安西节度使驻地)幕府中雪天送人归京之作。这首诗,旨在着力描绘我国西北边疆八月飞雪的景象,抒发雪中送客的惜别情绪。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重在送别,但送别又始终不脱离雪景。全诗共用了四个“雪”字;一为送别前的雪.二是饯别时的雪,三为送别时的雪,四为送别后的雪。一切都围绕着雪,雪是景物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典范的盛唐诗人,岑参一生有两次出塞经历。两次出塞的经历不仅奠定了岑参边塞诗人霸主的地位,而且为其边塞诗带来盛唐其他诗人所没有的奇峭之美。无论是写景、记事还是抒情,岑参都不以平凡语出之。岑参边塞诗的奇峭之美,首先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格调上。  相似文献   

18.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点睛之笔,表达的是诗人对好友孟浩然的依恋、眷恋之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则足盛唐另一诗派--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结尾之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武判官离别后的无限依恋、怅惘之情.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注释中,白草被解释为:一种晒干后变为白色的草。根据该注释,则白草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白色野草而已。然而,如果我们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话,那就不该如此解释白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在这首诗中,岑参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  相似文献   

20.
岑参是唐代以写边塞诗而著称的重要诗人.他虽早岁孤贫,却自能磨砺,三十岁中进士,天宝八年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天宝十三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安史之乱后回朝,受杜甫等人举荐,任右补阙等官,最后出任嘉州刺史.岑参一生几度出塞,久佐戎幕,对边地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着深刻的体察和认识,因此,他能够以大量独具特色的诗篇描绘出塞外生活的壮丽图景,能够以他那饱蘸报国激情的诗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古人所谓“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即指他的边塞诗而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