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邮集展品是作者经过精心选题与构思,用集邮品创作的艺术品。这种集邮艺术作品同一切艺术作品一样,可以利用多种手法来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抒情就是其中一种手法。所谓抒情,就是抒发人的情感。任何艺术作品在一定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都会利用抒情来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烘托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以便打动受众,让受众欣然接受。现实生活中,各门类的艺术作品,莫不如此。诗、词、歌、赋自不必说,是依靠抒情而存在的艺术。音乐、绘画、影视、戏剧也无不利用抒情手法来表现其主题,增强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明 《集邮博览》2009,(11):35-36
近日拜读孙士毅先生的《国际邮展邮集用语之我见》一文,现谈几点个人的看法。笔者是一名技术人员,在研究所干了一辈子科研工作。那时学习英文、俄文,只是为了阅读有关外文科技资料,并没有想过要与外国人说话(在20世纪60年代,像我这样的人也不可能碰上外国人,就算是碰上也会躲得远远的),也就  相似文献   

3.
立健 《上海集邮》2003,(8):45-45
广东梁有为问 参加国际邮展的展品中,说明文字都要译成英文,请问如何能把这一工作做好? 立健答 译好展品中的说明文字,确实是个难题,尽管当今懂英文的人士很多,但集邮展品毕竟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在一般情况下,颇难恰如其分地译准、译好,哪怕一些专门搞翻译工作的英语专家,也难等闲视之。现在把不同类别展品的翻译要点和注意事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集邮与国际集邮的接轨,以及人们对FIP邮展规则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理解,集邮者认识到说明文字在邮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但是邮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对邮品进行研究拓展的重要媒介,是集邮者知识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专题邮集在现代邮展特别是基层邮展占有相当的比例。一部优秀的专题邮集以丰富多彩的邮品、奇思妙想的故事、赏心悦目的编排,带给观众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而现代集邮的专题展品,由于规则的宽泛包容吸引更多集邮者加入组集、参展的行列,从中得到乐趣。以《北京市现代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为例,涉及专题展品的,主要有一框展品、开放类和节俭类。  相似文献   

6.
2001年全国邮展是全国集邮联成立以来的第7届全国邮展(包括’98天津国展)。非竞赛性展品包括荣誉类的3个珍品展柜,以及特邀类的14部71框邮集;竞赛性展品有10类242部1291框邮集和81项文献,展品总框数超过了此前最多的’93国展。参展单  相似文献   

7.
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中,上海共有9部展品参加竞赛类展出,其中邮集5部、文献4部。另外,本届邮展在新设试验性的开放类中,上海也有1部展品入选。 5部参加竞赛类展出的邮集分别是: (1)荣正光《华东解放区邮政(1945—1950)》(邮  相似文献   

8.
以宣传世界邮政日、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20周年和遴选明年中国’99世界邮展展品为主题的全国性邮展于1998年10月9日至13日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行。观众约4万人次。 这次邮展在展品方面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除了几部曾获世界邮展金奖或亚洲邮展大金奖的邮集(如沈曾华的“华东”邮集、李曙光的“军邮”邮集)  相似文献   

9.
一部集邮展品如果要想在邮展上获得大奖,其邮品的珍罕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珍罕性"对展品是否获奖、获奖大小的影响,我于2017年参与某省的邮展"驿路·丝路·复兴路"全国集邮巡回展,能够参展非常高兴,进入展厅,可以发现高手如云,作者中有许多都是老前辈。再看看邮集,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如《黑便士》等邮集,还有一些高价购买的"成品",  相似文献   

10.
1996年5月20日北京京华会举办第二届全国民间一框极限邮集非竞赛类展览,全国15个省市的69部一框极限展品参展。我编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屋顶》一框极限展品参展。2002年1O月12日山西省太原市举办一框邮集巡回展,共有41部一框展品参展。我编组《长城的建筑造型》一框极限展品参展并获一等奖。现就我编组一框极限展品的实践过程和学习体会,对一框极限展品及其制作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邮政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承办的2001年全国邮展于9月21日至25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这届邮展的宗旨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在新世纪进一步推动我国邮政与集邮事业的发展。这届邮展的展品共251部,1626框,其中评审员邮集9部,49框,文献类展品61部,余为各类竞赛性邮集。上海参展的有17部展品,除刘  相似文献   

12.
由于极限邮集每个贴页限定展出两张极限片,使得素材的排布趋于格式化,而邮集的说明文字也因此受到影响。也就是说,极限邮集的说明文字也有相应的格式或规律。然而在集邮者制作的部分邮集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规范现象。一、将“计划”写成“目录”尽管一些国际评审员、国家评审员在讲课时多次提到,不要把邮集的“计划”写成“目录”,但是在国内的邮展上仍然可以见到一些邮集的计划页出现“目录”的字样。目录是书刊内容的顺序排列。而计划则是一部展品构成总的框架,章节之间存  相似文献   

13.
一、编组专题集邮展品模式的沿革专题集邮收集方式的出现已有100多年了。专题集邮展品的正式展出也有80多年了。据记载,1863年6月英国就出现了与传统集邮不同的收集方式,即按同图案邮票和以邮票发行目的来收集邮票的方式。1870年7月在集邮杂志上有一篇名为《肖像邮集》的文章,介绍了一部人物专题邮集。直到1928年卢森堡的著名集邮家伯那德·菲塔在欧洲国际邮展中才正式展出了他的专题邮集,因此,他被认为是专题集邮的创始人。开始,专题集邮是以同一类图案邮票(不考虑邮票发行目的)进行邮票收集和编组邮集的。以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步入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宽阔的展场,琳琅满目的奥林匹克邮集、钱币、徽章、艺术品令人目不暇接。在众多的藏品中,邮集堪称重头戏;而在众多的参展邮集中,由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提供的邮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陈谷 《集邮博览》2008,(1):26-28
对于邮集、展品和邮展,集邮者并不陌生,它们被称为集邮活动的塔尖。作为集邮者,有关"塔尖"里的事,相信您会感兴趣。包括做邮集的人、邮品的来源以及展品的评审和归宿问题,本文会做一番介绍。现在,让我们沏上一杯茶,在阵阵茗香中细嚼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6.
王双木 《上海集邮》2001,(11):21-23
2001年全国邮展是全国集邮联成立以来的第7届全国邮展(包括’98天津国展)。非竞赛性展品包括荣誉类的3个珍品展柜,以及特邀类的14部71框邮集;竞赛性展品有10类242部1291框邮集和81项献,展品总框数超过了此前最多的’93国展。参展单位有39个(包括51个省区市邮协和7个全国性行业邮协以及人民邮电报社),其中33个单位“沾金”,获奖情况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17.
集邮是一项陶;台情操、增加知识、愉悦心情的收藏活动。编组邮集,进而参加邮展,是集邮爱好者追求的目标之一。经过收集、整理、编组制作出邮集(展品),通过参展来检验自己的收藏水平、知识多寡和编排技巧。在编组邮集的每一个阶段都渗透着集邮爱好者的迷茫、思索、追求、汲取、懊悔……喜悦。笔者是一名专题集邮爱好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编组专题邮集的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影响下拉丁美洲历史的人物》(以下简称《影响》)是一部极限邮集。在竞赛性邮展中,它属极限类展品三种不同组集方式中的"按国家或国家集团"一类。这种邮集的特点是既没有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又没有一个富有逻  相似文献   

19.
中华历史文明全国集邮展览于2005年11月6日至8日在湖南省澧县举行。按照邮展组委会的意见,划归邮政历史类别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有13部,划归一框类别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有3部。一、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占有一定比例参展总计150部邮集中反映邮政附加费内容的邮集共16部,占16.6%;总计556框展品中邮政附加费邮集有68个展框,占12.2%。其中在邮政历史类别共展出25部邮集,而第一次获准参展的邮政附加  相似文献   

20.
朱文龙 《上海集邮》2002,(10):30-32
在去年南京全国邮展上,我的《国庆》邮集获得试验类二等奖,本是自己组编这部开放类展品的随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