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创立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为中国革命奠定了胜利之基、力量之源,并最终扭转了中国近代历史之命运,建立新中国。所以,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同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内产生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发展成为科学体系,指导中国革命全面胜利、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证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只能来源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接受具体实践的检验,并在具体实践中发展。革命实践是检验革命理论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完整理论体系以及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广大党员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发挥了模范作用。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胜利发展,促进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成熟。事实说明,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的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多年的斗争历程中,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国,是我们坚持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的结果。理论基础的决定作用,显示了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6.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先进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则进一步推动了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其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最终树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来自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来自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时期胜利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来自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形成的俄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8.
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赵炳章陕西省社会科学院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举世注目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召开的。当时面...  相似文献   

9.
在东北地区,抗战前中国共产党与朝鲜民族独立运动的关系,经历了中朝共产党各自为政时期、中朝共产党关系调整时期和中朝共产党关系受到左倾错误冲击时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朝鲜革命者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又是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彻底的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战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毕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事业。”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1.
重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赢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保障,学习促成了党的创立,促进了革命的胜利,推动了新中国的建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具有充分的党史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旗帜,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旗帜,是指导我们前进的锐利思想武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也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指导作用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是中国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应以史为鉴,大力弘扬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淮海战役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和发展需要,对广大军民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广大军民战斗和革命热忱,从而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淮海战役时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一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战争的旗帜,充分发挥自身领导核心作用,正确领导人民群众,开辟了抗战的科学道路,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在探索救亡图存之道时凝聚而成的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源头,其不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还能与不同的历史时期紧密结合,而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继承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做到其精神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对于弘扬建党精神、延续红色血脉、争取更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文对中法战争的结局和战争指导方面的得失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论述,指出中法战争中国在军事上的胜利是显而易见的;清最高统治者腐败,是乘胜求和,断送胜利成果的根本原因;爱国军民发挥了积极抗敌的重要作用,中国在第二阶段沿海防御、陆路反攻时制定了符合当时主客观情况的指导策略,特别是冯子材等爱国将领身先士卒,正确组织指挥,为中法战争中国在军事上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出发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可以说,都未离开实事求是的思想。只有坚持这一思想,中国革命和事业才能取得胜利,改革开放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建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根据国情,毛泽东在1938年5月,在延安抗日战争研讨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该文中分析和揭示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和步骤,提出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系统的介绍了抗战的三个阶段,也提出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人民,号召和鼓励人民坚持抗战,努力斗争,争取最后的胜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给予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带来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相勾结,推行内战和独裁的反动政策。为了号召最广大的群众力量进行革命,中国共产党在宣传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的宣传策略。群众路线的科学运用增强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积极性,保障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成功,也最终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在宣传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宝贵历史经验,对现在发展宣传事业仍大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