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捕蝉     
暑假,我去外婆家玩,一天,太阳火烧火燎的。我们村前的几棵大树上,传来了“知了,知了……”的叫声,好像开着热闹的音乐会,我多么想捉上几只蝉啊!经过一番准备,这天下午,我提着一只自制的笼子,扛着塑料网,竹竿等捕蝉的工具,向柏树林跑去。一只蝉正趴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我高兴得跳起来,举着网兜扑过去,网兜在空中晃动,还没等AONIANZUOWENFUDAO到下罩,蝉便“吱”地一声飞走了。我太激动了,反而成不了功。这时,不知怎地,我突然想起了课文中学过的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  相似文献   

2.
杭心童  黄群 《科学课》2008,(8):63-63
夏天,人们在树荫下乘凉的时候,常听到"知了,知了……"的叫声,大家都知道那是蝉(俗称知了)在叫。蝉为什么会叫?带着这个疑问,我捉了两只蝉放在笼子里,只听见有一只蝉在叫,另一只却在一旁爬来爬去。于是,我把那只会叫  相似文献   

3.
蝉鸣的秘密     
暑假,爸爸从苦楝树上捉来了两只蝉,放在家里的纱窗上。它们总是“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这刺耳的声音吸引了我。我伸手抓过一只蝉,发现它们的嘴  相似文献   

4.
森林里,有一所学校。新学期开始了,小杜鹃、小八哥、小鹰、小山雀都上学校去学习了。小知了说:“妈妈,妈妈,我也要去学本领。”蝉妈妈很高兴,给小知了买了新书包,对他说:“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大森林。”  相似文献   

5.
童真难忘     
正8月14日晴小时候,在夏天,我养过一只蝉。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却让我深陷快乐,不能自拔。那时正是七月中旬,太阳好似一个放着金光的大火球,到处烈日炎炎,好像让人深陷火焰里似的。在这闷热的天气中,仿佛空气中氧气已经消失了,让人呼吸困难。这时,我刚好和爸爸从幼儿园回来,突然,有一只大蝉飞到了一棵大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唱  相似文献   

6.
刘雪丹 《江西教育》2023,(21):63-64
<正>朋友送了我一幅画。拿到手后,我十分惊异,这分明就是一只活生生的蝉!它伏在石头上,好像伺机等待着什么。看着石头上这只轮廓鲜明、饱满透亮的蝉,我爱不释手,萌生了些许感动……教书这几年,每每在写作课上提及环境描写的作用,需要举例子说明时,“蝉”就会以负面形象“华丽登场”,学生可能会这样写:“午后,太阳炙烤着大地,酷暑难耐,树叶耷拉,花草干瘪。窗外,树上的蝉还不屈不挠地呐喊着,此起彼伏,‘知了知了’的声音直逼耳膜。”  相似文献   

7.
我经常和爷爷在公园里玩。有一次,我听见柳树上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虫子在树上唱歌。爷爷告诉我,这是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蝉。我悄悄地靠近它,听见它唱的总是一个调子——知了知了。好有趣啊!我十分好奇:知了总是唱重复的内容,那它是怎样发音的呢?我和爷爷捉了一只知了,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我观察到它全身光滑,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两对翅膀,三对足。在观察知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知了叫的时候,它的口并没有动,而翅膀却老在扇动,不叫的时候,翅膀也不动。这是怎么回事?是…  相似文献   

8.
诗歌     
夏天来到了, 太阳当头照。蝉在高声唱: “知了——知了——”瞧,他有多骄傲, 好像他什么都知道! 一天大清早, 蝉在睡懒觉。勤劳的小蜜蜂, 在他身边叫: “蝉哥哥,快起床, 懒懒洋洋的多不好。”  相似文献   

9.
蝉鸣之谜     
炎夏的午后,人们总能听到不绝于耳的蝉鸣声。“知了,知了……”这是蝉躲在树枝上,扯破“嗓子”唱出的嘹亮歌声。蝉鸣开始时,是低沉的冬冬声,逐渐才变成洪亮的歌声。天气越闷热,蝉叫得越欢快,鸣的时间也越长。  相似文献   

10.
听蝉     
李笙清 《山东教育》2014,(Z6):103-104
“数家茅屋清溪上,千树蝉声落日中。”发现夏天不知不觉间莅临,并不是因为气候的自然变化,于我而言,那林荫中的数声蝉鸣,由远及近,渐渐汇成一支充满激情的乐章,在耳畔久久回响,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才会感到夏天是真的来了。蝉,又称知了,与蝉相伴,倾听其声,于我来说,是童年就有的乐趣。每当夏季来临,我就会拎着筲箕,在大大小小的树身上,寻找蝉从土壤中钻出爬到树上由蛹变蝉后蜕下的壳。知了壳呈土黄色,除了一副完整的外壳外,里面空空如也。那时,我们常常将寻到的知了壳送到收购站或中药店里,然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个飞碟!"蛤蟆先生说。但是谁也不相信他的话。蝉在红果冬青上"知了、知了"地叫,蛤蟆先生以为蝉在跟他说话,就说:"你知道了?你怎么知道的?你为什么会知道呢?""我知道你是个神经病,丑八怪!"蝉说。  相似文献   

12.
捕蝉     
暑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去莲花山玩耍。到了莲花山,我和爸爸漫步在林间小道上,只听到一阵一阵"知了,知了"的蝉叫声从四面八方的山林中扑过来,让人仿佛置身于蝉的世界。我突然  相似文献   

13.
蝉的话题     
夏天雨后的早晨,于洋一进门就举起纸盒大声喊:“你们猜这纸盒里有什么?”孩子们愉快地猜测着:“是一只蚂蚱。”“是一条大青虫。”“是一只蝴蝶。”于洋得意洋洋地打开纸盒说:“都不是,是一只知了!”孩子们顿时议论开了:“我知道,它叫‘蝉’。”“这是一个损害树木的坏蛋。”我问:“你们知道它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谁也说不出来。看到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我想:现在正是蝉多的季节,何不带他们去寻找幼蝉呢?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只沾着果酱的塑料袋,一阵风吹来,我开始了一段难忘的旅行. 轻轻地飘啊飘,我慢悠悠地来到了一座小山林.哇,世界多么美丽!鸟儿们站在树枝上一展歌喉,蝉也和着节拍"知了知了"地叫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小兔子在欢快地蹦蹦跳跳,小松鼠摇摆着毛茸茸的大尾巴……我想:世界多么美好呀!唉,可惜我是一只脏脏的塑料袋,是白色污染.这是多么不合拍啊!忽然,又一阵风吹来,我又被带走了.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12日星期一晴夏天骄阳似火,蝉(chan)儿躲在树叶底下“知了、知了……”叫个不停,好像在唱:“嘿(hei)呀呀,快来啊,树下真凉爽(shuang)!”行路的人来到大树下,种地的人也来到大树下……  相似文献   

16.
蝉是大家熟悉的一种昆虫,每到夏天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蝉生活在高高的树枝上,古人把它当作高洁的象征。汉代官员有在官帽上附蝉翼的习惯,意在警策自己要像蝉那样高尚纯洁。古代诗人常吟蝉写蝉,抒发情怀。  相似文献   

17.
何处落笔     
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文章回忆童年时的一次捉蝉趣事。文章的开头两个自然段是这样写的:小学的时候,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我都要从一片枝繁叶茂的树林里走过。每到夏天,那林子里会有很多蝉,“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心情好的时候,我也会跟着喊两声;要是心情不好,听起来不知道有多  相似文献   

18.
捕蝉     
暑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去莲花山玩耍。到了莲花山,我和爸爸漫步在林间小道上,只听到一阵一阵知了,知了的蝉叫声,从四面八方的山林中扑过来,让  相似文献   

19.
蝉诗三绝     
蝉,俗名知了,栖于高树之上,古人误以为蝉靠饮露为生,因此视为高洁之物,加以偏爱,歌以咏之,生产了一些咏蝉诗作。在唐人咏蝉诗中,有三首深受后人称道,被誉为蝉诗“三绝”。“一绝”是虞世南的《蝉》。虞是隋朝旧臣,由于才高学广,为人正直,被唐太宗重用,声名远播,因此有感而发,托物寓意。诗为:“垂绥清  相似文献   

20.
例文蝉(chan)与狐狸蝉在一棵高树上唱歌。狐狸想要吃它,想了这样一个计策。它站在大树前,赞美蝉的美妙的声音,劝它下来,说是想要看一看它是怎样发出这样美妙的声音的。蝉猜到狐狸在打鬼主意,便摘了个树叶,抛了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扑了上去……蝉说道:“喂,伙计,你以为我下来了,那就错了。我自从在狐狸的粪里见到了蝉的翅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