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斯帝国对希腊城邦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元前 5— 4世纪 ,波斯帝国对希腊城邦世界的政策经历了从武力征服到保持城邦均势的演变。波斯从希波战争中的惨败吸取经验教训 ,及时调整了对希腊城邦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演变不仅使波斯摆脱了战败的阴影 ,改善并提高了帝国的政治地位 ,而且还利用希腊城邦间的混战来削弱希腊城邦的力量。事实证明 ,均势政策不仅使波斯帝国从中受益 ,而且也充分显示了波斯帝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的交往,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峙,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碰撞,是帝国政体与城邦政体的较量。波斯帝国无限征服的欲望是其与希腊交往的内在动因,希腊城邦的殖民化运动是希腊与波斯矛盾的导火线。两者为各自的国家利益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博弈,也使得两者的交往在各方面都颇具特色,对以后的大国交往与大国关系提供了各方面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历时近50年之久的希波战争,希腊人最终取胜波斯.雅典城邦逐渐成为希腊世界的主宰.雅典城市在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希腊世界的中心地位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加强和巩固.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利,加剧城邦危机,维护和扩展雅典城市作为城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诸多因素逐渐失去,雅典城市不再是"全希腊人的学校",随雅典城邦的衰落而式微.  相似文献   

4.
物质生活上的自足是古代希腊城邦形成的基础,也是各城邦公民在政治上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基础。如果没有城邦的独立自由,就没有公民的独立自由,这就使古希腊城邦的公民都具有维护城邦国家独立完整的强烈意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为祖国牺牲的精神。因而,崇奉独立、自由与爱国主义成为古代希腊政治文化的突出特征。希波战争后,在波斯帝国的影响下,雅典将自己与提洛同盟诸盟邦之间平等的关系变为奴役关系,而成为"雅典帝国"。但是,在根深蒂固的独立、自由和爱国精神激励下,以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其他城邦,对雅典的奴役进行了抵制和反抗,从而使"雅典帝国"迅速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5.
波斯在雅典争霸中初期,其遏制的对象主要是雅典,采取的方式是挑拨斯巴达与雅典开战,联合与支持斯巴达,与斯巴达结盟,共同遏制雅典霸权,从而控制希腊.从中渔利。后来随着国际形势和斯巴达对外政策的改变,波斯转向推行两极遏制政策,即挑动希腊争霸双方对峙和战争,并不明显地支持哪一方。从而达到削弱双方和控制希腊的目的。波斯在斯巴达争霸期间,采取轮流遏制政策,既支持反斯巴达同盟以遏制斯巴达霸权,又支持斯巴达霸权以遏制反斯巴达同盟。波斯在底比斯争霸期间则采用轮流遏制政策。致使希腊的几大城邦分崩离析,一蹶不振。波斯的遏制政策影响和制约了希腊历史的发展走向,使得曾经一度高度发达的希腊奴隶制各城邦,竞没有一个能完成统一希腊的大业。这场古代冷战的效果不亚于现代冷战。  相似文献   

6.
因经济文化交往不发达,古代战争成了一种交往的形式。为了弥补经济的空虚和转嫁国内矛盾,亚历山大远征波斯帝国,并征服了东方许多地区。他的东方政策和远征使亚非各地出现了混合型奴隶主阶级,并使奴隶制经济发展中心从希腊转移到了东方。希腊文明和东方文明的混合还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科学的发展,使希腊出现了奴隶制发展的外部极盛时期。  相似文献   

7.
论政治制度对希波战争双方胜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希波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古今中外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不同的政治制度是导致希腊战胜波斯的最重要因素,即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对波斯君主专制的优势,使希腊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士气、策略和将领影响冷兵器战争最甚,希波战争双方在这三方面表现殊异,造成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制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试论波斯帝国的行省与总督周启迪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独立发展的最后阶段和集大成者。它不仅在征服战争的规模上和征服地区的广大辽阔方面大大超过了它以前的帝国(如埃及帝国和亚述帝国),而且在反映古代西亚、北非文明的成熟程度上也要比它们深刻得多。对被征...  相似文献   

9.
希腊人在波斯帝国发动的第三次希波战争中,因萨拉米斯海战的胜利而最终战胜波斯。作为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希腊的胜利为西方文明的独立发展赢得了必要的安全保障,从而形成了现今的东西方文明并立共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希腊城邦争霸战期间,波斯并未退出希腊世界的舞台,而是更为隐蔽和有效地推行遏制政策。表面上看,波斯的遏制政策是杂乱无章的,从其遏制的对象上看是变化多端、反复无常的,从其政策形式上看,也是类别不同,历时而变。本文结合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以及反对霸权与国家利益三对因素的分析,认为对波斯遏制政策起主导作用的仍是其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
伊索克拉底《泛希腊集会演说辞》中的泛希腊主义提倡城邦和睦,而非希腊统一民族的形成,其包含着与"雅典中心主义"情结的互异与交融。当两者被调和,并以共同为反波斯战争和雅典—斯巴达联合领导权加以宣传时,泛希腊主义经常被强调;"雅典中心主义"在呼吁雅典领导权的论述策略中对伊索克拉底而言更具实际意义。他既利用"雅典中心主义"对抗斯巴达人,从而为雅典在前4世纪重新恢复其帝国旧有领导地位的诉求提供动力,又利用泛希腊主义作为证明雅典领导权合法性的道德、舆论和历史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小国寡民的特性、地理条件、族缘与宗教、安全利益与霸权、波斯入侵与泛希腊主义五个方面分析了古希腊城邦同盟形成的原因。实际上,每个城邦同盟往往不是在某个因素单独作用下形成,而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影响同盟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最根本的一点,结盟的城邦都是以维护本邦利益为出发点,最终目的是保卫或加强本城邦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奴隶制城邦的形成和广泛出现,是希腊古风时代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各地先后产生了许多奴隶制城邦。城邦的出现与发展存在着诸如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等等诸多因素。然而,城邦的形成、邦内的生活、行政乃至对外战争,无不与一事物有着莫大联系,此即宗教信仰。本文即将就宗教信仰与城邦之关系,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4.
神奇的古希腊世界,城邦林立,为争夺势力,攻占城池,各大城邦组成联盟,以相互抗衡.本文试从世人熟知的马拉松战役入手,从雅典、波斯双方战术布局,兵种相克,地形利用,心理揣测等方面剖析马拉松战役中雅典胜而波斯败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第五章古代希腊一般问题:1.了解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2.了解希腊城邦的建立、发展和衰落以及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时代与希腊化时代。重点问题:掌握斯巴达和雅典两城邦的概况。重点名词:荷马史诗梭伦改革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亚里士多德  相似文献   

16.
(六)古希腊雅典时期的辉煌科技泰勒斯曾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预言过:波斯帝国将会入侵爱奥尼亚。当时的城邦居民不以为然,而入侵者的威胁变为战争的现实时,人们后悔没有听泰勒斯的警告,但为  相似文献   

17.
答: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对波斯战争的胜利促进了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当时,希腊许多生产部门普遍使用奴隶劳动.农业中使用奴隶较早,如在斯巴达.其他城邦在农业中使用的奴隶以贵族大地产中较多;在雅典等小农经济比较巩固的城邦,一般小农皆为自耕农,有的使用一两个奴隶.使用奴隶劳动最为普遍的还是手工业.在工商业发达的城邦里,手工业生产的许多部门,如金属冶炼、武器制造、皮革生产、陶器生产、乐器制造、药品制造等等,都有使用奴隶劳动的手工业作坊;小型的一般有奴隶五、六人至十人,大型的在二、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4世纪,希腊在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的统治下完成了统一。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位英明的军事家,他的军队都誓死效忠于他。征服希腊后,亚历山大大帝又指挥军队在长途奔袭埃及和印度前,于公元前334年先侵占了波斯帝国。到他32岁去世的时候,他已经控制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帝国。长期的对外征战,亚历山大帝国内建立起许多希腊式的城市,其中一些城市还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因为希腊语言和文化的广泛传播,这段时期又被称为希腊时代。  相似文献   

19.
如何解释希罗多德对波斯的同情态度,史学界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注重从希罗多德的政治背景和史家素养来考察他对波斯的立场。笔者认为,希罗多德对波斯的态度,主要是受到希腊文化传统中宽容精神的影响。古希腊人的宽容精神,从荷马时代到城邦历史的终结,代代相传,最后积淀为希腊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亚历山大远征波斯的目的,并非因波斯躁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了刺杀腓力二世。这是因为,刺杀腓力二世的凶手与波斯帝国没有关系;亚历山大和奥琳比亚丝有最大嫌疑是凶手的幕后人;复仇仅仅是作为希腊人向波斯进军的口号,亚历山大远征对希腊文化的传播和移植都有促进作用。使东方的世界更为希腊化。他的文化帝国比军事帝国更为长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