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违法犯罪现象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改革,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日益增多,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对我国法治的建设,对未来少数民族发展建设,对全面促进高职院校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些年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各类违法犯罪现象也频繁发生,告诉我们仅仅从"道德与法律"课上并未让少数民族学生们真正懂法,传统的法律意识培养需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选课已成为常见的现象,在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逃课现象更加严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最后一批录取的大学生,他们的逃课原因和特点有别与本科院校学生.本文从学生、学校、社会影响三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逃课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此问题的思路,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解决逃课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违法犯罪人数和发生率急剧增加,业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高职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以围绕高职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问题,探讨了高职学生犯罪现状、当前预防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展普法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合格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开展普法教育是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高职院校学生违法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开展普法教育应该注意端正指导思想、完善运行机制、改进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惠娟 《考试周刊》2009,(26):36-37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杀的现象屡有发生,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揭示了引发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自杀问题突出的深层次原因,探讨了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学生违法犯罪对学校的正常教学与管理已造成较大的影响,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在校生违法的特性加以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平台,是学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严重的学生逃课现象。学生逃课一方面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挫伤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逃课现象已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产生逃课的原因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现在社会和高校中存在的客观原因。研究高职院校学生逃课现象,要本着科学、客观、全面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遏制高职学生的逃课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高职大学生中的失信现象仍时有发生.通过调查分析了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状况,提出了广东高职院校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基本内容,并探索广东高职院校大学生信用体系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高职学生,虽然属于大学生群体,但是这些学生没有受过高中教育,多数来自于初中阶段低分数段学生,整体素质位于大学生群体最低的一个层次,礼仪严重缺失。本文通过分析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的现状,找出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缺失现象的原因,提出了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应采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上升趋势.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寻求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基本对策,对降低在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普通高校扩招的今天,大学生群体与日俱增,大学生们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犯罪的案件一再增多,人数急剧上升,手段及犯罪类型也逐步增多,大学生理应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却偏偏走上犯罪的道路,成为阶下囚,真是令人痛心,让人为之惋惜。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犯罪现状出发,通过对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及主要原因的剖析,提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与解决大学生犯罪问题,是各界人士的共同任务。问题的解决对于全社会的稳定,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犯罪现状进行阐述,从实际出发,从而进一步提出新时期中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的相关对策,以便对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能够有所帮助,完善我国的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刘颁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61-63
从1994年,我国正式成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间,它是所有可被访问和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大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走在了社会的前列,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全新平台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近年来大学生涉网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如何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抵御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了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犯罪并不是孤立的行为和现象,造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很多,其中心理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青年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偏差形成的因素,并对大学生心理承受力与犯罪关联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犯罪的类型和原因,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力,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大学生犯罪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大学生犯罪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并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比例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犯罪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减少与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引起大学生数量猛增,大学校园犯罪率也逐年增长。大学生犯罪呈现侵财案件高发、手段智能化、女性犯罪增长的特点。究其原因,社会转型时期控制系统弱化以及大学生的个体原因是促使其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犯罪群体犯罪心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形成,主要建立在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协调、社会化过程中不适应基础上,并在社会化过程中缺陷、角色冲突、社会控制不良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应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作用,做到综合预防。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犯罪具有一般犯罪构成的特征,又因其主体身份而备受关注。对大学生犯罪处罚看法不一。大学生犯罪犯罪率和犯罪人数上升,并呈现出手段、类型多样化、动机复杂,危害行为智能化和暴力化的特点。以满足刑法适用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阐述基于大学生身份的从宽处罚背离了基本法治原则、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同时也不利于刑法任务及刑罚目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