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晶  陈丽娟 《东南传播》2011,(6):124-1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播.而传播总是与传播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受保护的,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为传播环境的变迁.本文通过分析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地区"贤孝"的传播环境的变迁,探讨传播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  相似文献   

2.
王胜利  刘姣姣 《传媒》2021,(17):38-40
"青耘计划"是一项由新闻媒体联合多方机构共同推出的脱贫攻坚助农行动.本文以中国青年报"青耘计划"为例,介绍和探析新闻媒体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媒体优势开展青年助农行动,借助电商手段使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交网络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输入,"丧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丧文化"产生的原因、传播机制及对青年群体所带来的影响,就"丧文化"对青年成长和社会造成的冲击与影响进行反思,并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凡尔赛文学"指的是先抑后扬、明贬暗褒式的低调性炫耀话语体系.在网络新媒体的助推下,"凡尔赛文学"从亚文化圈层迅速扩张,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无法忽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符号化、自我矫饰、形大于实是"凡尔赛文学"最为明显的文化表征.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戏谑的姿态消解阶层冲突与身份焦虑."反凡尔赛文学"的抵抗性生成昭示着青年亚文化群体在与主流文化的抗争中寻求属于自身的话语塑造与话语表达方式,用一种温和的反叛方式完成自身的话语体系和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5.
戴文红 《新闻界》2007,(3):47-48
青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生力量,新农村文化建设对其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文化载体的媒介,农民和城市居民当前在资源享用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媒介的农村传播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农民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必须对青年农民媒介消费的观念、行为以及潜在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突破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媒介传播的"瓶颈"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伏静怡 《东南传播》2021,(10):27-30
传播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社会之中,小镇青年通过影像实践在积极建构自身话语的同时也塑造着新的"地方"文化和认同.本文从小镇青年这一群体的媒介化实践框架切入,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小镇青年是如何将地理实体与人们的想象联结起来,建构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帮助乡村完成文化失落地到文化根源地的转身.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20,(12):F0002-F000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为疫情信息传播研究而专设的栏目"青记观察"推出了80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大力支持和欢迎。今年,《青年记者》杂志将加大对"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的打造,除了"青记独家"将继续对杂志刊发的优秀稿件进行摘登外,还将推出全新栏目——"青记观察":不再局限于对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观察和研究,刊登更多对不同热点传播现象的观察性、分析性文章.  相似文献   

8.
刘涛  钱钰 《传媒》2015,(18):75-77
文化遗产传承是大众传播重要的社会功能.中国有将影视传播与"活化"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历史传统.当下, "活化"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但彰显了影视传播对"活化"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也为丰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肖东升 《传媒》2000,(9):42-43
我是<农村青年>杂志的长期读者.在琳琅满目的报刊之林中,她是个不事张扬也绝非显赫的角色.她的魅力在于有执著坚定的追求,有朴实无华的风格,她以自己的个性折射时代,以特有的角度反映社会.我翻看今年上半年<农村青年>杂志后,有这样一些印象,即<农村青年>抓住了"农"、"青"、"新"、"深"四个字.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社会群体的"小镇青年",其数字化阅读在手段、行为与内容方面有突出的特征.研究发现,他们的数字化阅读行为具有因生存环境所限依赖单屏阅读、付费阅读率低,受"脱域"处境影响以虚拟社区成员的方式阅读,受文化资本匮乏影响喜好"爽文"题材等特征.这造成该群体易身心迷失,形成"信息茧房",同时主流话语遭到消解.对此,有关部门需重视该群体,以提供适宜内容,促进群体间交流,并提升家庭文化资本等方式来应对.  相似文献   

11.
裴敏 《东南传播》2021,(6):91-94
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推使亚文化领域发生变革,二次元作为青年亚文化中受众较多、影响力较大的一支,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从一开始的小众边缘文化逐渐走向大众视野.由于二次元借助互联网特性主动建立了壁垒明确的圈子,其"大众化"过程也经历了从被动适应外部力量冲击的"被大众化",到主动抓住机会发展更加丰富的文化与经济的"主动大众化"的两个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二次元同时也在实现自身圈子的重构,以一种新的形态区别于其他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那么,如何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笔者曾作为燕赵都市报"守艺"栏目的编辑,认为非遗传播需要深挖内容;拓宽传播渠道,丰富呈现形式;增强互动,提升传播效果;打造IP,重视视频化呈现.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孕育了新媒体时代粉丝文化的成长,粉丝文化因其覆盖范围广泛、群体实践形态各异、对形塑青年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主流意识形态对其渗透和引导成为题中之义.粉丝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主流意识形态以"嵌入"代替"收编",发挥偶像的中介作用,针对不同粉丝群体的行为特点,采取不同嵌入路径,即"加冕-挪用"路径和"钳制-妥协"路径,并分别以王俊凯探访最高检和"227大团结事件"为例进行结构和过程说明.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青年建立了"民协"、"民青"、"新青"等秘密组织,这些秘密组织以及以爱国民主青年为核心的革命进步团体,成为国统区群众运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青年建立了"民协"、"民青"、"新青"等秘密组织,这些秘密组织以及以爱国民主青年为核心的革命进步团体,成为国统区群众运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历史建筑、遗迹是城市的文化遗产。如何有效地继承并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城市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公共图书馆是具备多种功能的文化机构,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以福州的大型文化遗产"三坊七巷"为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意义以及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裘新 《传媒》2017,(24)
在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简称"青记")成立80周年之际,我们相聚在"青记"诞生地上海南京饭店,举行"青记"成立会址纪念馆揭牌仪式,共同见证纪念馆的落成开馆.  相似文献   

18.
政治传播批判视角:青奥会的品牌优势与媒体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璐 《新闻界》2012,(1):47-49
青奥会是基于普适价值观、公平正义、群体身份、市场潜力等要素定义的全球青年品牌赛事,赛事品牌优势在于推行全球普适价值观和建构青年群体身份认同.青奥会的全球媒体形象紧密围绕青年的性格特点建构神话想象,高度契合奥运会的神话传统,致力展现青年的纯真与活力,存在三种媒体形象建构模式,即表现文化多元与城市活力的新加坡模式,表现新生力量与中国崛起的南京模式,表现清新和激情元素的重塑西方模式.本文从政治批判视角分析青奥会的品牌优势与媒体形象,以理解青奥会的文化政治本质,服务于中国体育赛事建设与媒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20,(13):F0004-F000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为疫情信息传播研究而专设的栏目"青记观察"推出了80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大力支持和欢迎。今年,《青年记者》杂志将加大对"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的打造,除了"青记独家"将继续对杂志刊发的优秀稿件进行摘登外。  相似文献   

20.
当下,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各地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而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特色保护也处于紧迫而关键的历史阶段.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些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些传统民居被摧毁;由于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了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新闻媒体肩负着传承文化、保护传统的特有功能,理所当然应承担起以良知守望社会、用高度的责任感参与到捍卫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