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杰伦有首歌叫《爷爷泡的茶》,里面唱道:"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的山水画/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 歌词中提到的唐朝人陆羽,编撰了世界上第一本茶叶百科全书《茶经》,被世人尊为"茶圣".茶作为"国民饮品",更是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人们习惯饮茶来提神、解渴、清心.但你知道吗,茶叶除了饮用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玩法,而...  相似文献   

2.
1.在《爷爷泡的茶》歌词"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的山水画"中,提到了"泼墨山水画",下列哪幅字画的画风即为传统的"泼墨山水画"?(10分)  相似文献   

3.
爷爷泡的茶     
罗慧 《湖南教育》2008,(2):15-16
爷爷泡的茶 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他满头白发喝茶时不准说话 陆羽泡的茶 像幅泼墨的山水画 唐朝千年的风沙 现在还在刮  相似文献   

4.
爷爷·我·酒     
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的山水画,山泉在地表蜿蜒。从很久很久以前我有一张稚气的脸,泉水渗透进矿层岩爷爷栽种的樟木树苗上面。  相似文献   

5.
背景     
小桥、流水、人家。乡村就应该是这样,像一幅泼墨山水画,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6.
茶室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国本是茶叶的故乡,但现今,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茶叶品牌却是“立顿”。虽说我们在唐代就有了陆羽的《茶经》,但向西方世:界介绍茶叶文化的却是日本的冈仓天心(1862~1913)的《茶之书》,  相似文献   

7.
茶之初     
《当代学生》2011,(Z4):85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证据除了云南等地的野生大茶树,就是众多的典籍记载了。其中就有神农氏的传说。神农氏为了给天下人寻求治病的验方,亲自尝百草。他什么草都尝,难免会中毒,靠什么解毒呢?靠的就是茶叶。他是怎么发现茶叶的这一功效的,有不同说法,但《神农本草》明确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被认为是一种解毒特效药。陆羽《茶经》认为:"茶之  相似文献   

8.
我国盛产茶叶,种茶和饮茶的历史悠久。在《神农食经》上曾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更有精论: “茶之为用,味之寒,为饮为最,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唐代刘贞亮对茶叶益人以“十德”颂誉,颇有见地地评价: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  相似文献   

9.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但它的茶种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的茶道闻名于世 ,但也是向中国人学习的。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人酷爱喝茶 ,饮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出了一个“茶仙” ,他叫陆羽。他著有《茶经》三卷 ,论述茶道的根源 ,茶道的方法和茶道器具。在这本书中陆羽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 ,于是被人们尊为“茶仙”。古代卖茶叶的店里都供有陆羽的塑像 ,奉为神来祭祀。其实 ,陆羽是个孤儿 ,他出生在湖北天门 ,有一天一个叫智积的和尚在河边捡到一个婴儿 ,就把他抱回寺庙养育 ,这个婴儿就是陆羽。陆羽长大后 ,不愿意…  相似文献   

10.
陆羽思想研究是"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而"风炉"上的铭文信息,正是研究陆羽思想的好素材。如果说《茶经》问世时的《陆文学自传》中所列书目是他"入世"的成绩单,那么,风炉上的铭文则可视为陆羽的"而立"宣言。本文旨在通过风炉铭文的解读,探讨青年陆羽的茶道观。  相似文献   

11.
"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可以说好到家,没法挑剔它,口感、味道真不差。人说喝陆羽的茶,名和利都不拿……"  相似文献   

12.
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的茶叶生产、消费和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盛唐时期,饮茶之风自南向北吹遍全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于是,论茶专著出现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销售茶叶开始了,国家收缴茶税出台了……所以史家有茶“兴于唐”、“盛于唐”之说。尽管在此之前,已有人对茶文化作过零星的论述,但是,人们在谈到茶文化史时,还是首推陆羽及其《茶经》。  相似文献   

13.
涂鸦     
唐代诗人卢仝是一位隐士,自号玉川子。他擅长品茶,他的诗作《玉川茶歌》与"茶圣"陆羽的《茶经》齐名。在他的《添丁诗》中有这样两句诗:"忽来案上飞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相似文献   

14.
陆羽在《茶经》中实施了意指概念和接合实践两种修辞策略,他提出了"经""嘉""精""俭""洁"等意指概念,并通过接合实践,搭造了儒学话语阐释框架,赋予意指概念丰富的儒学内涵。《茶经》通过话语修辞建构的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很快就得到了中国主流社会和各阶层的普遍认同,并一跃成为流行中国茶界的主流话语,历经千年而不衰。在今天呼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语境下,《茶经》所传递的茶文化理念仍然得到人们的尊奉与认可,这不能不归功于陆羽卓有成效的修辞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不必说《本草纲目》里有三国华佗调配的"已扎根千年的汉方",《爷爷泡的茶》里有唐代陆羽冲泡的清香;也不必说《将军》里有中国象棋的博弈拼杀,《刀马旦》中有中国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茶经》"九之略"为切入点,对《茶经》之茶道取向和陆羽之茶道取向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茶经》之茶道是以宫廷为主体的唐代社会各阶层茶道的综合体,而"九之略"之茶道是文人茶道的独特体现。《茶经》在茶道取向上是以"精行俭德"为内核,而"九之略"在茶道取向上以自然为内核。"九之略"之茶道取向,正是陆羽的茶道取向,它对唐代以后茶文化的发展走向、茶道取向以及形成文人茶文化主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茶趣     
茶,是世界上不含咖啡因的饮料之一,与咖啡、可可齐名,是解渴、提神之佳品。今天,我准备泡一杯茶尝尝滋味。我打开茶盒,只见满盒的茶叶有粗有细,散发着幽幽的清香。我用手指轻轻捏了一小把茶叶放入杯中,再用沸水一冲,它们个个像淘气的小孩儿,上下翻滚着,有的两片叶子交错在一起,像在跳圆圈舞,怪有意思的!渐渐地,这些茶叶才像被驯服了的小兽,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像是睡着了!过了好一会儿,茶叶又摇摇欲坠了。有的像小蝌蚪,摆着尾巴;有的像被秋风吹落的树叶,轻轻地沉落到杯底;还有的像一个个“流浪儿”,东奔西跑,不知该定居何处……该品茶喽!我迫…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李白的诗与苏轼的诗作比较,分析他们的诗的画中态。(1)诗人所处的年代;(2)诗人的性格特征;(3)诗人的“取景”视点;(4)诗中“点景”之物的区别;(5)诗中的用“色”。李白的诗像一幅幅泼墨大写意的山水画卷;苏轼的诗像一幅幅半工意的水墨画。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泼墨山水画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语言和表现技法。特别是在现代山水画创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泼墨山水,顾名思义,是水墨淋漓、泼洒自如、浓淡渗变、酣畅痛快的一种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泼墨山水画创作,可以充  相似文献   

20.
《茶经》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历来备受中外学者的重视,然而对其成书年代的考订却众说纷纭: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是在公元760年至780年之间;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认为在780年以后;日本学者布目潮沨则认为成书的上限是乾元元年(758年),下限是上元元年(760年)。那么,《茶经》究竟于何时成书呢?笔者认为初稿成于760年底或761年初,其后有两次大的修订,一次在764年,一次在774年。现在见到的《茶经》是774年修订过的本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