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创造力是“拔尖计划”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通过对2 039名“拔尖计划”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拔尖计划”学生心理弹性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学习适应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拔尖计划”学生的心理弹性正向影响创造力;学习适应性正向影响创造力;学习适应性在心理弹性和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根据这一研究结论,在“拔尖计划”2. 0的实施中,除了继续加强学习的外部环境条件建设,更要花费大力气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和心理弹性的提高,引导学生积极适应“拔尖计划”人才培养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挑战,为创造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所培养的人才距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评价体系、构建尊重个性的自由学习环境和营造鼓励批判性思维、勇于挑战权威的良好氛围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各大高校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纷纷开办大学里的实验班,集中优势资源,为其配备优秀的教师队伍,力求为中国培养各行业的领军人物。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依靠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而应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主要讨论了依靠英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批判性思维的总体思路,主要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活动与讨论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批判质疑”既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必备思维品质。中小学要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狠下功夫。中小学要有效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需要认真梳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厘清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育人价值,探索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这些问题,从不同视角展开了讨论,对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利于突破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困境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层层选优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中,人们关注学生成长、评估教育效力往往着眼于个体表现及其累积情况,然而“拔尖”作为国家主推的人才选育模式会产生特殊的集群效应,形成不容忽视的教育环境。学生在其中是得到了更多志同道合师友的支持,还是遭遇了更同质化的激烈竞争?使用七所顶尖大学拔尖项目学生调查数据,从纾困互助、切磋共鸣、争胜好强与恶性竞争四个方面实证分析具有科研雄心学生在拔尖项目中的同伴关系,研究发现,伙伴关系和竞争关系均对人才发展有显著影响;从不同拔尖项目选育模式看,开放模式下切磋共鸣更频繁发生,争胜好强的气氛与封闭模式更相关。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统筹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抓手,而人才培养的本质是人的发展。研究基于有效人才发展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拔尖计划1.0”入选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政策的内容特征和现实缺憾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特征是:目标设置相对全面,但机制与任务侧重知识智能和工具实践等应激型发展主导维度。其缺憾是:发展维度失衡,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用方式偏倚,应激型发展占主导地位;逻辑体系脱节,“目标-机制-任务”关联不强。同时,研究认为,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理念和对学生的基本假设中存在的理解偏差是上述特征的可能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拔尖人才培养中围绕培养战略、甄别选拔、培养目标、研究方法展开的四大国际论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特色的拔尖人才的培养路径和方法.笔者建议中国应遵循国际先进培养模型,结合学生的个性、年龄、家庭背景、心智特点等方面的特性来配置合适的师资、课程、培养计划和整体培养战略;在选拔过程中,亟待研制出一套科学而规范,特别适应于中国教育背景的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标准;培养目标上,应区分“创新型人才”和“专业型精英”,辟出“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过程;研究方法上应充分与国际研究方法和话语对接,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的研究模型,将群体研究方法和个体研究方法组合并用,更好地研究中国的拔尖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8.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既是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为有效地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研究基于对拔尖计划培养模式的拔尖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调查,探讨了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对其创造性的影响以及心理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1)拔尖学生在小班教学、科研项目、导师指导和出国交流等方面的参与程度和创造性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学生;(2)小班教学对拔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科研项目和导师指导对其创造性人格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心理因素在培养模式对拔尖学生创造性水平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间桥梁作用,并且存在明显的文理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弱势群体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湖南省13所高校1467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弱势群体与非弱势群体在经济状况、适应状况、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同伴关系、学习负担、学习状况、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自认弱势大学生群体之间有年级差异和生源差异;经济因素、学习因素和学校关系因素,是引起大学生自我认知为弱势的重要原因;存在家庭-经济弱势、人际-心理弱势、学校处境弱势和经济-学习弱势四种类型。因此,在寻求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对策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差异,建立包括经济支持、心理与学习指导、人际关系调节、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综合救助体系,以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开发潜能培养拔尖学生长春市第九十中学许敏一、从实际出发,重视“尖子”由于学生的遗传因素、家庭影响,学习基础及努力程度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必然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梯次型的学生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原则,进行有层次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层次经济学拔尖人才是我国经济学教育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和基本任务。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贯穿于高等院校的整个经济学教育改革之中。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系统实施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体制机制,为经济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伯苓班是南开大学入选的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试点班。作为生物学科拔尖人才,伯苓班学生应该具备更强的科研能力,为创新奠定基石。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设计"目的蛋白最佳诱导表达条件的确定及其纯化"综合性实验项目。该项目作为基础实验课的一种拓展和提升,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生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深入的实验探究、充分的课后研讨,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成都大学是一所省市共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综合性大学。学校于2015年成立张澜学院,作为学校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和教学管理试验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构建以高质量生源、严格的淘汰制度、配备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式的教学模式、荣誉制等为培养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人才培养成效逐步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4.
精英大学在40年拔尖人才培养的征途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不免陷入诸多误区,或陷入两难困境。对误区和困境的理性反思,是优化目前精英大学拔尖人才项目各环节的必由之路。精英大学在拔尖人才的选拔方式、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目标、培养效果中存在着怎样的误区、困惑、两难处境?如何优化目前的培养理念、思维、过程和方法?本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指出重构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高校已开始普遍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但仍存在浮于表面、平均主义、落实不力等问题,尤其缺乏面向拔尖大学生的培养对策和实施模式。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特别是精英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已上升到支撑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探索拔尖大学生的"深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已刻不容缓。培养深度创新能力的改革模式可采取"项目子群驱动""团队灵活协作""长效过程管理"和"多节点考核"的结构框架。该模式强调团队整体进步咬合需求,着眼于集体协作和创新。通过实践,该模式可较好地建立长周期稳定的大学生团队,通过项目子群衍生驱动和灵活过程管理,培养学生深度科研能力,调动个体主动性,激发兴趣和求知欲。该模式是培养拔尖型大学生深度创新能力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结合计算机专业发展趋势及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点,本文讨论了计算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绩效评价原则,给出相应的评价准则和指标,并对所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阐述,探索适合计算机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绩效评价机制,从而促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经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富有个性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中学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强调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与执着的进取精神、较强的逻辑推理与分析思辨能力、积极的创造动机、良好的创新习惯与创新能力.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践中,长沙市雅礼中学坚持立德树人、为国育才,遵循育人规...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关键阶段.科学选拔、精心培养是其关键.广州市执信中学以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内部学习动机驱动为理论依据,融合孔子"学思行结合"与杜威"做中学"的教育观点,提出基础层、技法层、应用层为基本层级的可扩展的汉诺塔式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育模式.学校运用汉诺塔选拔模式,以广州执信教育集团创新素...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素质特征.中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沿袭"先民间,后官方"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高校要结合已有的探索与试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与经验,加快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