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意义框架的发展。评价资源是构建人际意义的资源,而态度系统是整个评价理论的核心。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框架研究英语商品广告语篇,期望发现广告商是否运用大量的态度资源实现语篇的交际功能,揭示各种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并且探讨态度资源具体体现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2.
批评话语分析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不仅关注语言表面的特征和意义,更侧重对语篇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研究,旨在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雾霾问题日益成为西方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对中国雾霾治理现状的态度,本文从美国主流媒体选取关于中国雾霾的相关新闻报道,采用Fairclough的理论框架,分析新闻报道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的运用来传达其态度和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3.
批评语篇分析是旨在把语言与语言使用与其意识形态意义联系起来的一种分析。它的方法论主要是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上的。阅读教材里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会体现在说话者对语篇及物系统的选择过程中,而这种过程一般会受到说话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的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评价理论是对语篇中人际意义的拓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的课堂上,仅仅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文字符号和词汇语法等表层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解读语篇中作者的态度、理解篇章中的评价性资源,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理解、欣赏语篇中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本文试图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对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进行探讨,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挖掘语篇中的评价资源,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和作品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后殖民主义中的"东方主义"、"他者"和"杂糅性"为理论框架,借用功能语言学派的评价理论分析新加坡32篇茶叶广告中语言评价性意义的构建和人际意义的协商。结论发现,广告中充分使用"态度"、"级差"和"介入"等语言评价资源,为广告受众呈现出多元的、符合社会各种族阶层文化构建和心理预期的、但时而缺乏真实性的茶叶解读。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悉尼大学的Martin和White教授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这一概念,此后不断有学者应用该理论或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以印度总理莫迪2015年访华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为文本,以评价理论为框架,探讨政治语篇中蕴含的意识形态观点以及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角度探索国家权力如何利用语言来帮助其达到目的,以期促成中印两国的积极合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告业日益成熟并且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广告语言也呈现出空前的生机和表现力,因此作为非文学语篇的广告语篇也越来越受到语言分析学家的重视. 本文以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为指导,在对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作阐述的基础上对广告语篇的对话性进行了解读,包括广告语篇中发话者与受话者的对话、文本的对话和文化的对话等以及这些方面是如何进行对话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广告语篇由于功能文体的特殊性,更偏重于概念功能的表达。基于此,文章使用个案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汉语书面描述体广告语篇中及物过程的选择和分布态势。研究发现汉语描述体广告语篇中及物性的体现,均以无标记的归属类关系小句选择为主。语篇中关系过程小句分布比率的偏重,关系过程小句的符号内涵既受广告语篇体裁的制约,又和广告语篇的社会交际目的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批评语言学旨在通过语言分析来展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语言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批评语言学的理论应用英美报刊选读教学实践中,从及物性情态和分类几方面分析,透过语言形式了解说话人的立场和态度,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新闻内容,从而更有效地从新闻语篇中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10.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以该理论为框架,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作品《群芳亭》中的话语态度意义加以分析,突显这部作品的语言魅力,打破了传统的文学批判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