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博智 《青年记者》2017,(25):38-39
7月25日上午,有市民向南宁电视台《新闻夜班》栏目报料,南宁市广园路格林豪泰酒店一招牌掉落满地玻璃碎渣,南宁电视台记者在现场正常采访却遭一名黑衣男子阻挠、砸手机. 打人者称:“记者是下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读9月16日《生活日报》,见有一篇新闻标题曰:“闻所未闻相面竟有段位——骗你白骗对错都得付钱”(双行题)。看了标题,不明白是怎么一档子事,尤其是那个“骗你白骗对错都得付钱”,真让人糊徐:骗子行骗本来就是坏事,还讲什么对错?骗子不白骗人,难道还能付给被骗者报酬吗?再读新闻内容,原来是“15日中午,记者外出采访,途经省医科大学门口时,路边突然窜出一中年男子,声称记者近期将面临人生重大选择,须相上一面才可化险为夷,光明无限。记者明言不信此术,但这位自称来自徐州‘相面世家’的陈姓男子却掏出一绿皮证书炫耀:我…  相似文献   

3.
记者的尴尬     
英国王妃戴安娜在法国被记者追逐时,遇车祸身亡,于是引来了人们对记者的声讨,亦有人认为是新闻传媒杀死了戴安娜。 记者,有一顶“无冕之王”的桂冠,似乎可以天马行空,这是圈外人所羡慕的,然而记者也有其无奈和苦恼,时下社会上流传的“防火防盗防记者”之说以及戴安娜之死引起人们对新闻媒介的谴责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一名报人,我就遭遇过新闻记者的尴尬。我曾就某男子十年如一日照顾自己瘫痪的妻子的感人事迹进行过采访,报道推出后反响不错,一些报刊还对此进行了转载,那位原本无闻的男子也一下成了模范丈夫的典型,善有善报,后来他所在单位提拔他做了一家下属公司的经理。可是时隔两年,却听说这位老兄已与瘫痪的  相似文献   

4.
国内     
《新闻天地》2007,(1):61-62
女明星遭遇尴尬求婚,黄健翔签约凤凰还干本行,窦唯首次正面回应“烧车事件”,男子冒充人民日报记者骗钱百万,张钰立优酷网获千万类元风投,  相似文献   

5.
某市一商场举行“喝啤酒大赛”,一男子以5分钟狂饮5大瓶的成绩摘得“桂冠”,赢得了奖金。在记者的镜头和观众的呼声中,“啤酒冠军”俨然成了“英雄”。当地一些媒体对此大肆炒作、捧颂迭起,不仅对“冠军”轮番采访,还配有比赛角逐现场大幅照片,选手们个个脸色通红,仰头狂饮……  相似文献   

6.
幽默的力量     
大侦探马可·波罗在没成名之前是一名治安警察,他在工作期间就曾利用幽默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有一次,一名男子试图制造一个轰动全国的新闻,便爬上全市最高的楼顶,做出要跳下去的架式。很快楼下围满了人,警察、医生、记者轮番喊话劝阻,那男子故作疯狂地叫道:“谁要是上来,我就跳下去!”  相似文献   

7.
“你们拍什么拍?我们都没饭吃了……”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记者袁名清没想到仅因为庭审直播贪官蒋艳萍一案,竟遭到蒋原来所在单位省建六公司部分职工的围攻、殴打。3月23日下午3时许,政法频道记者袁名清、摄像师赵伟等一行赶到省建六公司采访。袁走在前面。赵伟扛着摄像机在后面边走边拍。走进大厅,袁向两名保安亮明身份,说明来意。一个保安说:“你们拍什么拍?我们都没饭吃了……”袁就问他:“为什么没饭吃?为什么不能进去?”另一个保安就上来抓话筒,记者赶忙往后退,保安跟上去,将记者推推搡搡的。赵伟一边退一边摄像,将这一切都摄入镜头之中。这时候,从赵伟的后面走过来一个留着平头穿夹克的男子,一上来就粗鲁地用手遮住了镜头,并且出言不逊:“我们这儿不准拍照!”很快,又从后面涌过来10多个男子,将他们团团围  相似文献   

8.
季锋 《新闻三昧》2006,(6):37-37
最近,江西九江地区发生了5.7级地震,17人不幸罹难,10多万间房屋被毁,几十万群众被迫离开居所,为了防止余震,很多人不得不住在紧急运来的简易帐篷里。这无疑是一起大灾难,多家媒体赶到该地区进行采访。但某家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却这样询问两名男子:“帐篷是何时运到的?”答:“是昨天。”记者又问:“现在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吗?”这个问题使两男子愣了两秒钟,其中一个反应比较快,回答“差不多”。“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吗?”言下之意就是帐篷运来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灾民为了躲避余震,在寒冷的冬季只能住到街头的简易帐篷里,吃喝拉撒睡都不方便,这…  相似文献   

9.
2005年5月9日,《东南快报》刊发了摄影记者柳涛拍摄的一组题为“马路陷阱”的新闻图片,3幅组图记录下一名在大雨中骑车的男子狠狠跌倒的瞬间(见附图1、2、3)。这几幅照片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并在业界引发了一场关于“新闻摄影职责与道德”的讨论。支持的声音是,摄影记者的职责所在,无可厚非;反对的声音是,记者的职责不该超越社会公德,现场的记者即使不是“守株待兔”,至少也应该选择先助人而非先拍照。  相似文献   

10.
“泼墨门”事件经过 2009年12月23日,众媒体闻风张曼玉将于北京市柏悦酒店订婚,纷纷在酒店蹲守。意外的是,守“此张”的记者最后守来的却是“彼章”。当晚12点左右,在现场蹲守张曼玉的媒体目击了惊人一幕。据目击媒体称,当晚11点左右,在酒店外,一辆玄色Q7里下来四五个统一身着迷彩服,戴着墨镜的男子,走进酒店即问保安:“章子怡住几层?”  相似文献   

11.
3月12日上午10时许,一外地男子携带可疑爆炸物,闯入北京盛福大厦路透社北京分社办公室(以下简称“盛福大厦路透事件”),声称要向记者状告黑龙江省伊春市精神病院和法院,后经警方的艰苦工作,到14点15分左右,嫌疑人被制服,事件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2.
李夏 《新闻与写作》2006,(8):F0002-F0002
都市时报记者周涛此作,是杭州百华大楼16周年店庆时的“风雅颂”服装秀现场拍到,画面中那个俯下身子甘为美女做“人梯”的男子在其时上演的反映时装演变历程的情景剧《夜上海》中扮演车夫,剧情要求扮演交际花的美女必须踩着他“下车”赶往舞场。  相似文献   

13.
经南方都市报记者求证。此前网络热传的《深圳“最美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系假新闻,有目睹者称该女孩只是喂了乞丐几口饭。便随拍照男子离开,整个行为是某商业展的炒作。  相似文献   

14.
例一:“男子助残、20元义卖晨报”(重庆晨报2006年5月22日7版头条) 5月21日.是全国助残日。这天.重庆A报与有关部门在重庆主城区主办了义卖活动.即用20元义卖一份A报以支持重庆的残疾事业。晨报记者来到义卖现场.他们看到和拍摄的场面。均是义卖A报。但是,记者在写稿时,却隐瞒了这一新闻背景,在稿件中对义卖主体有意不作交代。  相似文献   

15.
健康·新知     
“垂涎三尺”有据 人们有时用“垂涎三尺”来形容对异性的贪婪,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男性对异性“垂涎三尺”的说法确有科学根据。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对39名异性恋男子的唾液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在这期间安排了一位女性“研究助理”,她与受试男子进行5分钟左右的简短谈话。 研究人员在提取了唾液样本后发现,那些与女助理聊天的男子,其唾液中的睾丸激素水平上升了30%,而睾丸激素正是一种影响男性性行为的激素。其中,那些明显与女助理调情的男子,其唾液中睾丸激素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6.
台湾屏东县一失业男子持刀抢劫离屏东警察分局仅百米的超市后逃逸,但当晚即被警方抓获。可笑的是,该男子竟还事先写好“台词”,在抢劫时“照本宣科”。男子名叫刘福生,现年45岁,当晚8时20分许,其先将自  相似文献   

17.
地市报人手少,记者更少,必须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弱胜强。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应该是“高产记者”、“全能记者”、“全天候记者”、“读者信任记者”。当记者难,当地市报记者更难,当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尤其难。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前,即1972年的6月17日,华盛顿警察局破获一件窃案,五个男子撬开水门大厦,进入盗窃。事为《华盛顿邮报》一位年轻记者所闻知,他直觉认为,这不能看作普通窃案,因为民主党总部就设在大厦之内。经过他深入挖掘,不久,真相给公开出来,造成一场猛烈的政治震撼。这就是载入史册的“水门事件”的开端。  相似文献   

19.
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南通籍10名健儿取得了“四金一银一铜”6枚奖牌的骄人战绩,夺得的金牌总数为全国地级市之首。陈若琳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跳台“双冠王”;仲满拿下男子佩剑个人金牌,成为中国男子击剑历史上第一位奥运冠军;黄旭与他的队友夺得男子体操团体冠军。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26日,又轮到我在接待室值班。对我们新闻部来说,接待室是一个重要的新闻来源地,因此,领导对值班记者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漏掉重要的报道线索是要遭“理麻”的。早上8时30分,热线电话铃响了,我抓起话筒,里面传来一个男子急切的声音:“记者同志,您看过《冰海沉船》这部电影吗?”“请讲。”“我们刚刚经历了和电影里一样的惊险事故!恐怕你们已经听说过前几天万县‘东方之珠’轮船被撞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