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蝉的俗名叫"知了",雄蝉用腹部的发音器来发出声音。蝉幼虫栖息在土里,它依靠针状口器刺进树枝里,吸取汁液来维持生命。幼虫变为成虫时,便脱掉蝉壳,躯体在原来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书上说,有一种蝉叫17年蝉。它的幼虫在泥土里生活17年,再爬上树梢蜕化成蝉享受阳光,鸣唱一夏,然后死亡。  相似文献   

3.
许培育编绘 《小学时代》2010,(5):F0002-F0002
蝉小档案 分类:属于同翅目蝉科。 种数:全世界3000种左右,台湾已知蝉有70多种。 生活史:卵——幼虫——成虫。 习性: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  相似文献   

4.
夏日歌者     
我一直以为,蝉,意味着某种神秘的启示。它栖身于黑暗的泥土中,却以一种无比高亢的姿态向天歌唱,似乎在诉说什么哲语。后读《昆虫记》,对蝉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从幼虫到成虫,要在黑暗的地穴中韬光养晦4年,从卵到成虫,竟然要辗转17年!黑暗给蝉黑色的躯体,它却用来歌唱光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漫话咏蝉诗     
夏季七月,蝉的幼虫在地下生长成熟,本能地掘松泥土,拱出地面,爬到上枝,蜕去外壳,曼声吟唱。当蝉走进人们的生活,也就成了描写歌咏的对象。唐代诗人卢同在《新蝉》一诗中咏道:  相似文献   

6.
漫话咏蝉诗     
夏季七月,蝉的幼虫在地下生长成熟,本能地掘松泥土,拱出地面,爬到上枝,蜕去外壳,曼声吟唱。当蝉走进人们的生活,也就成了描写歌咏的对象。唐代诗人卢同在《新蝉》一诗中咏道:  相似文献   

7.
知了幼虫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要经历好几年才能长大成虫.地下食物丰沛,它们从树木的根须中吸吮汁液.有一种叫"十七年蝉"的知了,要在地下一连生活17年,然后数以亿计地钻出地面.它们的栖息地包括美国东北部的伊利诺伊、威斯康辛、密歇根和印第安纳等州.知了幼虫是’怎样在地下记录时间的?这是个长久困扰研究者的问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组科学家认为,它们是通过一条外部线索计时的.  相似文献   

8.
在耳畔知了的大合唱中,我开始了法布尔《昆虫记》的阅读。一开始我便被书里介绍蝉的一章吸引住了。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它门的蜕皮。当历经寒冬的幼虫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开裂时,我眼前马上浮现出一组极具艺术性的延时摄影镜头:在外壳开裂到一定程度时,蝉的幼虫分别以尾部和前爪尖为支点翻身,完成两个较优美的体操动作后,绿色蝉体慢慢挣扎着破壳而出,水灵灵地泛着光,然后静候着褪去光泽,转为褐色。真没想到黑不溜秋的知了还有如此漂亮的一幕。  相似文献   

9.
, 《初中生》2013,(19):45
北美的周期蝉有着奇特的生命周期。它们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每13年或17年——才会成群地破土而出。自17世纪中叶起,科学家就对周期蝉的生命周期困惑不已。它们遵循着相同的生命周期:幼虫在地底生活13年或17年,然后在夏季大量出现。它们爬上树,蜕皮,成长  相似文献   

10.
《蝉》的说明顺序为何颠倒江苏常州一中杜秉庄高中第一册第十六课是法布尔的《蝉》,“自读提示”中指出:“全文明确地标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这样写,似乎颠倒了蝉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再到成虫的这...  相似文献   

11.
一鸣十七年     
黄小平 《下一代》2014,(2):20-20
正每当听到蝉的叫声,我就感到奇怪,蝉那小小的身体里为什么能发出如此大的声音呢?一次,我查阅百科全书,想从中找出蝉发声的奥秘。书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蝉的生殖过程:雄蝉和雌蝉交尾后,雄蝉就死了,剩下的雌蝉,就用它尖尖的尾巴,插到树皮里产卵,产完卵,也从树上掉下来死掉。然后,卵孵化,成小虫,落在地上,钻进土里,靠树根的养分过活……然而,你知道这种小虫在土里的时间是多久吗?它一直要在土里潜伏17年!孕育17年17年后才能钻出泥土,  相似文献   

12.
阿凡 《初中生》2012,(16):44-45
正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蝉为什么会这样做,但是有些种类的蝉确实将它们的生命周期与一个大的质数相匹配。质数是指只能被它本身和1整除的数字,如2,3,5,7,11,13,17等。"质数蝉"或者"魔力蝉"的名字来源于希腊词语中"magos(魔术师)"一词。它们仅在美国东部  相似文献   

13.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都能听到蝉在树上鸣叫。实际上蝉的叫声是股膜(mó)摩擦(mó cā)振动发出的声音。蝉的幼虫一般夜晚出来,然后迅速爬上树干,摆好姿势,接着一动不动,它要蜕壳(tuù ké)  相似文献   

14.
夏至过后,17年蝉的幼虫陆续爬出地面,完成一次伟大的蜕变。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那个隔着黑暗与光明的圆孔,与地面平齐,四周一点杂物都没有,也没有泥土堆积在外面。幼虫从地下深处上本,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门口的生路,因为当初没有门,所以它不在门口堆积尘土。  相似文献   

15.
【话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清风微拂,绿树轻摇,一只蝉在树上响亮地叫着。有个行人走路热了,来到树下歇息,凉爽之余,赞道:"蝉声如雨,真美啊。"蝉在树上听到了,叫得更加卖力。过了一会儿,树下的行人感到十分刺耳,道:"真聒噪!"遂用石头击树,蝉慌忙飞走了。途中,蝉遇到了正在辛勤采蜜的蜜蜂,就向它抱怨:"为什么我卖力地唱出动听的歌,人们不但不夸我,反而  相似文献   

16.
近日,从美国东部到西部的伊利诺斯,数10亿长着红眼睛的蝉开始钻出地面。这些蝉的幼虫在地下依靠吮食树根生活了17年,而在钻出地面成为成虫后,它们仅仅能生存几周的时间。在这短暂的几周时间里,它们将放纵地呜叫、交配、产卵,然后迅速死去。这种蝉的蛹虫从地洞里钻出,然后爬到附近的树上脱皮,蜕掉硬皮,  相似文献   

17.
人,应该在其他动物身上汲取生命的智慧。蝉的幼虫,在黑暗的地下蜗行摸索,有的长达17年之久,这种积蓄和忍耐是为了"生命的超越"——冲破黑暗,放歌枝头。蛹,耐得寂寞,经历阵痛,破茧化蝶,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8.
蝉报恩     
续写作文:"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蝉是不会飞的。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请大雁教它学飞。"请根据上面的内容,展开合理  相似文献   

19.
163 4年 ,在美国田纳西地区爆发了一件令人恐怖的事件 :大量的蝉仿佛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 ,每公顷的密度高达数千万只 ,的确令人惊恐。几星期后 ,蝉又突然销声匿迹 ,也没有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1 7年后 ,这一现象再次出现。直到 1 991年 ,蝉大量冒出地面的现象一共出现了 2 2次 ,而且 ,周期非常准确 ,为 1 7年。科学家观察发现 ,蝉卵孵化以后 ,幼虫生活在地下 ,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然后 ,在长达几年的某一特定周期后 ,钻出地面并爬上树干 ,在此后的短短数天 ,它们完成产卵的使命后就结束一生。有关统计数据表明 ,蝉的生命周期几乎都为质数…  相似文献   

20.
高处与低处     
小山 《小火炬》2013,(4):20-21
有一只蝉,非常向往高处。这只蝉叫阿龙。阿龙看好了水边的一棵芦苇。夏天的芦苇长得很高了。"我一定要到达最高的地方,然后—我,会一鸣惊人!"他胸有成竹地说。当然了,这是阿龙奋勇地爬出地面的原因。谁都知道,蝉在黑黢黢的泥土里实在是呆得太久了,那里又冷又湿,使好几年来蛰伏的蝉备受折磨。"若是你曾经终年不见天日,你也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